语文园地五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4.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
5.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
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第一课时
1.在诵读儿歌的过程中,准确识记“饭、能、饱、茶、泡、轻、鞭、炮”等字。
2.在看部首识字的过程中,发现生字部首与其意思的密切联系。
3.区别理解“青”和“清”、“在”和“再”的意思,会用它们填空。练习查字典,培养学生查字典的学习习惯。
一、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饭、水、足、手、衣、火”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事物。
2.引导学生说出图片上的这些事物能用来做什么,同时逐句出示儿歌内容,相机引导学生识字。
(1)自由读儿歌,读准字音。
(2)指名读儿歌,师生正音。
(3)师生对读儿歌,加深印象。
(4)这首儿歌其实是一个字你能猜到谜底吗?(包)
师可边写字边提示:谁有了饭就成了“饱”?谁有了水就成了“泡”……
3.引导学生利用字卡,同桌之间自由交流识字:饭、能、饱、茶、泡、轻、鞭、炮。
(1)读准字音:“能”“轻”后鼻音,“茶”是翘舌音,“鞭”是三拼音节,“泡”和“炮”是同音字。
(2)认清偏旁,说说字义和偏旁的关系。
(3)交流识字方法。如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生字:泡、饱、炮。
(4)同桌互相考一考:抢读生字,看谁读得准确。
4.以小组为单位,开火车认读生字。
5.引导学生把学过的生字放入儿歌,有节奏地朗读、背诵儿歌。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吃饭、叫喊、吹喇叭、咬牙”的图片,请学生猜一猜图中表示的动作。相机出示相应生字“吃、叫、吹、咬”。
(1)读读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它们是口字旁家族)
(2)引导学生思考口字旁的字大都和什么有关,然后指名汇报并表演。
(3)你还认识它们的哪些朋友呢?(如“吐、唱、喊、吻、呀、喵”等。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口字旁的字大多和嘴有关,有的是关于嘴巴的动作,有的是象声词等。)
(4)出示“吮吸、喷嚏、呼噜、咀嚼”,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意思与什么有关。然后带学生读一读,做做相关动作,体会与嘴巴的关系,激发学生看字形猜字义的兴趣。
过渡:原来字的部首与其意思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再来猜一猜。
2.出示“提、拔、捉、拍”。
(1)仔细观察这四个朋友,它们来自哪个家族?(出示提水、拔河、捉蝴蝶、拍球图片。)
(2)你能像书上的小朋友这样说说你在提手旁家族的发现吗?(提手旁的字大多和手有关)
(3)看看自己的双手,它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如擦黑板、扫地、推开门、握铅笔等,相机板书相关含提手旁的字。)
(4)鼓励学生读书时遇到不认识的提手旁的字可以先猜猜它们的意思,再查字典。
过渡:汉字家族真有趣!让我们擦亮小眼睛,继续去发现。
3.课件出示生字“跑、跳、踢、踩”。
(1)认识它们吗?看拼音读一读。(生齐读)
(2)指名做做这些动作,说说自己的发现。(足字旁的字大多和脚有关)
(3)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足字旁的字多数和脚部及脚部动作有关(如“脚趾、脚踝、跺脚、蹦跳等)。
三、字词句运用
小结过渡:小朋友们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思考的头脑,我们在汉字家族认识了许多朋友,汉字朋友手拉手排排队就成了句子。有几个朋友找不到自己的置了,你能帮帮它们吗?
1.出示:青、清
远处有( )山,近处有( )泉。
(1)指名填空,并说说理由。(“青”指颜色。“清”指水很清澈。)
(2)小组讨论“青”“清”还可以组哪些词,并试着造句。
2.出示:在、再
放学了,大家( )教室门口和老师说( )见。
(1)指名填空,尝试区分“在”和“再”的不同意思。(这两个字的意思比较难区分,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句意大致明白“再”表示又一次,而“在”表示存在或者表示存在于某个地方。)
(2)出示填空练习:
在 再:( )次 正( ) ( )三 ( )家 ( )会 存( )
我和同学( )公园玩得很开心,我们约好下个周末( )来。
过渡:小朋友们脑筋动得真快,下面我们来动动手,做个游戏怎么样?
3.查字典游戏“比比谁最快”。
(1)游戏第一关。
看谁先从字典里找到第20页、187页、206页、295页。
请找得快的学生说说自己的秘诀。(如先想想页码的大致位置,发现离目标页近了就再少翻几张,离目标页还远就要一次多翻几张。)
(2)游戏第二关。
比一比,看谁先从字典里查出“溪、解、准、楼、伯”这几个字。
先背诵《音序查字法口诀》复习查字步骤,再分小组进行查字典比赛。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歇后语,大致了解描述的内容,并背诵积累。
2.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明白故事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内容,知道狐狸为什么对乌鸦说好话,懂得乌鸦上当受骗的原因,启发学生不能听信花言巧语,要专注做好眼前的事。
一、日积月累
1.在前面的几个“日积月累”栏目中,积累的多是成语和古诗,从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今天,我们要去认识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很短小,很有趣,还有点像谜语,它叫“歇后语”。
(1)出示“小葱拌豆腐”文字及图片。
吃过这种做法的豆腐吗?用小葱拌豆腐,大家看看这盘菜有哪些颜色?(绿色和白色)青色的小葱和白色的豆腐拌在一起,颜色分明。
出示“一清(青)二白”,这个歇后语表示“看得清清楚楚,弄得明明白白。”
过渡:歇后语前面的意思和后面的意思是相关的,就像一个谜语,前半句是谜面,后半句是谜底。我们再来认识几个。
(2)出示“竹篮子打水”“芝麻开花”“十五个吊桶打水”文字及图片。
师生交流,对照图片体会其中的含义。
“竹篮子打水”:提上来的篮子里什么也没有,所以“一场空”。
“芝麻开花”:芝麻每开花一次,就拔高一节,再开花,再继续拔高,叫“节节高”,形容越来越好。
“十五个吊桶打水”:如果有15个桶,来不及同时到井里打水,7个才上来,8个又下去了。“七上八下”一般是形容一个人心神不安,可能在为一件事而担心。
2.师生对读歇后语,指导停顿,熟读成诵。
3.带入语境,尝试运用歇后语。
(1)我忘带作业,不知道老师会不会批评,心里真是( )。
(2)守株待兔的农夫总想不劳而获,最终是( )。
(3)我的家乡变化真大,人们的生活是( )。
二、和大人一起读
1.导入: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听故事,很多故事的题目就告诉了我们主人公的名字。(出示故事插图)这个故事的题目就是——《狐狸和乌鸦》。
2.鼓励“共读”:大家昨天在家和谁一起读的?老师要给和你们一起读故事的家长点赞(在学生书上盖上“大拇指”印章),回去一定要告诉他们,老师的这个“赞”是送给他们的!
3.指导朗读。
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再听老师读一读?你也可以跟我一起读。(课件配图,师读故事。)
有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导读好狐狸的语言)
4.师生交流:课件将题目变成“《________的狐狸和________的乌鸦》”,引导学生口头填空,并联系故事说说理由。
5.明白道理:这个故事出自《伊索寓言》。寓言是通过故事来让人们明白道理的。我想同学们一定明白了这个道理——(出示)“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带领学生齐读。
6.回家再和大人一起朗读《狐狸和乌鸦》这个小故事,并把你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讲给大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