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03 16:4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课堂目标

1、熟悉长江流域的分布及范围及区域自然特征;记住主要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特点;
2、理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3、全面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让学生树立区域之间或内部不同地区间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和互利的意识;渗透正确的资源利用观念、环境观。
1、长江流域地区的位置和范围(25°N~35°N)
跨三级阶梯
长江流域覆盖19个省级行政区,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陆地面积的18.8%,是我国最大的河流。
一、优越的自然特征---“黄金腰带”
2、自然环境
(1)地形:
东西地跨三级阶梯,上游是盆地、高原,中下游是平原和丘陵。
(2)气候:
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四季分明,降水丰沛。
(3)水文:
流量最大,河道最长,河湖众多。
(3)流域:
面积广,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辐射南北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水资源
矿产资源
水能资源(可用来修建水电站)
森林资源
旅游资源
全流域
上、中游
上游
上游
全流域
现在我们来对号入座,说说上、中、下 游各自的资源优势。
1、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且种类多、数量大。主要有铁、煤、天然气、有色金属等
雅 砻 江
攀枝花
岷 江
大渡 河
宜宾
嘉 陵 江
重庆
洞庭湖
武汉
潘阳湖
汉 江
二滩
葛洲坝
三峡
丹江口
五强溪
长江干支流水量丰富,落差大,水能资源储量丰富。
映秀湾
龚嘴
2、水能资源
三、经济
长江
流域
自然状况
社会经济状况
上中下游优
势的开发
存在问题
的治理








扬长
避短
1、沿江地带的“钢铁走廊”
攀枝花和上海钢铁工业基地条件比较
六盘水的煤,攀枝花的铁
铁从国外进口,煤来自淮北、淮南和华北地区
金沙江、雅砻江
长江
水运、铁路
海运、河运、铁路
西南地区
东部沿海及长江流域
攀枝花 上海
煤、铁来源
水源
交通运输
区域合作
长江三角洲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都比较发达,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2、优势开发(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扼长江入海口,临江濒海,集“黄金海岸”和“黄金水道”的区位优势于一体。
资源丰富,素质较高
地势低平,水网密集,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农业发达,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管理经验丰富
人口稠密,腹地广阔,对外贸易便利
水陆交通便利,通讯发达,政策优惠,投资环境好
优越的地理位置
劳动力
地形、气候和农业
资金与技术
市场
交通通讯和投资环境
上海
干流连接东、中、西三大经济带
支流和铁路纵贯南北,便于南北联系
四、南北辐射作用
重庆市
上海市
武汉市
南京市
西部地区
沿江经济地带
长江沿江地带
西部地区可以借助江海联运,进入国际市场
沿江地带从东到西将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商业中心连接起来,成为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推进的通道
沿江地带是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长江沿江地带是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纽带
黄河对长江的呼唤
思 考
从图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人 口 膨 胀
过 渡 牧 伐
破 土 开 矿
1、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保护
原因:
上游:乱砍滥伐,过度放牧,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
加重,大量泥沙涌入河道;
中下游:河道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加上人类围湖造田,
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促进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长江流域的酸雨污染严重,原因是煤炭的使用及工业废气的排放导致大气污染,产生酸雨;
长江源头地区:由于过度放牧,滥捕滥杀野生动物、滥采滥挖沙金等原因,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现象十分严重,成为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禁止过度放牧
清理河道、湖泊淤泥,禁止围湖造田,加筑河堤,退田还湖
加强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建设,减少废气废水排放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等
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过度放牧、滥捕滥杀、滥采滥挖
五、重点关注:
1、图中被称为我国“鱼米之乡”的是__________平原,图中长江中游的工业城市是_______。
2、图中字母A所示的是_________水电站。
3、攀枝花与上海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有明显的差异。攀枝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临近______、______产地;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有__________和长江航运等低廉的交通运输且近钢铁产品的消费市场。
A
读下图,回答题后问题:
长江中下游
武汉
葛洲坝
铁矿
煤矿
海运
2、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分析及解决措施
有利条件
便利的水陆运输
拥有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先进的管理经验
丰富的物产
不利条件
资源缺乏
劳动力成本高
(1)利用“黄金水道”加强与西部地区合作;
解决措施
地价高
(2)采取“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缓解能源压力;
(3)将原材料和能源需求大的企业向西部转移。等
巨大的消费市场
3、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分析
主要从地形、土壤、气候、灌溉水源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全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中,有六个在本地区。本地区发展农业在哪些有利条件呢?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长江及其支流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成都平原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等
4、三峡工程的效益效应
三峡工程的效益效应
正面效应
负面效应
防洪
发电
航运
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南水北调、水产养殖、旅游业等
移民安置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名胜古迹问题
长江各河段相互合作、优势互补:
1、中下游地区向上游地区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帮助上游地区开发水能、矿产,改善交通;
2、上游地区为下游地区提供矿产、水能。
长江流域内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往往容易改变流域的生态环境,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两题:
1、针对长江各段自然条件差异,中下游不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A、内容航运业 B、淡水养殖业
C、水电业 D、旅游业
2、长江下游地区最严重、最频繁的自然灾害是( )
A、地震 B、洪涝
C、沙尘暴 D、寒潮
B
C
阅读下列地图,回答问题:
(1)读图1,造成我国东部油菜开花日期由南向北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2)读图2,图中A是_____省,安徽省的简称是____。读图3,武汉的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 ________,冬季 _________。
纬度因素
湖北

高温多雨
温和湿润
(3)读图2,归纳我国油菜集中产区主要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该在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平原广阔,土壤肥沃;
2、气候:同热同期
3、河湖密布,有便利的灌溉水源。等
集中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