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2 20:5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有机物
提出问题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真的是淀粉吗?
2、光是不是绿叶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呢?
作出假设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
设计实验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叶片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向叶片滴加碘液
酒精脱色
利用酒精灯隔水加热酒精

不用酒精灯用开水加热酒精
隔水加热
实验步骤
摘取叶片→
酒精隔水加热脱色→
清水冲洗→
滴碘液→
漂洗观察
以光为变量来设计对照实验。
A:一株遮光植物与一株不遮光植物叶片的对照;
B:同一株植物一片遮光叶片与一片不遮光叶片的对照;
C:同一株植物同一片叶片的遮光部分与不遮光的对照。
形成有光和无光的对照
讨论排序
1、在利用三叶草叶子来进行“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的试验中,正确的试验顺序是?
6. 2. 4. 3. 1
(1)向叶片上滴加碘液   
(2)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3)用清水漂洗
(4)观察颜色反应
(5)用酒精脱色
(6)暗处理一昼夜
按照实验步骤分组进行实验。
五、实验结果与结论
1、实验结果
2、实验结论:
①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②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
①实验前,为什么要将小白菜进行暗处理?
②对一片叶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
③取下遮光的黑纸时,叶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显的差别吗?
④将叶片放到酒精中加热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叶片呢?
⑤为什么要将盛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
⑥当绿叶在酒精中变成黄白色时,此时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区别吗?
⑦往叶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预测经过碘液处理后,叶片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梳理以下问题
取一片银边吊兰叶按照上述实验步骤操作。待脱去叶片的叶绿素后,取出来滴加碘液。发现银边部分不变蓝,绿色部分变成蓝色。可以说明什么问题?
拓展实验
有叶绿体的部分产生了
淀粉
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
叶绿体
考考你的自学能力
阅读课本57页,思考下列问题:
1绿叶在光下能制造淀粉,那么蛋白质以及脂肪是怎样形成的?
2只有植物的叶片才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吗?
3你能总结一下光合作用的概念吗?
(1)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2)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
归航拾贝
拓展练习:
1小明想要一个带有五角星的树叶书签,你能帮他想个办法吗?
2你的衣服如果不小心染上了蔬菜汁,你怎样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