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设 计
课题 10.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几种常见酸(H2SO4、HCl)和碱[Ca(OH)2、NaOH]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处理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灼伤等突发事故。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重点 指示剂的性质,常见酸的相似性质
难点 酸的相似性质的成因分析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什么? (2)请简述配置溶液的实验步骤。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需要哪些仪器?
导入:大家看到右侧图片,你想到什么? “酸”一词从何而来?表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 事物具有这一特征?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1、酸碱指示剂 【实验10-1】 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 的颜色变化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
【交流讨论】 (1)根据上面的探究总结指示剂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规律; 石蕊: 酚酞: (2)讨论以上四种物质,哪种是酸溶液,哪种是碱溶液?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酸、碱与指示剂的作用 老师演示教材(实验10-1) 说明石蕊、酚酞是常见检验酸碱的指示剂,它们能与酸或碱的溶液分别起作用而显不同的颜色 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自主完成实验探究,将实验结果填入教材的表中 师问: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得到哪些结论 交流讨论与教师共同完成小结: 1、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 遇碱变蓝色 2、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 遇碱变红色 3、食醋、盐酸是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是碱 通过实验探究我们知道酸碱指示剂可用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生活中还有哪些植物可以代替指示剂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探究的成果。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常见的酸 自主学习,交流展示: 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 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2.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生成黑色的炭。 如果浓硫酸不慎溅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的稀释 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外壁,感觉到烧杯外壁发烫,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注意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 【合作探究】 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处理?为什么? 答:需要处理。因为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其中的水分会慢慢蒸发,硫酸的浓度越来越大,腐蚀性加强,最终会腐蚀皮肤或衣服,所以需要进行处理。 【教师点拨】 1.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塞后,瓶口出现的是白雾,而不是白烟或烟雾。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置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其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但不能用来干燥会和硫酸发生反应的氨气。 四、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并初步认识了生活中常见的酸,希望大家课后认真负习与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
3.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何种物质时灯泡发光( ) A.烧碱固体 B.蔗糖水 C.食盐固体 D.硫酸钠溶液
板 书 设 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碱指示剂的探究 1、碱指示剂跟酸或碱的溶液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 2、石蕊和酚酞溶液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 3、酸碱指示剂能用来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二、常见的酸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10.1 常见的酸和碱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1.说出几种常见酸(H2SO4、HCl)和碱[Ca(OH)2、NaOH]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列举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解释在稀释浓硫酸时,为什么要把浓硫酸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处理被浓硫酸或氢氧化钠灼伤等突发事故。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酸和碱的腐蚀性,在使用时遵守安全注意事项,树立安全意识。
重点 指示剂的性质,常见酸的相似性质
难点 酸的相似性质的成因分析
教 学 过 程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明 确 目 标 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复习提问,检测上节课知识 (1)生活中常见的酸有哪些? (2)什么是酸碱指示剂? (3)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导入:酸的种类很多,有其共性,但有些酸还有些特殊性,下面我们介绍的酸的化学性质。 3、出示学习目标,同学齐读,理解。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二、自主预习 梳理新知 浓盐酸的质量分数在35%-37%,密度1.097g/cm3,浓硫酸用的浓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其密度为1.84g/cm3 【观察思考】 1、观察老师的实验10-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完成下表 盐酸硫酸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气味
【交流讨论】 (1)打开浓盐酸的瓶盖为什么会产生白雾?说明浓盐酸具有什么性质? (2)浓硫酸没有白雾说明浓硫酸具有什么性质? (3)阅读课本P52盐酸和硫酸的用途,常见的酸还有哪些?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目标导学一:酸的化学性质 1.酸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盐)和氢气。 3.酸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该金属的化合物(盐)和水。 【合作探究】 利用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可以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中?为什么? 答:不能。除锈时如果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酸中,铁锈完全反应后,铁本身也会和酸发生反应,铁制品会被腐蚀。 【教师点拨】 1.铁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是+2价的亚铁化合物,溶液显浅绿色;氧化铁与酸反应时,生成的是+3价的铁的化合物,溶液显黄色。 2.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都不属于酸的通性。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实 施 目 标 目标导学二: <展示>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各一瓶。 这四瓶物质中哪些属于酸,哪些属于碱?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碱,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的性质,并以它们为例通过实验来探究碱化学性质? 取固体NaOH观察,放入表面皿上,在试管中溶解固体NaOH并感知其温度变化。 问题: 1.NaOH固体表面溶解的原因。 2.怎样保存NaOH固体? 3.它能做干燥剂吗? 4.若能则将其放在什么容器中 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如何变化?分析愿因 课件展示:1.冬天园林工人用石灰浆将树干底部刷白。 2.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很牢固。 3.装石灰水的试剂瓶用久后瓶壁上有一层白色的膜。问题: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物质和化学性质。 取生石灰加水观察现象。 问题:1.实验现象及反应。 2.Ca(OH)2的用途是什么? 3.使用它有哪些注意事项? 1.NaOH、Ca(OH)2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 2.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滴加NaOH溶液,密封观察。 3.向澄清石灰水中吹二氧化碳气体。 问题:1.上述三个实验的现象是什么? 2.“清水变牛奶”的原因。 3.碱有哪些类似的化学性质? 分别试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问题:1.上述哪些物质能导电? 2.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3.酸、碱如何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反思小结:通过本次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总结 这节各我们对碱的性质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并对酸的相似性和碱的相似性进行了分析,重点在碱的通性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还要不断地积极进行探索和研究。
内容及流程 教师与学生活动 备注
检 测 目 标 1、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将他们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在这过程后中( ) A、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B、浓硫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 C、浓盐酸会变质 D、浓硫酸对杯底的压强逐渐增大 2、 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B.都能解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D.都含有氧元素 3、下列化合物可以有金属和酸直接反应制取的是( ) A.氯化铜 B. 氯化铁 C.硫酸铁 D.硫酸镁 4、一些国家正式试用碳酸水浇灌某些植物,这样做不能起到的作用是( ) A.改良碱性土壤 B.改良酸性土壤 C.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提高农作物产量 5、实验室盛放石灰水的瓶中常形成一层不溶于水的固体,形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可加________除去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 书 设 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一、酸的化学性质 二、常见的碱 1.几种常见的碱 2.碱的化学性质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