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田忌赛马 课件(3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6 田忌赛马 课件(3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2 21:4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5张PPT。16 田忌赛马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时作者简介 司马迁 ,字子长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生字学习出谋划策 引荐cèjiàn赢yínɡ策荐拳cèjiànquán笔顺学习赢拳策 荐汉字形体结构
上中下结构: 赢上下结构:拳策荐整体感知两次,每次三场。 (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 有谁知道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 快速浏览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
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 第一次赛马(1—2)
第二次赛马(13—17)第二课时复习导入 田忌赛马,前后两次,为什么相同的马匹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质疑探究 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 奇怪的地方吗?初赛失败→再赛胜利 同样的马,两次比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调换顺序。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孙膑献计。 孙膑,其本名孙伯灵,是中国战国时期齐国的军事家,华夏族。孙武的后代。 请大家拿出纸,讨论一下,假如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样呢?
用笔在纸上照样子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
小实验 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 。
(用一个词形容)神机妙算、计算精密…… 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
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
讨论①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
②“齐威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呀……”
③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知己知彼)课后总结 《田忌赛马》,这篇课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的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初赛失败,孙膑献计,再赛转败为胜的故事。
2.田忌赛马这件事使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①善于观察
②善于思考
③知己知彼
④从全局出发,不怕牺牲局部利益
⑤遇到困难,不灰心
⑥骄兵必败
……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认识了三个历史人物。现在请你来评价一下这三个历史人物,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孙膑: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田忌:


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齐威王:
神机妙算、智勇双全。有勇无谋、屡败屡战。夜郎自大、盲目乐观、骄兵必败。你想对孙膑说一句什么话:
你想对田忌说一句什么话:
你想对齐威王说一句什么话: 孙膑才是本文的中心人物,文章要表现的也正是他。
揭示主旨⒈《田忌赛马》的故事就要结束了,这篇课文以“田忌赛马”为题,那么本文的中心人物到底是谁? 做任何事情,在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不要像田忌那样灰心丧气,而要像孙膑那样,仔细观察分析,找出失败的原因,正确估计双方力量,在可能的情况下,克服困难,争取成功。⒉那么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从孙膑身上学到了些什么呢?板书设计田忌赛马 第一局 第二局
第一场: 上→上 下→上
第二场: 中→中 上→中
第三场: 下→下 中→下转败为胜课后练习垂头( )气 ( )
输( ) 夸( )
( )( ) ( )鼓一、读一读,写一写。 sànɡzhuǎn bài wéi shènɡ yào 锣yínɡ jī fěnɡ luó丧转败为胜赢耀讥 讽开始( ) 输( ) 熟悉( )
谦虚( ) 负( ) 失败(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成功 结束赢陌生 骄傲胜三、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有( )竹 得( )洋( )
转( )为( ) ( )头( )气
目( )口( ) 口( )心( )败 胜 垂 丧胸 成 意 洋瞪 呆 是 非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