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第十五章分式
单元说课
课程标准
了解分式及分式基
本性质
2. 掌握分式的运算及
解分式方程
会用分式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培养分式运算的基 本
能力,会用分式方程解
决实际问题
2. 建立方程的思想
3. 发展类比、化归思想
1. 培养获取信息,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
力
2. 感受数学的价值
应用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
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
掌握
掌握分式运算及分式方程的解法。
了解
了解分式及分式方程概念。
分 式
内容标准
1. 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
2. 熟练进行分式运算及求分式方程的解
1. 熟练进行分式运算及求分式方程的解
2. 构建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说 教 材
《分式》是对小学学习了分数、分数基本性质,初中学习了整式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探究,为进一步学习反比例函数奠定了基础,在整个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分式这章还体现了类比、化归思想。
分式方程的解
分式方程
实际问题
实际
问题
的解
目标
分式
目标
类比分
数性质
分式基本性质
类比分
数运算
分式的运算
列式
整式方程
去分母
解整式方程
整式方程的解
检验
列方程
知识整合(横向)
整式加减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整式乘法与
因式分解
(第十四章)
分式
(第十五章)
分式方程
(第十五章)
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六章)
知识整合(纵向)
习题
体例安排和目的
观察、思考、探究、
讨论、归纳等栏目
章前图
和引言
选学栏目
小贴士
和云朵
数学活动
小结
预习;导入
合作交流
掌握基础
拓展知识
提醒;引导
开拓思路
能力提升
回顾;总结
巩固
分 式
体例安排和目标
说 学 情
1、了解分数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熟练掌握分数的运算,会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3、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1、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
2、已经掌握了整式及整式的运算,为本章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3、可塑性强,思维活跃,愿意表达与展现自我,有合作精神;
说学情
说 教 法 学 法
情境教学:
设置问题,创设情境为主线。
类比学习法:
比较分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学习本章知识,体会数式通性。
多媒体教学:
利用Flash动画展示形象直观
小组合作法:
进行小组形式探究性学习活动,灵活运用自学、对学、群学多种学习分式,提高合作能力和学习意识。
说教法学法
说教学过程
章节 课题 课时
15.1 分式 3
15.2 分式的运算 6
15.3 分式方程 3
合计 - 12
?
思维导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基本
性质;
2.过程与方法:体会类比推理的方法,建立抽象的数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类比学习的数学思想。
重难点:
1.理解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分式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15.1分式
重难点突破一:
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深挖教材
例1 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
延伸思考:
1、在什么条件下分式无意义?
2、在什么条件下分式的值为零?
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对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说教学过程
重难点突破二:
分式的基本性质
类比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
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上述性质用式子表示为:
设计意图:通过题目的形式来加深学生对性质的掌握和理解
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因式分解
找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找最简公分母
分子分母同乘最简公分母
化为最简分式
约分重难点:找分子分母的公因式
找出下列各组式子的公因式:
归纳总结得出找公因式的方法
1、系数(各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字母(各式中共有的字母)
3、指数(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
注意:在有多项式时能分解因式的先进行因式分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的形式,使学生突破约分中出现的难点。
约分和通分
通分的重难点:找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找公因式和找最简公分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约分和通分
合作探究
找公因式的方法:1、系数(各系数的最大公约数)
2、字母(各式中共有的字母)
3、指数(找相同字母的最低指数)
找最简公分母的方法:
1、系数(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
2、字母(各式中所有的字母)
3、指数(找各字母的最高指数)
类比
注意:在有多项式时能分解因式的先进行因式分解
约分和通分
巩固练习:对下列各式进行通分
展台展示
约分和通分
深挖教材:
设计意图:通过对教材进一步的挖掘,使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的条件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15.2分式的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式的加减、乘除与混合运算;
2.过程与方法:发展学生的体力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类别学习方法。
重难点:
1:分式乘除的运算顺序
2:熟练的进行分式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说教学过程
重难点突破三:
分式的运算顺序
答:不正确,正确的计算过程是:
设计意图:以纠错的形式,使学生明确分式乘法的运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计算:化简
分式混合运算的顺序:有乘方 的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 号里面的,对于同级运算,则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15.3分式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分式方程额思路和解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
重难点:
解分式方程的思路和解法
重难点突破四:
解分式方程
提醒:在解分式方程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检验!
化归
问题:(1) 分式方程为什么要检验?
(2)分式方程要怎样进行检验?
深挖教材:
通过上面两个题型处理方式的对比,使学生加深对无解和增根两个概念的理解
重难点突破五:
分式方程的应用
A
工程
B
行程
C
水流
D
其他
例1: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 ,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
哪个工程队的施工速度快?
解:设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 .
记总工程量为1,得甲完成工作量+乙完成工作量=1,得
方程两边乘6x,得2x+x+3=6x
解得, x=1
检验:当 x=1时,6x≠0.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x=1.
由上可知,乙队的施工速度较快。
审
设
列
解
验
答
1.为了美化城市,某市计划在路旁栽树1200棵,由于志愿者的参加,实际每天栽树的棵数-比原计划多20%,结果提前2天完成,则原计划每天栽树______棵.
2.八年级学生去距学校s km的博物馆参观,一部分学生骑自行车先走,过了t min后,其余学生乘汽车出发,结果他们同时到达.已知汽车的速度是学生骑车速度的2倍,求学生骑车的速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发现等量关系关键词:完成、比、是、倍等。通过探究不同的实际问题,提高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
说教学评价
知识技能:
以本章教学目标为基准,考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过程和方法:
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等方面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关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主动程度、合作意识、交流展示水平
评价策略
主体多元
形式多样
量质结合
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
口头评、书面评、物质评
平时积累
阶段总结
整体综合性
评价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