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兴市实验初中教育集团(联盟)
初三化学阶段试题
2020.4
(考试时间:化学、物理共150分钟 题号范围:化学1~20;物理21~48)
(化学满分 :60分)
请注意:1.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1~15)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16~20)。
2. 考生答题前,必须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座位号用黑色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再用2B铅笔将考试证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小框内。
3. 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l:35.5 C:12 O:16 Fe:56 Zn:65 Ca:40 Na:23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0分)
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从大豆中提取油脂 B.蛋清遇浓硝酸变黄 C.煤的炼焦 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
2.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没有甜味,所以不属于糖类 B.维生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C.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蛋白质中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下列对物质的归类不正确的是
A.可燃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 B.无机材料:塑料、不锈钢、玻璃
C.常见溶液:白酒、糖水、食盐水 D.营养物质:淀粉、蛋白质、油脂
4.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 B.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化合物
C.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会增强温室效应 D.太阳能、风能是人类正在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
5.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某化肥中加熟石灰研磨,未闻到氨臭味,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B.生石灰块投入水中,水会沸腾——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C.在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D.向饱和硫酸铵溶液中加入鸡蛋清,产生白色絮状沉淀——蛋白质变性
6.下列关于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B. 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读取数据
C.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
D.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7.下列变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Cu(OH)2?→Cu2O?? ??? B.Zn→Ag ? C.Ba (NO3)2→BaSO4?? ???? D.Ca (NO3)2→CaCl2
8.食用下列方法处理过的食品或药品,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工业酒精配制的饮用酒 B.用工业明胶制作药品胶囊
C.用甲醛浸泡的海鲜 D.用干冰冷藏的食品
9.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Na+、NO3-、OH- B.H+、K+、CO32-、Cl-
C.Mg2+、NH4+、OH-、SO42- D.Na+、Ca2+、NO3-、Cl-
10.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B.用硫酸铜溶液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C. 用碳酸钾溶液去区别石灰水和氯化钙溶液 D. 用稀硫酸除去铜屑中的少量铁屑
第11题~第15题,每小题有1~2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10分。
11. 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生活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在室内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气中毒③ 为防止矿井中瓦斯爆炸,严禁吸烟 ①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线和羊毛线②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③用浓硫酸作食品干燥剂
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发现
人体缺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用BaCO3代替BaSO4做钡餐③ 霉变的大米可高温加热后食用 ①波义耳发现了酸碱指示剂②拉瓦锡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元素周期表③门捷列夫发现空气的组成
12.关于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方案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探究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B 鉴别氯化钡、硫酸钾、碳酸钾、稀盐酸四种溶液 将组内物质相互混合,观察现象
C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D 验证某可燃性混合气体中是否有一氧化碳 点燃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NaOH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放热
B.用碘化钾溶液检验食品中是否含淀粉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D.向黑色粉末中加入一种液体,立即产生大量气泡,说明该液体一定是双氧水
1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 B. C. D.
A.向一定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充分搅拌
C.将等质量的铁、锌两块金属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向 FeCl3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加足量的NaOH溶液
15. 工业烟气脱硫就是将烟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硫除去,一种采用“双碱法”脱硫的工业流程
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吸收塔中,NaOH溶液喷成雾状
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能充分吸收
SO2
B.氧化室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是氧化反应
C.沉淀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 + Ca(OH)2CaSO3↓+ 2NaOH
D.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NaOH和CaSO4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0分)
16.(9分)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有过年吃饺子的习俗。制作饺子的原料有小麦粉、肉馅、蔬菜、植物油、调味剂等。
①小麦粉中富含的基本营养素是 ▲ 。
②肉馅中的蛋白质是由多种 ▲ (填字母)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a.维生素 b.无机盐 c.氨基酸
③铁强化酱油是常用的调味剂,长期食用可以预防 ▲ (填字母)。
a.骨质疏松 b.贫血 c.甲状腺肿大
④富含维生素的是 ▲ 。
⑤腌制鱼肉等常用的调味品的化学式是 ▲ 。
(2)某兴趣小组研究长江水质状况:
①取样,要吸附色素和异味气体可加入 ▲ (填名称)。
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填字母)。
a.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 b.为保护好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c.天然水只要通过处理后变清即可饮用
d.为了改善水质,可向其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③“赤潮”或“水华”主要是由于水中某些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鱼类等死亡。这里的营养元素主要指 ▲ (写出一种的符号即可)。碱式氯化铝[Al2(OH)Cl5]是一种高效净水剂。写出碱式氯化铝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17.(7分)A、B、C、D、E、F都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含三种元素的钠盐,C是
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假设每步反应
都恰好完全反应)请推断:
(1)D溶液中溶质的俗名 ▲ 。
(2)日常生活中,F常用作 ▲ 。
(3)说出B的一种用途 ▲ 。
(4)由A转化为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该反应类型是 ▲ 反应。
(5)由D和E转化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A的溶液显 ▲ 性。
18. (9分)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G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如果选用G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 (填“a”或“b”)端导入。
(2)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1g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 ▲ 。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装置 ▲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此配制过程需要经过计算, ▲ ,稀释三个步骤。
如果把50 g 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
▲ g;在配制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 (填数字序号)。
①量筒 ②药匙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滴管 ⑥玻璃棒
交流与反思:
①在称二氧化锰的操作中,若指针略向右偏转,要使指针居中的恰当操作是: ▲ 。
②若量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配得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5%(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
19. (7分) 兴趣小组在做完盐的性质实验后,发现一瓶碳酸钠固体可能混入了氯化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为此,他们取少量该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后进行了下列探究。
【实验验证】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分析及化学方程式
(1)滴入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 有气泡产生, ▲ 说明该固体中没有硫酸钠。
(2)再继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说明该固体中 ▲ 。实验结束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 ▲ 。
【实验反思】
(1)步骤(1)中先加入过量的稀硝酸的目的是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步骤(1)中为什么不用稀盐酸 ▲ 。
(3)写出步骤(2)的方程式 ▲ 。
20.(8分)以下为制备纳米CaCO3的一种流程:
(1)实验室中进行操作1、2时,所用玻璃仪器有 ▲ 、玻璃棒和烧杯。
(2)该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
(3)操作2中产生的氯化铵在农业上可用作 ▲ 。
(4)操作2所得固体用蒸馏水洗涤。检验固体已洗净的方法是 ▲ 。
(5)实验时将250克含碳酸钙为80%的矿石用盐酸溶解,至少需要7.3%的稀盐酸多少克?(写出计算
过程)
初三化学阶段试题参考答案
2020.4
1A 2B 3B 4B 5B 6C 7D 8D 9D 10D
11A 12B 13C 14BD 15BD
16.(9分)
(1)①糖类 ② C ③ b ④ 蔬菜 ⑤ NaCl
(2)① 活性炭 ② a ③ N或P , Al2(OH)Cl5+HCl═2AlCl3+H2O
17. (7分)
(1)烧碱或火碱或苛性钠
(2)干燥剂
(3)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4)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
(5)2NaOH+CO2=Na2CO3+H2O 碱
18. (9分)
(1)2KMnO4== K2MnO4+MnO2+O2↑ a
(2)2H2O2===== 2H2O+O2↑ C 量取 150 ①⑤⑥
交流与反思:①向左盘加MnO2直到天平平衡 ②小于
19.(7分)
【实验验证】
(1) 未产生白色沉淀
(2) 有NaCl H+, Na+, Ba2+
【实验反思】
(1)除尽Na2CO3, 2HNO3+Na2CO3=2NaNO3+H2O+CO2↑
(2)引进Cl-,干扰对NaCl的检验 (3)NaCl+AgNO3=AgCl↓+NaNO3
20.(8分)
(1)漏斗 (2)二氧化碳 (3) 氮肥
(4)取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无现象
(5)计算过程:200g
▲
a b
注射器
△
M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