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童年,是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是一首首动听的歌谣,是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本课选取了白居易的《池上》和杨万里的《小池》这两首古诗,两首古诗以清新的笔调描写了乡村生活的精彩瞬间,这些瞬间温暖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引起了人们对童年生活的无限遐想。现在就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看一看古代愉快的乡村生活吧!
课文导入
12 古诗二首
一年级下册
生字认一认
gēn zōng
跟 踪
zōng
踪
zōng jì
踪 迹
jì
迹
piāo fú
漂 浮
fú
浮
fú píng
浮 萍
píng
萍
quán
泉
quán shuǐ 泉 水
liú
流
liú tǎng
流 淌
róu
柔
róu ruǎn
柔 软
hé
荷
hé huā
荷 花
lù
露
lù yíng
露 营
踪
迹
浮
萍
泉
流
柔
荷
露
青蛙过河
音形比一比
cǎi
采 采摘
彩 五彩缤纷
花园里的花五彩缤纷,但是我们不应该随便采摘。
露
lù 露营
lòu 露一手
每次露营,小杰总要露一手。
无(wú) 无论
天(tiān) 天气
无论明天天气如何,我们都要去看电影。
词语辨一辨
大
小
我的手小,爸爸的手大。
无
沉
浮
有
早
晚
池 上
[唐]白居易
课文学一学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一个娃儿撑着轻便的小船远去,偷偷地采了一些白莲回来。
前两句写小娃偷采白莲,生怕被人发现,只想赶快回去的情景。
用篙使船前进。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不知道,不懂得。
不知道,不懂得。
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留下的痕迹。
他不懂得隐藏自己的踪迹,船儿过处,浮萍荡开,现出一条清晰的水道。
后两句写小娃不懂得隐藏踪迹,船荡开浮萍,池面划开了一条水道的情景。诗人用这一情景衬托了小娃的顽皮、可爱。
小 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从泉眼中无声地流淌着涓涓细流,映照在水面上的树荫好像也非常喜爱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流出泉水的小洞或裂缝。
珍惜。
喜爱。
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前两句写了泉眼对泉水的珍爱和水面上的树荫。“惜”“爱”两字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给泉眼、树荫以生命,语言生动形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嫩嫩的新荷那尖尖的小角刚刚露出水面,蜻蜓就马上飞过来站在那上面。
站立。这里是说蜻蜓飞落在荷叶上。
后两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蜻蜓落在荷叶上,二者相亲相依,自然和谐的情景,极富情趣。
《池上》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主题巧归纳
《小池》用浅显的语言描写了一个泉眼、一道细流、一池树荫、几片小小的荷叶、一只小小的蜻蜓,构成一幅生动的小池风物图,表现了大自然中万物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以及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主题巧归纳
1.读一读,给下列生字注音。
随堂练习
首( ) 踪( ) 迹( ) 萍( )
流( ) 柔( ) 采( ) 尖( )
shǒu
líu
píng
jì
zōng
jiān
cǎi
róu
2.给下列多音字和形近字组词。
露
lù ( )
lòu ( )
无wú ( )
天tiān ( )
露营
天地
无用
露马脚
教材习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体会诗歌的意趣,读出诗歌的韵律。
背诵指导:
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背诵时可以借助图片来想象诗歌的画面,加强记忆。
读一读,记一记。
quán shuǐ qīng quán
泉 水 清 泉
zōng jì zú jì
踪 迹 足 迹
hé huā hé yè
荷 花 荷 叶
liú shuǐ shuǐ liú
流 水 水 流
课外拓展
16岁的白居易第一次到京城时,带着诗作去拜访当时的名士顾况。起初,顾况拿白居易的名字打趣说:“京城的米贵得很, 想在此居住生活可不容易啊! ”
诗人小故事
然而等他读完《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后,不禁大为赞赏:“能写出这么好的诗,想在京城立足也不是什么难事! ”后来,这件事流传开来,成为一段佳话。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汉乐府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宋]王安石
描写水的诗句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宋]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