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课文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用的课本,是一种启蒙读物。它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内容,里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学了《三字经》,我们就知道怎样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哪条河,在我们出生之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学习里面的知识吧!
识字8 人之初
一年级下册
生字认一认
chū zhōng
初 中
chū
初
gè xìng
个 性
xìng
性
shàn liáng
善 良
shàn
善
jiào
教
jiào shì
教 室
qiān
迁
qiān xí
迁 徙
guì
贵
míng guì
名 贵
zhuān
专
zhuān xīn
专 心
yòu
幼
yòu ér yuán
幼 儿 园
器
qì
wǔ qì
武 器
初
专
幼
器
贵
性
善
教
迁
放飞鸽子
音形比一比
jìn
近 靠近
进 进入
我们应该从靠近主席台的那个入口进入会场。
教
jiào 教师
jiāo 教书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
玉(yù) 玉饰
王(wáng) 王室
中国古代的王室成员一般都会佩戴玉饰。
词语辨一辨
善
恶
超市离我家近,公园离我家远。
幼
远
近
老
幼——
小
你年龄虽小,但也应该知道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苟:假如,如果。
乃:就。
迁:变更,变易。文中是变坏的意思。造句:妈妈给我讲了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
宜:合适。
琢:雕刻玉石。
器:器具。
义:道理。
课文学一学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人刚出生的时候,禀性都是善良的,彼此差别不大,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孩子善良的本性就可能变坏。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注、持久,毫不放松。
片段1:讲述了教育孩子的重要性。
子不学,非所宜,
幼不学,老何为?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能有什么作为呢?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学,不知义。
玉如果不打磨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玉器;人若是不学习,就不会明白事理。
片段2:讲述了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主题巧归纳
课文精选《三字经》的两个片段,意在说明教育和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引导我们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随堂练习
1.根据拼音,把词语补充完整。
zhī( )后 xiāng( )互 远jìn( )
学xí( ) yù( )石 道yì( )
之
习
近
相
义
玉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性本善,性相近,
(2)
,不成器,
,不知义。
人之初
习相远。
玉不琢
人不学
教材习题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时,要读准生僻字,读出节奏感,语调要轻快。还要注意“不”字的变调。
停顿示范: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读一读,记一记。
chū shǐ chū xià
初 始 初 夏
tiān xìng xìng gé
天 性 性 格
zhuān xīn zhuān mén
专 心 专 门
shàn liáng yǒu shàn
善 良 友 善
课外拓展
《三字经》节选
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译文: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应该实行和效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