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放大镜下的生物》课件(20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7《放大镜下的生物》课件(20张PPT)+教案+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粤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3 11:27:59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放大镜下的生物
粤教粤科版 五年级下 课前问答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19年年末,有一种能引起人感染肺炎的病毒叫什么吗?新型冠状病毒。生活中,我们能用肉眼观察得到这种病毒吗? 不能,需要借助工具观察。新型冠状病毒1: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她们在草地里观察动植物。2 :你知道小女孩手中拿着的是什么工具吗?小女孩手中拿着的是放大镜。3 :怎样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更多的细节呢?新知导入新知讲解 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能帮助我们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放大镜新知讲解镜框观察放大镜,说说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镜片镜柄放大镜新知讲解应该怎样正确的使用放大镜呢?新知讲解方法一:目静、镜动、物静放大镜的使用方法方法二:目静、镜静、物动新知讲解使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七星瓢虫,会有哪些不同?新知讲解我发现放大镜的倍数越大,图像就被放得越大,但观察到物体的范围变小了。我还发现放大镜的倍数越大,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很多细节,而且还很清晰。新知讲解可以尝试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观察。新知讲解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能否提高放大倍数?新知讲解探究实验:探究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否提高倍数。实验器材:两个相同倍数的放大镜、实验观察物等。实验步骤:1、一只手拿着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保持不动。
2、另一只手拿另一个放大镜,上下移动。
3、通过移动其中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图像。新知讲解我观察到图像被放大了,而且细节更清晰了。我观察到图像缩小了,有些看不清。只要找好距离,组合放大镜可以将图像放得更大更清晰。简答题。课堂练习请简单说一下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答:有两种观察方法。
方法一:眼睛和物体保持不动,移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
方法二:眼睛和放大镜保持不动,移动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来观察物体。各类放大镜拓展提高1、放大镜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图像就越大,观察到的细节越多,而且更清晰。
2、组合放大镜,找到合适的距离,可以提高放大倍数。课堂总结 放大镜下的生物板书设计放大镜倍数越大,观察得越清晰。组合放大镜可以提高放大倍数。实践:用纸筒和胶带等固定调整好的放大镜。使用自制的放大镜组合观察身边的生物,看看是否能将它放得更大,看到更多的细节。作业布置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粤教粤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7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放大镜下的生物
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学习
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放大镜的基本组成结构;
2、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3、知道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更多细节。
科学探究
1、通过用不同倍数放大镜观察物体,初步了解放大镜的作用。
2、通过动手组合放大镜,可以提高放大倍数。
科学态度
1、愿意交流与合作,形成集体的观点。
2、对自然界中一些微小事物产生浓厚兴趣。
重点
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难点
能正确组合放大镜,并观察物体细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课前问答。
思考:同学们,你们还记得2019年年末,有一种能引起人感染肺炎的病毒叫什么吗?
(新型冠状病毒。)出示图片
生活中,我们能用肉眼观察得到这种病毒吗?
(不能,需要借助工具观察。)
问题引入。
出示情景图,在草地里有两个小朋友在观察东西,引出疑问
问题1:图中两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她们在草地里观察动植物。)
问题2:你知道小女孩手中拿着的是什么工具吗?(小女孩手中拿着的是放大镜。)
问题3:怎样利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更多的细节呢?
放大镜我们都见过,甚至有些同学还使用过,那么你会使用放大镜正确观察物体吗?放大镜下的物体又会变成什么样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放大镜下的生物》。(板书:放大镜下的生物)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观察情景图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通过观察情景图,使同学们对放大镜这个观察工具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活动一 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
1、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能帮助我们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
(出示放大镜的图片)
2、思考:观察放大镜,说说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出示放大镜图片(放大镜由镜框、镜片和镜柄组成)
3、思考:应该怎样正确的使用放大镜呢?
(观看小视频)
总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方法一:目静、镜动、物静。
方法二:目静、镜静、物动。
5、思考:使用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七星瓢虫,会有哪些不同?
(出示图片)
6、同学们小组合作,使用不同倍数放大镜观察七星瓢虫。
7、交流:
A、我发现放大镜的倍数越大,图像就被放得越大,但观察到物体的范围变小了。
B、我还发现放大镜的倍数越大,可以观察到物体的很多细节,而且还很清晰。
8、总结:放大镜的倍数越大,我们就可以观察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9、思考:如果想看到更细微的结构,有什么办法?
(可以尝试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观察。)出示图片
二、活动二 还能放得更大吗
1、思考:将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能否提高放大倍数?
(出示图片)
2、我们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一下。
3、探究实验:探究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能否提高倍数。
实验器材:两个相同倍数的放大镜、实验观察物等。
实验步骤:
(1)、一只手拿着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保持不动。
(2)、另一只手拿另一个放大镜,上下移动。
(3)、通过移动其中一个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图像。
4、思考:通过实验观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交流:
A、我观察到图像缩小了,有些看不清。
B、我观察到图像被放大了,而且细节更清晰了。
6、得出结论:只要找好距离,组合放大镜可以将图像放得更大更清晰。
7、思考:组合不同倍数的放大镜,也能得到同样效果吗?
观察放大镜
观看小视频
总结交流
小组合作观察
交流表啊
思考交流
动手实验
交流思考
认识放大镜的基本结构
了解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通过观察交流,知道放大镜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体细节越多,越清晰
通过动手实验制作,分析交流,知道组合放大镜可以提高放大倍数。
课堂练习
简答题。
请简单说一下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方法?
(答:有两种观察方法。方法一是眼睛和物体保持不动,移动放大镜来观察物体;方法二是眼睛和放大镜保持不动,移动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来观察物体。)
拓展提高
各类放大镜。
(出示埃各种各样的放大镜)
课堂小结
1、放大镜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图像就越大,观察到的细节越多,而且更清晰。
2、组合放大镜,找到合适的距离,可以提高放大倍数。
板书
放大镜下的生物
放大镜倍数越大,观察得越清晰。
组合放大镜可以提高放大倍数。
2.1放大镜下的生物
填空题。
放大镜的基本组成结构有( )、( )和( )。
2、放大镜是常用的( )工具。
3、放大镜可以让我们看到( )的物体或物体的( )。
4、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我们可以采用眼睛和放大镜不动,通过移动( )来观察。
5、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到物体的细节( )。
判断题。
放大镜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物体的细节越清晰。 ( )
2、在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我们可以同时移动放大镜和物体来进行观察。 ( )
3、放大镜可以观察到生活中任何微小事物。 ( )
4、组合放大镜可以提高放大倍数。 ( )
5、不同倍数的放大镜观察到的效果也有所不同。 ( )

简答题。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和放大镜原理一样?
2.1放大镜下的生物答案
填空题。
1、镜框 镜片 镜柄 2、观察 3、微小 细节 4、物体 5、不同
判断题。
√ 2、× 3、× 4、√ 5、√
简答题。
答:例如装有水的玻璃瓶、一滴小水珠、眼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