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刿论战
基础练习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辙( zhé) 登轼(shì) 小信未孚(fú)
B.弗( fú) 玉帛(bó) 望其旗靡(mǐ)
C.竭(jié) 远谋(móu) 肉食者鄙(bǐ)
D.驰( chí) 败绩(jì) 又何间焉(jiān)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参与)
B.肉食者鄙(卑鄙)
C.神弗福也(赐福,保佑)
D.小大之狱(指诉讼事件)
3.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师败绩(齐军大败)
B.公将驰之(鲁庄公要下令驱车追赶齐军)
C.夫战,勇气也(作战,要靠勇气)
D.夫大国,难测也(大国兵多将广,难以测量)
提升练习
1.选出加粗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
A.衣食所安 肉食者鄙
B.小信未孚 必以信
C.肉食者谋之 未能远谋
D.肉食者鄙 二者不可得兼
2.对下列句子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理解填空。
(1)课文中表明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曹刿认为进攻的有利时机是____,
追击的有利时机是____。
模拟练习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①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曰:“齐师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曰:“败齐此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曰:“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曰:“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馀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
(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
[注]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
①肉食者鄙( )
②再鼓之,必走( )
③势如疾雷不及掩耳( )
2.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败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山东聊城中考,6-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国藩于此数语,常常体念。大约用兵无他巧妙,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孙仲谋之攻合肥,受创于张辽:诸葛武侯之攻陈仓,受创于郝昭,皆初气过锐,渐就衰竭之故。惟荀婪之拔逼阳,气邑竭而复振;陆抗之拔西陵,预料城之不能遽下,而蓄养锐气,先备外援,以待内之自毙。此善于用气者也。
(节选自曾国藩《挺经》)
[注]①荀婪(yīng):春秋时晋国大将。②拔:攻克,攻取。③逼阳:姓,古夷族一支。④遽:迅速。
1.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公将驰之( )
②彼竭我盈( )
③皆初气过锐( )
④渐就衰竭之故( )
2.翻译句子。
①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善于用气者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文本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两个“未可”、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了曹刿卓越的军事才能。
B.[甲]文“将鼓…‘将驰”说明鲁庄公是军事上无知的昏君。
C.[乙]文“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引出下文作者对“气”的思考。
D.[甲]文用对话的方式说出观点,[乙]文则用举例和对比的方式证明观点。
4.在对战争取胜原因的认识上,[甲][乙]两文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在《曹刿论战》一文中,从“公与之乘”可见马车是当时的交通工具之一。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古代的交通工具呢?请参与以“古诗词与交通工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老师的要求,请你写出任意两句包含古代交通工具的诗句,并注明作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概括古代与现代的交通工具各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中有“暖日宜乘轿,春风宜试马”,请谈谈你对古代交通工具“轿子”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曹刿论战
基础练习
1.D“间”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jiàn,表示“参与”。
2.B“鄙”是古今异义词,在这里应解释为“目光短浅”。
3.D应理解为:齐国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测”在这里是“推测,估计”的意思,而非“测量”。
提升练习
1.C A.做名词,食物/做动词,吃。B.信用,诚信/实情。C.均指谋划、打算。D.……的人/……的东西、情况。
2.B句子停顿划分的依据是划分后的各部分有相对独立的意义或者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如转折等)。根据这个划分的原则看选项的句子:“一鼓”与“作气”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意义:“再”和“三”表明次数,“而”表示顺承关系,根据逻辑关系,表示顺承关系的虚词与后面的形容词联系紧密,故选B。
3.答案(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敌军三鼓后敌军辙乱、旗靡时
模拟练习
1.答案 ①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 ②击鼓进军 ③快,急速
2.答案 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凭一片诚心判断。
3.答案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
4.答案 [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略写战争过程;[乙]文详写战争过程。
中考链接
1.答案①驱车追赶②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③都④缘故
2.答案 ①我发现他们的车辙乱了,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②这都是善于利用士气作战的人。
3.B鲁庄公虽然是一个没有什么军事才能的人,但他能及时采纳曹刿的合理建议,最终取得了胜利。所以说鲁庄公是“无知的昏君”不正确。
4.答案[甲]文论述了战时要善于观察,把握战机。[乙]文强调战时不仅要“存有余不尽之气”,还要善于用“气”。
综合性学习
答案(1)(示例1)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示例2)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示例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
(2)古代:交通工具落后;速度慢;对路况的要求比较高。现代:交通工具发达;速度快;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大。
(3)(示例)轿子是一种靠人抬、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在古代是一种具有阶级性质的交通工具,所以它又被视为愚昧、落后的象征,是压迫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