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
1.为了了解2019年我市七年级学生期末考试的数学成绩,从中随机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19年我市七年级学生是总体
B. 样本容量是1000
C. 1000名七年级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D. 每一名七年级学生是个体
2.为了解某校学生今年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100名学生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据此估计,该校五一期间参加社团活动时间在小时之间的学生数大约是
A. 280 B. 240 C. 300 D. 260
3.下列调查中,适合普查方法的是
A. 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B. 了解某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
C. 了解全国中学生体重情况
D. 了解北京电视台红绿灯栏目的收视率
4.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A. 对某地区现有的16名百岁以上老人睡眠时间的调查
B. 对“神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前零部件质量情况的调查
C. 对某校九年级三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
D. 对某市场上某一品牌电脑使用寿命的调查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检测某批次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宜用全面调查
B. 可能性是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一定不会发生
C. 数据3,5,4,1,的中位数是4
D. “367人中有2人同月同日出生”为必然事件
6.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A. 对重庆市初中学生每天阅读时间的调查
B. 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 对某批次手机的防水功能的调查
D. 对某校九年级3班学生肺活量情况的调查
7.某地区有38所中学,其中七年级学生共6858名.为了了解该地区七年级学生每天体育锻炼的时间,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所要经历的几个主要步骤进行排序.
抽样调查;
设计调查问卷;
用样本估计总体;
整理数据;
分析数据.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合理的是
A. 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B. 调查市场上某品牌电脑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的方式
C. 调查嘉陵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 要了解全国初中学生的业余爱好,采用普查的方式
9.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 为了了解人们对中国教育台某栏目的喜爱程度,小华在某校随机采访了10名九年级学生
B. 为了了解“神七”卫星零部件的状况,检测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C. 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做数学作业的时间,小明同学在网上向3位好友做了调查
D. 为了了解全国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时间,统计人员采用了普查的方式
10.为了帮助我市一名贫困学生,某校组织捐款,现从全校所有学生的捐款数额中随机抽取10名学生的捐款数统计如下表:
捐款金额元 20 30 50 90
人数 2 4 3 1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B. 中位数是40
C. 众数是90 D. 方差是400
11.为了解某县八年级98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查了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对于这个问题,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98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个学生是个体
C. 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 1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12.一次数学测试后,某班40名学生的成绩被分为5组,第组的频数分别为12、10、6、8,则第5组的频率是
A. B. C. D.
13.某校文学社成员的年龄分布如下表:
年龄岁 12 13 14 15
频数 6 9 a
对于不同的正整数a,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
A. 平均数 B. 众数 C. 方差 D. 中位数
14.下表是某校合唱团成员的年龄分布
年龄岁 13 14 15 16
频数 5 15 x
对于不同的x,下列关于年龄的统计量不会发生改变的是
A. 平均数、中位数 B. 众数、中位数
C. 平均数、方差 D. 中位数、方差
15.根据下表中的信息解决问题:
数据 37 38 39 40 41
频数 8 4 5 a 1
若该组数据的中位数不大于38,则符合条件的正整数a的取值共有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16.某小组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试验时,绘出的某一结果出现的频率折线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试验可能是
A. 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
B. 掷一个正六面体的骰子,出现3点朝上
C. 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
D. 从一个装有2个红球1个黑球的袋子中任取一球,取到的是黑球
17.已知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46,最小值为27,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取组距为3,则这组数据应分成
A. 5组 B. 6组 C. 7组 D. 8组
18.已知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46,最小值为27,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时,取组距为3,则这组数据应分成
A. 5组 B. 6组 C. 8组 D. 7组
19.小明做“用频率估计概率”的实验时,根据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折线统计图,则符合这一结果的实验最有可能的是
A. 同时抛掷两枚硬币,落地后两枚硬币正面都朝上
B. 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洗匀后,从中任抽一张牌的花色是红桃
C. 抛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的面点数是3
D.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4个白球、1个黑球,它们除了颜色外都相同,从中抽到黑球
20.小明统计了他家今年5月份打电话的次数及通话时间,并列出了频数分布表:
通话时间分钟
频数通话次数 20 16 9 5
则5月份通话次数中,通话时间不超过15分钟的所占百分比是
A. B. C. D.
二、计算题
21.为了解某校学生对最强大脑、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出彩中国人四个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了x名学生进行调查统计要求每名学生选出并且只能选出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节目,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统计图表:
学生最喜爱的节目人数统计表
节目 人数名 百分比
最强大脑 5
朗读者 15
中国诗词大会 a
出彩中国人 10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
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
若该校共有学生1000名,根据抽样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最喜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学生有多少名.
22.某中学为推进素质教育,在初一年级设立了六个课外兴趣小组,如图是六个兴趣小组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初一年级共有多少人?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求“从该年级中任选一名学生,是参加音乐、科技两个小组学生”的概率.
三、解答题
23.某学校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并统计他们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单位:,然后利用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表.
课外阅读时间t 频数 百分比?
?4 ?
?8 ?
?a ?
? ?16 ?b
2 ?
?合计 ?50 ?
请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______ ,______ ;
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
若全校有900名学生,估计该校有多少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50min?
24.某校学生会准备调查七年级学生参加“绘画类”、“书法类”、“乐器类”四类校本课程的人数,在全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两幅统计图信息尚不完整,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此次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
将条形图补充完整,并计算扇形统计图中乐器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
如果该校共有1000名学生参加这4个课外兴趣小组,而每个教师最多只能辅导本组的25名学生,估计书法兴趣小组至少需要准备多少名教师?
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B2.【答案】A3.【答案】B4.【答案】D5.【答案】D
6.【答案】D7.【答案】D8.【答案】C9.【答案】B10.【答案】D
11.【答案】D12.【答案】A13.【答案】D14.【答案】B15.【答案】C
16.【答案】D17.【答案】C18.【答案】D19.【答案】C20.【答案】D
二、计算题
21.【答案】,20,30;
中国诗词大会的人数为20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得:名,
则估计该校最喜爱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学生有400名.
22.【答案】解:,
所以初一年级共有320人;
体育小组的人数人,
频数分布直方图为:
“从该年级中任选一名学生,是参加音乐、科技两个小组学生”的概率.
三、解答题
23.【答案】;
补全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名,
答:估计该校有684名学生平均每天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50min.
24.【答案】解:由条形图可知,参加“绘画类”的学生有90人,
由扇形图可知,参加“绘画类”的学生占,
共有学生:人;
喜爱乐器的人数:人
乐器部分的圆心角:,
条形图补充完整如图:
共有书法学生:人.
需要书法老师数:名,
答:书法兴趣小组至少需要准备4名教师.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