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专题7 《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3 17:5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初识酸、碱和盐》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图中字母代表含硫元素的物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物质a在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物质b B.物质c是二氧化硫
C.物质d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物质d、e和f中一定那含有氢元素
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二氧化碳和过氧化氢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分子
B.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C.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
D.硝酸钾、氯化钠和硫酸铵三种物质在pH=10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
3.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  )
A.CuO B.Fe(OH)3 C.Fe2O3 D.Na2CO3
4.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②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①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是

A.双氧水和二氧化锰 B.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C.生石灰和水 D.水和食盐
5.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B.硫元素的化合价:
C.溶液pH: D.溶解时放出的热量:
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生锈的铁钉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铁锈消失,溶液为无色
C.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成蓝色
D.向盐酸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成红色
7.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
A.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B.汞﹣﹣水银
C.碳酸氢钠﹣﹣小苏打 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8.下列事实不能用同一原理进行解释的是( )
A.H2和CO都能跟灼热的CuO反应 B.实验室收集CO2和O2都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C.碳酸饮料和白醋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用汽油和洗涤剂都能去除衣物上的油污
9.有关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钙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氧气用作火箭燃料
C.胆矾用于检验水 D.食盐溶液用于消毒杀菌
10.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1.下列各组物质均能溶于水,则在水溶液中一定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酸和盐 B.酸和碱 C.碱和盐 D.盐和盐
12.某农场种植的小麦生长迟缓。针对这种情况,小麦结实期应施用的磷肥是 ( )
A.NH4HCO3 B.Ca(H2PO4)2 C.K2SO4 D.CO(NH2)2
二、实验题
13.下列是进行O2、CO2的实验室制取和有关性质的实验装置。

(1)写出带有序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用KMnO4固体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当O2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观察到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无其它明显现象。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以下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无色酚酞
②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稀盐酸
③ 取少量烧杯中液体滴加足量石灰水
(4)用C装置制取了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纯净物),试用最简便的方法确定气体的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操作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两种物质研磨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实验测定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三、推断题
15.已知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几种物质,其中A、B、C、D为化合物,E、F为单质,E→C的反应过程比较复杂,D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用“—”表示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用“→”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请写出:
(1)D的化学式__________;
(2)A→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16.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或相互反应如图所示。

请结合图中所提供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和操作②的作用相同,其作用是_____;
(2)写出①、②、③、④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17.A~H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请回答: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的③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8.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 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某校综合实践小组的同学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溶液,对一造纸厂排放的NaOH的碱性废水进行检测。请问用质量分数为37%的浓盐酸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100g,配制的步骤依次为计算、 、 、转移装瓶。
(3)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 现有废硫酸196g (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造纸厂的废水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计一算过程)
19.服用含的抗酸药可治疗胃酸过多症,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实验室有碳酸镁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100,使之与500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112.1固体。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0.小强买一包纯碱,包装如下图,进行实验:准确称取5.5 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滴加盐酸至刚好完全反应(忽略CO2溶于水),共用去稀盐酸25 g,得到溶液质量为28.3 g(注:杂质溶于水,且与盐酸不反应。)求:

(1)生成CO2的质量__________;
(2)通过计算判断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与包装说明相符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
1.B 2.B 3.D 4.D 5.B 6.D 7.A 8.D 9.D 10.B 11.B 12.B
13.烧杯 锥形瓶 A 先将导管移出液面,再熄灭酒精灯 ②③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燃烧更旺则为氧气,若木条熄灭则为二氧化碳(或用澄清石灰水,或用带火星的木条,合理给分)
14.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上 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Ca(OH)2+(NH4)2SO4=CaSO4+2NH3↑+2H2O 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15.HCl; 2H2O 2H2↑+ O2↑
16.分离固体和液体
17.CH4 复分解反应 CaO + H2O === Ca(OH)2
18.(1) 36:5:40(2)量取 稀释 (3) 2000克
19. 34%
20.2.2g 与包装说明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