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维新思想民主共和单元线索 激进派(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1课程标准:
1、了解鸦片战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目CONTENTS录: 天朝梦碎;
关键词:天朝、自大
洋务梦空;
关键词:中体、西用
维新梦艰;
关键词:变法、维新
中国梦圆!
关键词:富强、民主一、天朝梦碎:温故知新:以下漫画、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天处乎上,地处乎下,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居天地之偏者曰四夷。四夷外也,中国内也。——(宋)石介《中国论》新思潮的萌发:“开眼看世界”。魏源(1794-1857)林则徐(1785-1850)“开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工业文明下的师夷长技:材料一 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 材料二 魏源:“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夷之长技三:一
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思考:
①林则徐和魏源关注的焦点(共同点)是什么?
②从“师夷”的内容和“救亡”途径上看,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局限性? 合作探究一,阅读材料结合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很少有人认真阅读.…许多守旧的官吏骂声扑面而来, ……在他们眼中这无疑成了一本大逆不道的书。……《海国图志》最终在国内的印刷数仅有千册左右。
——周英杰在《<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思考:魏源《海国图志》为何仅仅在思想层面起到“引导、启迪”作用,而没有付诸实践呢?1.“向西方学习”的思想遭受到顽固派的攻击、讽刺和阻扰。
2.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引起清王朝的重视。 “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戴逸被奉为日本人神圣的“天书”
2年15种版本,书价涨了4倍
政、军、商、学界的必备书
天皇称此等同于英国大宪章
佐久间象山20万字读书笔记 两种冲击—反应模式1851.三本禁书流入日本! 19世纪60年代前后
几乎同时开始变革中国:禁书
日本:天书 两国变革三十年后
甲午风云马关国殇学者蒋廷黻痛惜地说:“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 材料一 外国猖獗至此,不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焉!千古变局,庸妄人不知,而秉钧执政亦不知,岂甘视其沉胥耶!——《重读李鸿章》材料三 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内忧外患下的中体西用:二、洋务梦空:含义“中体”指中国传统制度和文化为主体;“西用”指利用西方的技术。
“中体西用”就是以封建纲常伦理为立国的根本,以西方先进科技为巩固根本的手段。即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来维护中国固有的制度和纲常礼教。洋务运动概况:移花接木、以用护体。时间:
旗帜:
成就: 19世纪60~90年代;
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近代工业、新式学堂(同文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地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推动着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1.经济:创办近代工业,瓦解自然经济,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2.军事:举办军事工业,创办海军,推动军事近代化。
3.文化:创办近代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推动了中国教育和思想的近代化。
4.社会结构:促进了近代产业工人队伍的壮大,推动了中国社会结构的近代化。
5.社会生活:创办轮船公司和修建铁路,推动了交通近代化;创办电报局,推动了中国通讯的近代化。 如何理解材料中“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指出材料评价“中体西用”遵循的方法是什么?(4分)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封建儒家思想占有统治地位;“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2分)方法:把历史事件(人物)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一分为二(辩证唯物主义)。(2分)材料:“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须知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思考2:有人说:“洋务派是林则徐、魏源的继承者。”这种意见是否有道理?(P69学思之窗) 魏源从反侵略的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只停留在思想层面。但洋务派“师夷”的目的兼有镇压农民起义和抵御列强侵略,而且付诸实践。因此,两者之间有继承关系,但还是有区别的。 阅读教材,完成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学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商战 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变法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三、维新梦艰:三十年洋务,竟毁于甲午一旦!
泱泱之天朝,竟败于弹丸东夷!
从天朝危机,急转到民族危亡!悲情恐慌—— 原载于1898年法国《小巴黎人》杂志11895年 北京 松筠庵公车上书从思想理念到政治运动
从道路探索到救亡风潮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大危亡下的时代强音序幕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民族国家的沦落
催化了维新思潮发酵蒸腾
集权政治的僵化
催化了体制改良强烈忧患
洋务新政的破产
催化了变法团体凝聚汇合保国!
保种!
保教!1……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吾今一言以蔽之曰,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君主立宪
变法维新角色扮演:民族危亡下的变法图存。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下列言论属于维新变法中资产阶级维新派严复思想主张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
其功不在人权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答案】C。⒈反对君主专制
⒉主张君主立宪制
⒊变法图存
⒋发展资本主义打着孔子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撰写《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抨击封建专制,宣传变法
图存。 发表《变法通议》
从社会进化的观点出发,批判君权论,主张主权在民,宣扬变法思想。翻译《天演论》
1.经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2.政治: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3.思想:儒家思想(正统、主流),借之可减少阻力
思考:
康有为为何借助孔子儒家思想宣传西方思想?1898年6月,光绪颁布《定国是诏》,变法开幕王西京《远去的足音——戊戌六君子》1898年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维新谢幕1回归教材:维新变法思想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了哪些作用呢?——左图数据来源:金观涛、刘青峰著《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382页。清末知识分子政治性社团成立年份分布图(1895—1898年)——右图据王尔敏:《清季学会汇表》,载于《晚清政治思想史论》,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页134—65.启蒙.觉悟——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进步性:
爱国性:
启蒙性:反对专制;家国情怀;思想启蒙。延伸思考:此后还有哪些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而努力,结果如何呢?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通过本课学习,百年中国,多难兴邦!中国梦,梦中国!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四、中国梦圆: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答案】B。学以致用:1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2.(2017·海南高考)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答案】C。1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单击此处添加文本3.(2017·上海高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中,“西学为用”意为采用西方军事科技,“中学为体”是指( )
A.以中国文化为本位
B.以中国文化为辅助
C.以中国文化为手段
D.以中国文化为形式
【答案】A。1 谢谢大家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