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件(共4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4 12:42:28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40张PPT。2011年8月,习大大出席中美企业家座谈会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明太祖“使农不费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清雍正帝“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为其末也。”
必修二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课程标准: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一)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
商周时期
职业商人;工商食官
春秋战国时期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形成了许多商品市场,出现了资产厚、地位高的大商人。
材料一 (卫国大商人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战国策》材料二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材料三 “谬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二)秦汉时期
1.背景:
(1)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汉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2)秦统一全国,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西汉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二)秦汉时期
1.背景:
(1)秦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汉实行盐铁官营制度。
(2)秦统一全国,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西汉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2.表现
商业受时间、地点限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秦汉时期的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困境中获得初步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三)隋唐时期
1.背景:
曲辕犁 “南青北白” 隋朝大运河 唐三彩“波斯商人”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三)隋唐时期
1.背景: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大运河的开通
(3)对外开放程度高
2.表现
(1)都市商业与农村集贸得到发展
(2)唐代出现邸店、柜坊、飞钱
《李猛的困惑》 唐朝 益州(今成都)富商李猛,他想带5000贯钱(1贯=1000个铜钱=6.4斤)去长安买些西域药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这么多钱应该怎么带?他顺利买到药材,药材运到扬州,他应将货物存在哪里?回益州他带回了扬州丝,很好卖,于是他想扩大经营,可是手头钱不够,怎么办? 问题设置:唐朝柜坊和飞钱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唐代商业的繁荣(金融) “汇票”“古代银行”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飞钱邸店柜坊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三)隋唐时期
1.背景: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2)大运河的开通
(3)对外开放程度高
2.表现
(1)都市商业与农村集贸得到发展
(2)唐代出现邸店、柜坊、飞钱
隋唐时期的商业,仍然受到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但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四)宋元时期
1.背景:
两宋:
(1)社会局势:相对稳定
(2)政府政策: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3)生产力水平: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
(4)对外联系及交通: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元:
(1)实现了国家空前统一(2)重新疏浚了大运河;开辟了海运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四)宋元时期
1.背景:
两宋:
(1)社会局势:相对稳定
(2)政府政策: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3)生产力水平: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
(4)对外联系及交通: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元:
(1)实现了国家空前统一(2)重新疏浚了大运河;开辟了海运(3)路上丝绸之路也繁荣起来
2.表现:
(1)北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既是表现,也是原因)
“八方辐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万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东京梦华录》材料四:应知汗八里城(大都)内外人口繁多,有若干城门即有若干附郭。此时二大郭之中,人口较之城内更众。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元《马可波罗行记》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四)宋元时期
1.背景:
两宋:
(1)社会局势:相对稳定
(2)政府政策: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3)生产力水平:农业、手工业高度发展
(4)对外联系及交通:海上丝绸之路繁荣,对外贸易蓬勃发展。
元:
(1)实现了国家空前统一(2)重新疏浚了大运河;开辟了海运(3)路上丝绸之路也繁荣起来
2.表现:
(1)北宋商品种类迅速增加;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既是表现,也是原因)
(2)元朝大都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
两宋放松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空前繁荣;元朝继续繁荣。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五)明清时期
1.背景:
收紧重农抑商政策;继承了盐铁专卖政策。
2.表现:
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货币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晋商、徽商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五)明清时期
1.背景:
收紧重农抑商政策;继承了盐铁专卖政策。
2.表现:
城镇商业依然繁荣。
(1)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
(2)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3)货币作用越来越大
(4)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晋商、徽商
明清时期的商业仍受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但依然繁荣。
“售货无决窍,信誉第一条”
“经营信为本,买卖礼为先”
“诚招天下客,义纳八方财”
“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
……常家(山西榆次) “人宁贸诈,吾宁贸信,绝不以五尺童子而饰价为欺。”
——《明清徽商资料选编》 吴南坡:晋商、徽商为什么能积累起巨额的财富? 主要原因有:勤俭、诚信、谦虚、朴实,
善于捕捉机遇、把握机会。 探究:影响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政府政策:开明开放的政策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经济:生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发展
交通:水陆交通便利
金融:金融机构和纸币的出现中国古代“城市” 是由“城”——城墙及城墙所包围的地区,和“市”——商品交换的场所、城墙内一个区域连接而来的。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
1. 宋之前:(1)市和坊严格分开(空间)
(2)受官府严格控制
(3)有时间控制
材料八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 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卷二十
材料九:市内和坊内的店肆(宋初已出现)也都争先恐后朝着街面开设,以招揽顾客,固定的店铺更多地代替了摊席。坊市的界限已经泯灭。——吴慧《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十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东京梦华录》
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一)市的变迁
1.宋之前:(1)市和坊严格分开(空间)
(2)受官府严格控制
(3)有时间控制
2.北宋以后:(1)打破市和坊的限制(空间)
(2)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3)打破时间的限制
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繁荣(二)城市的繁荣
1.四大商业名镇:
朱仙镇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经济重心南移三、市的变迁和城市的繁荣(二)城市的繁荣
1.四大商业名镇
诛仙镇、景德镇、佛山镇、汉口镇
2.作为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的大城市,也是商业中心
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3.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兴起的城市
如:广州、泉州 、“扬一益二”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同几十个国家进行交易,
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库重要财源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设市舶使 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 逐渐发展起来 繁荣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实行“海禁”政策 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渐趋萎缩 特点一:官府控制材料五:(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九月,其王其陵遣使李龟与弥难来贡方物及红鹦鹉。景德元年(1004)正月,诏上元节夜中使,命使观灯、宴饮,仍赐缗钱。五月,遣使李龟罕等来贡方物。九月,有司使多市汉物、金银归国,亦有旗帜之类。
——《宋会要辑稿》材料六:明王朝对入贡亦无苛刻要求, “奉贡之物不必过厚,存其诚敬可也”。明王朝的回赐却本着“厚往而薄来”的原则,其价值通常都大于贡纳,此所谓“赉予之物宜厚,以示朝廷怀柔之意”。
——薛国中著《逆鳞集 中国专制史文集》
材料七 :在清朝统治者看来,中国是天朝上国,是天下共主,万国来朝,是封建王朝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盛世”标志。因此,清朝的朝贡贸易在整个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对于以国王的名义贡献的特产,清王朝当然要回赐更多更贵重的赏赐品,这实际上是一种不计算价值的易货贸易。
——张晓堂著《清朝对外贸易法制研究: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不计成本
特点二:朝贡贸易思考: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秦汉时期的商业在重农抑商的困境中获得初步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
隋唐时期的商业,仍然受到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但取得了进一步发展。
两宋放松重农抑商政策,商业空前繁荣;元朝继续繁荣。
明清时期的商业仍受重农抑商政策压制,但依然繁荣。
对外贸易的特点四大商业名镇
作为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的大城市,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南移而兴起的城市
在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下,
不断发展和繁荣(尤其两宋时期)对外贸易受官府控制,
以朝贡贸易为主城镇商业繁荣程度高1、据《阅世编》载:明朝后期上海“棉布盛行,各地富商巨贾操重资而来市者,白银动以数万两,多或数十万两,少亦以万计,以故牙行(商行)奉布商如王侯,而争布商如对垒。”这则材料说明了当时的上海( )
①传统观念发生了变化 ②商业繁荣并且竞争激烈
③出现大宗贸易和长途贩运 ④商业资本影响到生产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D2、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 )
A.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
C.崇仁坊成为长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
D.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夜禁的限制B3、中国古代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对此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朝贡贸易
B、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C、目的是宣扬国威
D、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