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5章 《评说硫、氮的”功“与”过“》检测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高一化学第二学期第5章 《评说硫、氮的”功“与”过“》检测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3 19:5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评说硫、氮的”功“与”过“》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得到的物质是
A.CuCl2 B.FeCl2 C.FeS D.CuS
2.下列关于浓H2S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无色粘稠状的液体 B.常温下使Cu发生钝化
C.使蔗糖变黑体现其吸水性 D.可用于干燥氨气
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mol/LBaCl2溶液中含有的钡离子数为NA
B.1mol镁原子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11.2L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D.16gO3和O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8gD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
B.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 0.1NA
C.常温下,1 L 0.1 mol·L-1的NH4NO3溶液中氮原子数目为0.2NA
D.密闭容器中2 mol NO与1 mol O2充分反应,产物分子的数目为2NA
5.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2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3NA
B.常温下,1LpH=1的盐酸溶液,由水电离的H+离子数目为0.1NA
C.标准状况下,0.1mol氯仿的体积为2.24L
D.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反应中,6molCuSO4能氧化白磷的分子数为1.1NA
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C6H5ONa C6H5OH CO2
B.FeS2 SO2 H2SO4
C.Mg(OH)2 MgCl2(aq) MgCl2(无水)
D.NH3 NO2 HNO3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SO2通入过量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
B.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C.将稀硫酸滴加到Fe(NO3)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D.Li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Li2O
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N2、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B.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能看到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C.可用浓硫酸或者浓硝酸除去镀在铝表面的铜镀层
D.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就会溶解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molCl2与足量Fe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A
B.标准状况下,2.24LNH3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NA
C.标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目为0.5NA
D.lmolNa2O和Na2O2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3NA
10.在一定温度下,1 mol金属铜与足量某浓度的硝酸完全反应,生成NO2和N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A.2 mol B.3 mol C.4mol D.5 mo1
11.下列关于新制的氨水、氯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水”都能与SO2反应 B.“两水”中都存在可逆反应
C.“两水”都有刺激性气 味 D.“两水”都是混合物,溶液中所含有粒子种类的数目相同
12.常温下,铁、铝等金属与下列物质能反应,且产生氢气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
1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5.6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B.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
C.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
D.在标准状况下,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不是10 NA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与金属反应时一定作氧化剂
B.硫与非金属反应时一定作还原剂
C.硫与铁反应时生成硫化铁
D.硫在过量纯氧中燃烧生成三氧化硫
二、实验题
15.(1)研究氯气跟金属的反应时,选用金属铜进行实验。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里。铜丝燃烧后把少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振荡。
①根据哪些实验现象可判断铜丝燃烧后生成了+2价铜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时,选用金属铜跟浓硫酸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乙中的现象_______,试管中的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②甲中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两个实验为什么都选金属铜作样本来进行实验________。
A.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
B.选用铜作实验可以推测更多金属跟氯气或浓硫酸反应的情况
C.铜是一种常见金属
D.铜跟氯气或浓硫酸反应可生成有色溶液,现象明显
16.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__、氢气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__、_。
(3)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
(4)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_、_离子。

三、推断题
17.X、Y、Z、W均为中学化学的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

(1)若W为一种一元强碱,Y具有两性,X到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若X是一种黄绿色的气体,Y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能生成红褐色胶体。
①检验溶液Z是否变质最灵敏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名称);
②Y与W转化为Z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定条件下W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常温下为气体化合物,Z是一种红棕色气体,X气体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X转化为Y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Z与水反应的过程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4)X为一元强碱溶液,W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①则Y到Z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画出向含0.01molX和0.01molY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稀盐酸的体积和生成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图像___________。

18.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或其溶液)的转化关系,已知B、C、D、E是非金属单质,且在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化合物I和J通常状况下呈气态;反应①是化工生产中的一种重要固氮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A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____________________;②F+CO2________________
③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I+J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G+I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
(1)2 mol尿素[CO(NH2)2]含__个H原子,所含氧原子跟_____g H2O所含氧原子个数相等。
(2)2.4g 镁中含______mol电子,在与足量盐酸反应中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体积为 ______L。
(3)30.9gNaR含有Na+ 0.3mol,则NaR的摩尔质量为_____。
20.
(1)某液体化合物X2Y4,常用做火箭燃料。16g X2Y4在一定量的O2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2Y4(l)+O2(g)==X2(g)+2Y2O(l)。冷却后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为11.2 L,其密度为1.25 g·L-1,则:
①反应前O2的体积V(O2)为________。
②X2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
③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取1.43 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共消耗盐酸20.0mL,并收集到112mLCO2(标准状况下)。
①稀盐酸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mol·L-1
②Na2CO3·xH2O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g·mol-1
③x=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A 6.B 7.D 8.D 9.D 10.A 11.D 12.B 13.C 14.A
15.燃烧时产生棕色烟,加水振荡后得到蓝绿色溶液 ② Cu+Cl2CuCl2 品红溶液褪色 防止SO2逸出污染空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ABCD
16.a b 干燥气体 控制氮气和氢气的流速 氨气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4NH3+5O24NO+6H2O NH4+ NO3-
17.Al3+ +4OH—= AlO2—+2H2O 硫氰化钾溶液 2Fe3+ + Fe === 3Fe2+ 3Fe + 4H2O(g) === Fe3O4 + 4H2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遇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白烟) 4NH3+5O24NO+6H2O 1:2 SO32-+SO2+H2O=2HSO3-
18.Na Cl2 H2 2Na+O2Na2O2 2Na2O2+2CO2=2NaCO3+O2 3H2+N22NH3 HCl+NH3=NH4Cl CO32-+2H+=H2O+CO2↑
19.8NA或 4.816×1024 36 1.2 2.24 103g·mol-1
20.11.2L 28 g·mol-1 氢元素 0.5 mol·L-1 286 g·mol-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