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复习: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3 14:53: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课时.
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内 容 知识点 目标要求
科学探究及基本方法 科学研究的含义 了解
提出问题 了解、模仿
作出假设 应用
制定计划 应用
实施计划 理解
得出结论 理解、应用
表达交流 应用
学习目标
1.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    、调查、测量、比较等,其中
   和    是进行科学探究的最基本方法。
2.尝试观察:在观察时,需要借助一定的仪器设备,如_________或__________。
3. 实验的一般规程的流程图:
观察
实验
实验
观察
显微镜
放大镜
考点1.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和用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例1. 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例2. 2014年5月份南方遭到持续的暴雨袭击,5月21日统计广东已造成七死四伤,为掌握持续暴雨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情况,应采取的方法是(  )
A.比较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B
C
例3.一只雄黑猩猩飞快下了树,并且不慌不忙地向我走来,当走到离我还有三步远时,它站住了,毛发耸立起来,样子凶暴可……”这是珍妮·古道尔对黑猩猩的一段记录。珍妮·古道尔运用了哪种研究方法(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测量法

例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 )
A.上网搜索资料 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
C.进行人口普查 D.用放大镜看蚂蚁的结构
A
D
例5.今年5月在阿根廷中部发现了身长超过40米的泰坦巨龙类恐龙化石,这种巨型恐龙比以前发现的霸王龙、剑龙等都要大,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重也是最长的恐龙物种。得出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或依据是( )
①实验法 ②观察法 ③比较法 ④科学推测法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B
例6.李时珍是我国16世纪卓越的医学家、药学家,为了纠正古书中关于穿山甲捕食蚂蚁的错误说法,特地跑到山里,认真察看和记录穿山甲的生活习性。主要采用下列哪种方法进行研究(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文献法 ?D.比较法
B
⑴ _________
⑵ _________
⑶ _________
⑷ _________
⑸ _________
⑹ _________
:实验中若提出的假设不正确,需重新假设、制定、实施计划。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考点2 科学探究一般步骤
:注意是疑问语气,并用“?”
: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假设不一定和结论一致;
:要设置对照组;且要控制实验变量单一。
:记录和处理观察、测量实验结果;要重复实验。
例7.在“探究光照对黄粉虫幼虫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正确的顺序是( )
①提出问题; ②制定计划; ③作出假设; ④实施计划;⑤表达交流; ⑥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⑥⑤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⑤⑥ D.①③②④⑥⑤
D
例8.关于假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想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可以与结果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B
⑴______________: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 其他变量都应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目的是消除无关变量对实验对象的影响,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Ⅰ.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是________。
Ⅱ.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一组,是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实验相同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多准备几组或
多做几次,再把实验结果取_________;
目的是 ___ 。
考点3:设计实验应遵循的原则
对照组
实验组
相同
平均值
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变量单一原则
设置对照原则
重复实验原则
例9.设计对照实验时,应遵循的原则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同
C.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不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D
例10.在探究实验中,对数据处理时常要计算平均值,这是为了( )
A.使每位同学都参与
B.避免偶然因素,减少误差
C.探究是否有不同
D.采用对照实验
B
例11.探究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选择同种且生长情况相仿的多株植物幼苗分成两组,分别栽种在同样大小、材质的花盆里。




试判断:本实验中,对照组是第 组,实验组是第 组。
1
2
阳光 温度 空气 浇水 幼苗长势
第1组 充足 温暖 通风 适量 良好
第2组 充足 温暖 通风 不浇水 不好
例12.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下表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设计的实验。
相同花盆 大小形状相似的莴苣种子 放置环境 温度 水
1号 100粒 光照 200C 适量
2号 100粒 暗室 200C 不适量
⑴ 提出问题是:莴苣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吗?
⑵ 作出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你发现该实验______证明光照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⑷ 你对实验中的问题作出修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出修改后,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
不能
变量不唯一
2号花盆用适量的水
光照
莴苣种子萌发不需要光照
探究实验1: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①提出问题: ?
②作出假设: 。
③制定计划:准备三条相同的金鱼,三个相同烧杯A、B、C。
A组:盛20℃清水;
B组:盛10℃清水;
C组:盛40℃清水
将金鱼分别放在三个烧杯中;等金鱼安静后,观察金鱼呼吸次数。
④实施计划:
按照计划完成实验。
重复3次,记录数据;再统计全班数据的平均值。
⑤得出结论: 。
金鱼每分钟呼吸次数是否会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
金鱼每分钟呼吸次数会受到水温变化的影响
金鱼的呼吸次数
测量次数 平均值
常温200C金鱼的呼吸次数 第一测量 96.8 97.13
第二测量 97.2
第三测量 97.4
水温100C金鱼的呼吸次数 第一测量 34.8 35.16
第二测量 35.2
第三测量 35.5
水温400C金鱼的呼吸次数 第一测量 97.3 97.4
第二测量 97.6
第三测量 97.7
金鱼每分钟呼吸次数随水温变化而变化
(对照组)
(实验组)
(实验组)
例13.在“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时,某小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请回答问题。
⑴ 在这个探究实验中,实验单一变量是( )
A.空气 B.水温 C.光 D.金鱼
⑵ 设计探究实验方案时,该小组同学给金鱼提供了10℃、20℃和40℃三种环境。实验过程中,应使环境中除_________以外,其他条件都必须__________。
⑶ 观察时,金鱼____________________就相当于呼吸一次。
⑷ 该实验中测量与记数的准确与否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影响。
⑸ 几位同学得到的金鱼每分钟呼吸次数有所不同,应选取( )
A.最大值 B.最小值 C.平均值 D.全部重做一次
⑹ 实验后,应该把金鱼____________。
B
温度
相同
口张开闭合一次

C
饲养起来
2.作出假设: 。
1.提出问题: 肉汤里的细菌是从哪里来的?
探究实验2:巴斯德探究肉汤变质的过程
可能是肉汤自动生成细菌
将肉汤分成A、B两个组。
A组:把肉汤装在一个鹅颈状圆底烧瓶中,不接触空气中细菌;
B组:把肉汤装在一个敞口的圆底烧瓶中,能接触空气中细菌。
把两个烧瓶中的肉汤加热煮沸,杀死肉汤中可能存在的细菌静置数天。
3.制定计划:
A组:肉汤 变质, B组:肉汤 变质。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汤里的细菌是从空气中进入到肉汤里
不会

本实验做出的假设是:可能是肉自动生成细菌。现在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说明假设是错误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 B.依据实验结果下结论
C.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D.修改假设,重新做试验
D
(对照组)
(实验组)
6.表达交流:
例14. 下图是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该实验想要探究的问题是:
⑵ 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而将其瓶颈打断后,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_____进入瓶内。
⑶ 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_____。
A.瓶子的大小 B.细菌的有无 C.肉汤的多少
⑷ 乙图中控制该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打断;甲图中控制变量的方法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⑸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是否要经过重复多次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______。

A
细菌
B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
1.在 5个烧杯中依次放500ml、495ml、490ml、485ml、480ml清水,5个烧杯分别放烟草浸出液
___ml、__ml、___ml、__ml、___ml,使5个烧杯中溶液均为____ml。



2.用网兜从烧杯中捞出相同的小金鱼,分别放在这5个烧杯中。
3.观察其活动状态,静止片刻,在规定时间内记录其呼吸频率。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ml ml ml ml ml
清水 500 495 490 485 480
烟草浸出液 0 5 10 15 20
合计 500 500 500 500 500
  1号金鱼 2号金鱼 3号金鱼 4号金鱼 5号金鱼
第1次 105 120 135 165 180
第2次 107 117 138 167 182
第3次 102 123 136 170 186
平均数 105 120 136 167 183
结论: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对金鱼呼吸影响越大(金鱼呼吸越快)。
探究实验3:香烟浸出液对金鱼生活的影响
5
10
15
20
0
500
对照组?
重复3次?
例15.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香烟里含有焦油、尼古丁等物质,会影响吸烟者和被动吸烟者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大.为此,我们以金鱼为实验对象,一起来探究烟草对动物呼吸的影响.
实验器材:个体大小、活力相近的金鱼10条,两个鱼缸,清水,一定浓度的烟草浸出液,记时器等.
测量方法:通过记录一分钟内金鱼口或鳃盖的开闭次数来计算金鱼的呼吸频率.
实验方法步骤:
(1)设置对照实验:把两个鱼缸编号为A和B,分别倒入等量的清水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计重复实验:在两个鱼缸中,分别随机各放入_____条金鱼.
(3)观察记录:分别观察两个缸中全部金鱼口或鳃盖的每分钟开闭次数,记录到数据表中,分别求出两缸中金鱼呼吸频率的_____值.
(4)实验结束后,搞好清洁卫生,将金鱼放归池塘.
(5)预测实验结果:若两缸中的金鱼口或鳃盖每分钟的开闭次数明显不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烟草浸出液对金鱼呼吸无影响.
两缸中的金鱼口或鳃盖每分钟的开闭次数相似(相近)
一定浓度的烟草浸出液
5
平均
烟草浸出液对金鱼的呼吸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