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课件【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3 15:25: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浮沉随浪记今朝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壹 滔滔两岸潮——缘由
贰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博弈
叁 苍生笑不再寂寥——成就
浮沉随浪记今朝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滔滔两岸潮——缘由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
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
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期99年
澳门问题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定居权;
明末,葡萄牙强行租占澳门;
1851年,占领凼仔岛;
1864年,占领路环岛;
1887年,《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




































《澳门的苦力贸易》
澳门在1852年后,成为中国苦力贸易的中心。
1922年3月,英国军警开枪镇压香港海员大罢工,打死六人,伤数百人,造成“沙田惨案”。
“沙田惨案”











谁负谁胜出天知晓
——博弈
撒切尔:“三个条约有效论”
邓小平:主权问题不容谈判
英国提出“以主权换治权”
中国:坚持”一国两制”战略
提出不要派解放军驻守香港
中国:国防外交必须由中央直接管辖掌握,中央一定要在香港驻军
谈判焦点:主权问题
签署《中英联合声明》
1982年9月
1984年12月
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归
签署《中葡联合声明》
1987年4月
澳门回归
1999年12月20日
澳门回归
200美元
3000美元
谈判桌上,我们赢了英国, 在现实中呢?
人心博弈?
1997年,人们见面头一句话已由中国人传统的问话方式,“吃了没有?”而改为“移了没有?”
80年代至1997年,移民人数达60多万,占香港人口10%,资金外流5000亿港元以上。
1995年,美国《财富》杂志:香港已死!

一国
“一国两制”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前提


补充
主体
不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香港特别行政区 高度自治权
高度自治权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区别


材料 1:“回归以来,在经济上,我们有幅员广大的内地做后盾;在制度上,我们与西方最强大的经济体一样奉行资本主义,并且多年与西方国家建立了坚固互惠的商贸关系。这些优势,全中国都没有一个城市及得上香港。”
——香港特首曾荫权
材料 3:香港金融运作的国际水平、金融监管系统的透明和专业,在回归之后并没有受到干扰。世界各国的商人,只要来到香港,就可以找到想要的金融商品,原来的优点都完全保留了下来。
—富邦行政总裁的李晋颐
材料 2:香港法制在回归之后,在日常司法运作层面,香港法官独立判决的传统,并没有改变。 ——前香港大律师公会主席梁家杰
“一国两制”下,香港哪些方面保持“不变”?
材料 4:在香港一家物业公司工作的张老伯是有着几十年股龄的老股民,别看他已经两鬓斑白,但对高风险、高收益的衍生权证(俗称“窝轮”)却情有独钟“我收入不算高,太贵的股票买不起,但我可以买这些高价股的替身———‘窝轮’”。张老伯说:“炒‘窝轮’,炒的就是心跳。”
———《读者周刊》
社会经济制度不变
法律基本不变
金融体系与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
生活方式不变
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

洗刷了百年国耻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材料二: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一国两制”构想
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回来吧,就差你一个!》
历史意义











苍生笑不再寂寥
——成就

2006年起
香港超越东京、伦敦
成为全球第三大融资中心
香港自1995年起
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1997年—2016年
香港本地生产值1.37万亿增至2.49万亿
年均增长3.2%
人均寿命增长
97年亚洲金融风暴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
2003年Sars病毒
(开放自由行,旅游业危机_通行证)




香港篇
港珠澳大桥
英文名: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全长:55公里
设计寿命:120年
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开工时间:2009年12月15日
通车时间:2018年10月24日
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
港珠澳大桥
“一国两制”下粤港澳密切合作的重大成果
珠海篇




中国交建总工程师
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荣获“2014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
2018年荣获“百名网络正能量榜样”
…………
林鸣先生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总工程师
我其实早就感觉是不仅是一座桥了,我们这个团队,在这投入,有些都十多年了,有从30多岁到40多岁,有的从20多岁到30多岁,我觉得应该是和他的人生,和我们的人生分不开的一个事业。 ——林鸣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想一想:为什么香港能够顺利回归?
材料一: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中英双方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
材料二: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给中国….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
——撒切尔夫人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一国两制”构想
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
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回来吧,就差你一个!》
历史意义





一个更加美好的香港
我们期待的瞬间
我们期待的瞬间
一个更加繁荣的澳门
我们期待的瞬间
一个统一团结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