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孤独之旅》教学评一致性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孤独之旅》教学评一致性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4 20:1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孤独之旅》教学评一致性设计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语文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孤独之旅》这篇课文是九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的小说,或涉及少年成长这一话题,或从少年视角观察世间百态。文中写少年杜小康因家境败落,被迫与父亲离家去遥远的地方牧鸭生活的故事。课文描绘了柔弱、幼稚、恋家的少年杜小康历经牧鸭生活最初的孤独和恐惧,终于战胜自我,变得坚强的一段生活历程。小说语言平实,通俗易懂,于平白中饱含真情。学习这篇课文,可以使同学们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确立自我意识,更好地成长。
3.学情分析
《孤独之旅》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学生对于教材并不陌生。但是就学生的情感结构来说,九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十分有限,思想上也不太成熟,所以可能在理解小说主题上存在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有限的生活经验去引导他们理解主旨,明白“孤独”是每一个人的心灵感受和成长的必修课。此外,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小说这种文体也有了一些接触,但是他们理解的现状是感性多于理性,所以需要教师可以将小说三要素及描写方法的抽象知识放到具体的文本里去分析和体味,以加深学生对小说这种文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通过抓关键词句,概括小说主要内容。
2.通过品析精彩语段,体会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体会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勾画小说三要素,概括小说内容。
针对目标2:
品读课文,圈点勾画出能体现杜小康心情的词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以及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教学活动设计】
板块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曹文轩吗?他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大家都读过他的哪些作品呢?读过《草房子》的同学大家应该都对杜小康这个人不陌生。他曾所在的油麻地小学的校长桑乔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他说:“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也许就是杜小康了。”他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文本,孤独之旅。

板块二:感知孤独之旅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内容。
勾画小说三要素并加以概括:
人物:少年杜小康
情节:贫困失学后,在孤独艰苦的环境中和父亲一起去放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环境:远离家乡,孤独偏僻的芦苇荡。
杜小康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磨难,逐渐成熟、坚强的故事。

板块三:品味孤独心路
从前的杜小康让人羡慕:
杜小康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拥有一条油汪汪的皮带,而他的同学到了六年级也没有。杜小康拥有一辆自行车,而那时候油麻地几乎找不到第二辆自行车。此外,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学生,而且还是班长。
可是,家中突然破产,他被迫辍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一时间由可羡的杜小康沦落为了可怜的杜小康。他在放鸭的过程中又会经历什么呢?
1.速读1-8段,勾画出能体现杜小康心情的词。
茫然、恐惧、纯粹、不停地、均匀的、永恒的等词体现了杜小康离开油麻地时的心情是茫然、恐惧、无聊、难过的。
2.跳读9-32段,勾画出能体现杜小康心情的词语,文中还有哪些语句能体现他的这种心情?(可从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角度分析)
(1)第一缕、唯一的
黄昏,船舱里的小泥炉飘起第一缕炊烟,它是这里唯一的炊烟。通过环境描写以及关键词渲染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烘托了杜小康孤独的心情。
(2)害怕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也逃不走了的感觉。
通过对芦苇荡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烘托出杜小康绝望、害怕的心情。
(3)孤独
他和父亲之间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干巴巴的了。除了必要的对话,现在也可以通过眼神或者干脆连眼神都不必给予,双方就能明白一切。言语被大量地省略了。这种省略,只能进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都注满了的孤独。由此看出父子俩在芦苇荡这种特定的3.速读文章33-52段,经历暴风雨及暴风雨之后的杜小康有什么变化?
环境中孤独感之强。
3.速读文章33-52段,经历暴风雨及暴风雨之后的杜小康有什么变化?
经过了暴风雨的洗礼,他长大了,坚强了。“他不停地用手拨着眼前的芦苇。即使这样,脸还是一次又一次地被芦苇叶割破了。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他顾不得去查看一下。”作者极力渲染暴风雨的可怕目的就是把人物摆到特定环境中展现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杜小康在风雨中成长了,坚强了。由可怜的杜小康成为了可敬的杜小康。
板块四:探究孤独意蕴
对于杜小康来说,这不仅是一趟放鸭之旅和孤独之旅,更是一趟__________。

板块五: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收获了许多。人应该在孤独中磨练自己。在逆境中锻炼自己,才会长大。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话:少年时就有一种对待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有可能是一个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