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 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一历史 人教版必修2课件: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4 13:5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战后资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表现
㈠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定义:





2、理论:

3、特征:

4、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19世纪末产生,经罗斯福新政,凯恩斯倡导,到二战后有了进一步发展。
凯恩斯主义;
一、战后资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表现
㈠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定义:

2、理论:
3、特征:
4、实质:
5、发展过程
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国家干预经济
凯恩斯主义;
(1)产生:19末20初出现,垄断组织出现;
(2)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3)普及: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合作探究】8: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
2、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新兴产业,推动经济发展
3、社会福利政策的大力推行(社会安定)

一、战后资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的表现
㈠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定义:

2、理论:
3、特征:
4、实质:
5、发展过程
是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制度
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国家干预经济
凯恩斯主义;
(1)产生:19末20初出现,垄断组织出现;
(2)发展: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
(3)普及:二战后西方普遍实行,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4)失灵:73年经济危机,出现“滞涨”现象,减少干预;
(5)调整:80、90年代里根和克林顿时期,形成“混合经济”;
(自由放任与政府干预相结合)
6、发展原因








7、发展表现






惨痛教训

1
成功案例

2
外部冲击

4
现实需要

5
三十年代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主义
苏联的强大
战后恢复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理论基础

3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
(2)制定经济指导计划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采购;税收调节
(4)推行社会福利制度
美国宇航中心
(模型)
英国国有铁路和火车
法国国营核电站
国有制不只是社会主义的专利!!!
在1929—1933年经济危饥的影响下,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与20世纪50、60年代西欧各同采取的经济政策相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 )
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②改善了人民生活条件③进行社会改革,绥和社会矛盾 ④积极推行国有化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A,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①②③都是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影响。④不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8、评价:
(1)进步性:








(2)局限性:
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①它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将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战后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
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资本有限性与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①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出现财政赤字;
②“滞胀”局面的出现,说明它的作用减弱;
③国有化企业效益低,政策性生产损失严重,8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重新出现私有化浪潮。
㈡社会政策:建立“福利国家”
1、定义:

2、实质:




3、特点:
4、目的:

5、发展过程:

见教材P89页『历史纵横』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表现,是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形式之一
福利国家宣传画:从摇篮到坟墓
福利社会的
“阿喀流斯之踵 ”

探究 一:请同学们根据情景剧并结合书本知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西方国家要实行高福利政策?
2、如何认识福利国家的利与弊?
3、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如何?
二、建立“福利国家”
1、原因:
……
材料:肯尼迪:“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

2、评价
①利:缓和阶级矛盾,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②弊: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助长了人们的“惰性”

材料:凯恩斯提出政府必须实行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实行赤字财政,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以确保足够有效的需求……
探究二:有人说:凯恩斯不仅是战后“繁荣之父”,也是战后“滞胀之母”。
赤字财政

过度干预
降低活力
通货膨胀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含义:第三产业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商业、运输业、通讯业、旅游以及文化教育事业等,且包括大多数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①科技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生活水平、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作用:
①、 促进经济竞争力提高;

②、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③、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生质的飞跃。
比尔·盖茨(1955--)
微软公司创始人之一
2、“新经济”的出现
上帝在上网
2、“新经济”的出现:
(1)含义:
新经济是一种以全球化为背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
第三次科技革命
的航天技术
据世博会民企馆及阿里巴巴方面透露,代表中国新经济力量的网商群体的身影已出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向世界展现中国电子商务的10年成就。
网上世博展示的特许商品
(2)认识:
“新经济”依然会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制约。
1
2
3
4
5
1.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模式也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其中在20世纪中期的最主要特征是(  )
A.实行自由竞争和自由放任政策
B.生产和资本集中化
C.以国家力量干预社会经济
D.垄断组织的国际化
6
1
2
3
5
解析 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是1929年经济危机前的政策,与题目20世纪中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生产和资本集中化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也就是垄断组织,故B、D两项错误;
20世纪中期也就是二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接受凯恩斯主义,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故C项正确。
答案 C
6
4
1
2
3
5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  )
A.20世纪50~70年代 B.20世纪40~50年代
C.20世纪20~4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解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70年代,由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国家经济发展较快,出现了“黄金时期”。
6
A
4
1
2
3
5
3.20世纪,美、英政府经济职能经历了几次转变,以下比喻体现了70年代以来,两国政府经济职能定位的是(  )
A.“守夜人” B.“大管家”
C.“中间道路” D.“甩手掌柜”
6
4
1
2
3
5
解析 A、D两项指的是自由放任政策下的政府职能;
B指的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它盛行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70年代初,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6
4
4.从微软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比较来看,微软仅发展了十几年就拥有了资产2 000亿美元,而通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这说明(  )
A.通用汽车公司没有微软公司发展速度快,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夕阳产业
B.世界进入“新经济”时代
C.信息技术是美国的支柱产业
D.美国工业已经停滞不前
1
2
3
5
6
4
1
2
3
5
6
解析 “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材料中微软的发展历程就说明了这一点,故B项正确。
A、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C项说法与材料不符。
答案 B
4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美国成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它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2/3,黄金储备的2/3,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1
2
3
5
6
4
1
2
3
5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年的经济增长期,特别是在90年代后半期,美国出现了“两高”(高经济增长率和高生产增长率)与“两低”(低失业率和低通货膨胀率)并存的局面。再次超过欧盟,把日本远远地甩在后面,重新巩固了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6
4
1
2
3
5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出现材料一所述经济状况的原因。
6
解析 第(1)问,考查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强大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作答;
答案 海外市场的拓展;科技革命的推进;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4
1
2
3
5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6
解析 第(2)问,解答的关键是读懂图表;
答案 经济停滞,通货膨胀。
4
1
2
3
5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推动美国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上述变化的因素。
6
解析 第(3)问,意在考查“新经济”的相关知识,答题时注意多角度思考。
答案 大刀阔斧地改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知识经济开始形成;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