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模型
教 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制作模型
章 节: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第三节 制作模型
课 时:共3课时,包含操作实践时间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够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制作成功后,并能对其外观进行润色。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通过模型的制作和完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每位学生都能亲身亲历产品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的过程,从中体验和领导技能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2)根据实践要求,正确掌握金工的划线、锯割、锉削等基本操作,学会操作工具的使用。
(3)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的制作,并做好最终作品的评价工作。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态度和合作精神,让学生进行同伴互助,在团结互助中提高自己的技术素养。
(3)帮助学生养成爱护工具、爱惜劳动成果的态度和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二、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使用工具,完成作品从设计到制作的完整过程。
三、教学难点
对模型制作把握的准确性,会能根据实际的限制进行设计方案的变更;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合理地编排制作步骤。
四、教学方法
1. 本节是模型制作,要求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台灯模型的制作,并能对外观进行润色。完成台灯模型的设计,不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设计,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设计一款作品进行制作,也是对本书内容的一次全面的总结。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或任务:如作品要有创新性、有实用性、要有设计图纸等,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
2. 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章节是比较紧张的,可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与要求、结合“工艺”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即以制作模型为主线进行工艺的学习。
五、设计思想
1. 教材分析
制作模型是本章内容从理性认识到具体的动手实践,是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到实际中。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它又是本教材中综合利用前面的知识构建出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为后面的评价环节作测试准备。
本章是实践性较强的一个章节,同时它也应包含着一定的思想和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体验(或经历)技术设计的完整过程,实现设计从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立足实践是本课程的一个特色,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能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并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和修改。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感受到模型制作的必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负责的态度和动手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实际操作中也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在这一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模型一节并初步掌握了设计的一般方法和金工、木工的简单加工工艺,大多数学生对于能亲手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变为实物期盼已久,但也有部分学生对模型制作怀有畏惧心理。
2. 设计理念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设计作品不受限制,作品尽可能的采用环保材料和废物回收利用。设计出的作品具有实用价值。
3. 教学策略设计
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台灯(或小铁锤)作为示例。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用根据学生对台灯产品的设计方案和已有的条件下选择加工工艺,学生对设计的台灯进行产品制作,对产品外观加以润色。因为小铁锤制作过程已经在工艺的第2节课中深有体会了,因此也可以选择小铁锤的制作过程进行总结。得出模型制作的基本步骤。
第1课时,由学生自己参照教材中提供的三组模型的设计方案,独自完成作品模型的设计,也可以自行设计,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性,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课后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台灯所需的各种材料进行准备。
第2到3课时,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与要求、结合“工艺”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动手制作模型。由于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章节是比较紧张的,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事先准备好材料。
学生初次动手设计制作作品,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教师及时帮助和指导解决处理问题,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学生在选材时,应尽量选择容易得到和容易加工的材料,学生采用合作方式学习,小组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各种加工工具,加工零部件,组装,完成产品制作,对每一个加工产品加以润色,以达到产品美观,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教学中通过学生制作模型过程,突出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产品质量概念,在制成后加以润色,培养学生美学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1)教师布置作品任务,提供场地和器材。
(2)有具体的评价要求,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3)学生实践操作。
(4)教师巡视,个别纠正。
4. 学情分析
学生对模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如:生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中所用的人体模型、人体器官的模型,物理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中用到的弹簧振子等模型。本节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在经历了前期的发现和明确问题、方案构思、方案呈现等设计环节,又经历了本章第一节对模型的认识和学习体验了工艺的常见加工方法,有了初步的加工制作模型的可能性,受工艺中操作的形象,学生有强烈地把自己原来构思的图纸变为实体模型的愿望,这些都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环节;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脱离实际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受任何约束的空想,在保证了创新灵感的来源的同时,又经常使学生的设计制作落空,挫伤其对技术的热情,因此允许学生失败和变更设计方案,合理、恰当的引导,便成了本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故本部分内容拟用两节自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课时完成。
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六、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学生观察几款台灯的设计,初步形成自己台灯设计的腹稿,分组合作。
2.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建构模型。
3.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准备好制作台灯的材料和工具,以便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堂制作时间。
4.工具:手锯1把,钳子1把,螺丝刀1把,台钳1台,电工刀1把,手摇钻1把,剪刀1把,墙纸刀1把,套丝用的4mm板牙和绞手各1件,万用表1只,胶粘剂等。(注:根据需要,还可灵活选择其它的工具和材料。)做好共用工具,如台钻、手电钻等准备工作。检修好供电线路,保证制作时的正常供电。
5. 材料:指导学生选择制作台灯的合适材料,建议同学们选择废、旧材料来做。可以木板、夹板、胶木板、塑料板、自行车辐条、灯座、开关、插头、导线废旧塑料瓶等材料。
6. 并完成以下表格:
材料名称 灯座 开关 电源线 灯泡 插头 …… ……
规格
数量
备注
七、教学过程
引入:在产品的设计方案形成后,可以通过制作模型来检验产品的造型、结构以及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并通过对立体形态的真实观察与推敲,对产品的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下台灯的设计和制作过程。(制作过程参见书本。)
A.准备:
运用实物投影仪及时将学生比较好的台灯制作方案,呈现给同学们观看,以便相互启迪,共同提高制作水平。初步形成自己台灯设计的腹稿。
根据参考图例和设计的一般过程:要求学生进行设计分析,绘制设计草图。
1.设计分析:台灯尺寸(放置书桌上)
在满足学习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亮度和稳定性,台灯要求尽可能少占用书桌的空间,底座大小不能影响台灯的稳定性。
台灯的高度应该要根据书桌的空间来决定;高度可以参考本班学生的平均身高和椅子高度,以不影响学习的高度为宜(太高会影响光线强弱,太低又会影响翻书和看书范围)。
考虑台灯要否有辅助功能设计。
2.绘制草图
1.用直尺、铅笔或黑色的水芯笔画出书柜的草图。
2.标注名称(如XX书柜设计平面图)。
3.标注好尺寸、比例。
4.明设计者和日期。
5.在旁边能注明各部件使用的什么样的材料。
B.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
1.选择合适材料。(成本合理,容易取得,容易加工)
2.准备适当的工具和加工设备。(要考虑自己的工艺是否会加工技术)
3.按设计图样划线。(做到准确)
4.对材料进行锯、割、切削等加工。(注意安全操作要求,在使用前要回忆一下,不要赶时间而盲目求快造成安全事故。)
5.装配。(在分别加工时特别要注意装配时的接口尺寸大小要一致。)
6.对模型进行表面处理。(要求外观、色彩、造型和谐)
7.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和色彩进行评议;对产品的结构、功能进行检测和试验,检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做成展示模型(样品)。
C.指导学生独自完成自己的台灯设计。
1.选择废、旧材料来做,这样可节省制作成本。如各种饮料瓶等。
2. 选择易加工的材料来做,这样可节省制作时间,提高制作的成功率。
3.选择特型材料来做,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使作品有个性漂亮的外观,如各种玩具的塑料外壳等。
4.就地取材,如树根、竹节。
教师:因各人的设计方案不同,制作步骤会有所不同。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会有自己的制作步骤。
D.强调在制作台灯的过程中应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
1. 记住刀、锯、锤、钳、钻等利器的安全操作要领。
2. 在调试时,切记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要求完全装配好了,并且再次检查没有电线裸露在外或与外面金属接触才能打开电源调试。
E.制作台灯步骤:
讲解:根据学生设计方案和准备的材料,动手操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步骤:1.选择木板为材料;
2.根据设计图纸在木板上划线;
3.用锯割出台灯底座;
4.用手摇钻打出12个孔;
5.在顶板中心打出电源线孔洞;
6.在顶板上安装电灯灯座,连接电源线;
7.用自行车辐条做支架、安装在木板上;
8.完成电灯电路的连接,连接时开关接火线,灯头接零线;
9.在确认电灯电路断路的情况下,装上电灯,连接电源;
10.安装灯罩(用塑料瓶底制作);
11.进行改进和装饰。
展示模型:
将学生做好的台灯模型进行比较、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交流,选出较好作品供学生学习和展示。可以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创新,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对各种工艺工具的操作有更深的体会。
评价表(供参考):
评价项目 评价分值
是否体现创新性
是否体现实用性
有设计图样
构件之间的连接处紧密、牢固
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外观是否美观
有否进行表面处理
同学分工协作合理
采用环保材料和废物回收利用
八、教学反思
1.学生会因缺少某些材料和零件而使制作停顿下来,教师要有预见的眼光,为学生准备一些诸如螺丝钉之类的材料和零件,以便学生急时之需。如果事先没有做好材料和工具的准备,都将使学生的台灯制作化为泡影。
2.因为学生多,执教老师照看不过来,可能出现学生割伤手指等情况。有条件的话最好事先多安排几个安全员,以杜绝事故的发生。
3.准备一些外伤的常用药品。
4.教师应以精讲、少讲为主,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用于台灯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