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三节 设计的评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三节 设计的评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0-10-21 13:5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设计的评价
教  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通用技术(必修1)
文档内容:设计的评价
章  节: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第三节 设计的评价
课 时:第2课时
作 者:史安祥(青岛崂山区第二中学)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设计的评价对设计结果要评价的具体内容。
(2)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
(3)能在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设计作品和现有产品设计交流与评价,使学生理解设计的评价评价目的、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等设计评价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设计交流的意义,培养学生规范严谨地依照标准来对设计展开设计评价的科学精神,树立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
理解设计评价要点和能够对设计结果(产品)进行多方面评价,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三、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
四、教学方法
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
五、设计思想
1.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过渡到本节课首先学习的内容“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2.讲解对最终产品的评价的两条基本依据。引导学生完成马上行动,案例分析和探究。理解设计的评价对设计结果要评价的具体内容。
3.讲解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引导学生完成完成马上行动。掌握如何使学生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
六、教学准备
1. 教学资源的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各类工具、普通A3纸张、胶水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
教学课件比较简洁,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通过幻灯片呈现诸多学生设计作品和现实产品的图片、案例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
七、教学过程
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学习对最终产品的评价,第二环节学习设计的评价一设计的交流;第三环节为动手制作糖果盒,并对制作的糖果盒进行评价,设计出评价报告。
1.环节1
(1)教师活动:导入对最终产品的评价并讲解对设计最终产品的评价要正确运用两条基本依据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听讲。
导入: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本节课我们先学习“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对设计最终产品的评价要正确运用两条基本依据:
依据一、参照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
教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哪些呢?
学生: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
依据二、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教师:对不同的设计,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请问,便携式小凳子的设计要求是什么?
学生: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不高于5元钱。
两者不是割裂开来的,而是相互结合的。
(2)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完成P70马上行动,讲解P71案例分析,讨论P72探究和拓展问题。
学生活动: 思考、讨论、完成。
设计意图:理解设计的评价对设计结果要评价的具体内容,认识、理解和掌握一般的设计评价方法。
马上行动:
P70图示为运用设计的一般原则对某产品进行的评价,对该产品的设计作简要阐述。
根据设计原则对某个最终产品的评价(坐标法)
该产品的总体评价较高,特别是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有自己的独特性能,符合技术规范,以人为本尊重知识产权,其性价比不高。
由于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是对设计成果的总评价,因此,应从多方面把握评价内容。对不同的产品,评价的内容及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思考:对一个日常用品,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呢?
可从其功能、形态、效率、创新性、安全性、操作、性能价格比、美学因素,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影响、市场前景等。
P71案例分析:郑欣同学对新书架的评价。
评价角度合理吗?为什么?
合理,符合设计的的一般原则,从多角度评价,并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评价设计。
探究:不规则的多边形的面积越大标明产品越好吗?
不规则的多边形的面积越大,表明它的综合性能越好,设计越合理,面积能清楚说明设计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拓展:是否每个评价角度的分值越高越好?
否定,有时候有的评价角度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的。因此对评价的多个角度进行权衡,比较,建立一种动态的整体意识。
2.环节2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如何使学生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
过渡:我们学习了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对设计成果的评价。那么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呢?
设计的评价目的:很多情况下,设计的评价目的往往不是为了甄别,而是为了相互交流信息、征求意见共同研讨,进而完善设计方案。即使是从参与设计的成果的评选出发而进行的评价,也离不开设计的交流。因此,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怎么交流?交流方式有哪些他们各自的特点如何?学生思考,参照课本回答。
设计的交流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口头语言、文本、技术图样、图表、图形、模型、计算机演示、网页等等。这些方式各有优点,在采用时要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目的,不同的对象来进行选择。
在设计的交流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提炼关键的技术信息。对他人所提出的理念、信息、意见要作客观的、有意义的、实事求是的分析。要能敏锐的抓住他人意见、建议中的创新点或对自己设计活动富有启发意义的部分,用以改进自己的设计,从而使交流的过程成为改进自己设计,开阔视野的过程,因此同学们要有虚心的态度和宽容的胸怀来看待设计评价中的他评。
马上行动:
尝试设计一个体现各种交流方式相互关系和各自特点的图表:
链接课本110页第六章第一节。
序号 交流方式 特点 适用场合
1 口头语言 简洁、方便 适用于面对面、规范要求不严格的场合。
2 文本、图表 较规范,可反复查阅、核对 适用于相对比较正式,具有一定技术要求的交流。
3 技术图样、模型 感性、直观 具有很高技术要求的交流。
4 计算机演示、网页 生动、形象、灵活交流 具有很高技术要求的交流。
马上行动:
如何在设计的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请列出要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到的见解、个性化要求、奇思妙想、他人意见、建议中的创新点、富有启发意义的部分等。
或(1)对他人提出的理念、信息、评价要作出客观、有意见、实事求是的分析;
(2)要敏感地抓住他人意见、建议中的有益部分,改进自己的设计。
通过“什么是设计的评价”、“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的学习,同学们能否写一份完整的设计总结报告?
设计总结报告:设计总结报告根据设计的复杂程度、总结的目的不同,内容及其涵盖范围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设计总结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 设计任务的来源。
(2) 设计技术指标。
(3) 设计方案的论证。
(4) 设计计算过程。
(5) 主要结构设计论证。
(6) 制造工艺及评价。
(7) 设计结果的评价。
(8)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9) 其他与设计相关问题的说明。
3.环节3
综合练习:制作糖果包装盒,并对最终产品进行评价,撰写设计总结报告。
母亲节就要到了,小明同学为了感谢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又不想花父母的钱,她想自己设计一个精美的糖果包装盒装上巧克力作为小礼物送给父母,给他们一个惊喜。请你协助她来完成设计。(同时进行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关心父母、注重亲情。)
设计要求:1.原材料不多于A3幅面(297mm×420mm),盒子空间足够大,且封闭。2.要精美、独特、有创意。
活动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制作,分工要明确。2.时间10分钟。3.在设计过程中探究技术交流的方式。
教师:请同学们对自己设计制作的糖果包装盒设计总结报告。
报告撰写参考要目:
●题目:糖果包装盒设计总结报告
●设计方案:
材料与结构
方案示意图
设计说明
●对设计产品的评价:
●对设计过程的评价:
●对设计交流的评价:
八、教学反思
通过两个课时的紧张学习和讨论,同学们已理解了设计的评价的深刻意义,初步掌握了设计的评价的方法,也提高了设计交流的思想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树立了质量管理意识,为以后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打下基础。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利用所学知识,再次审视自己的作品,一定能从中领悟到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