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件(2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3 17:1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10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抛弃斯大林模式的?之后形成的发展道路称什么?
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二: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相反, 几乎是在同一时期, 中国工业化自启动时起就开始了对斯大林模式的全面模仿。
——沈宗武:《斯大林模式对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影响》
材料三:1978年12月 18日至 22 日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口号,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从而在根本上否定了斯大林模式。
——叶书宗:《改革开放:破斯大林模式樊篱 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982
中共十二大
走自己的道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东欧剧变
美苏争霸
苏联濒临解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概括: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邓小平南方视察(1992年)
1992年,邓小平已退休两年,正享受难得的平静生活。但1991年的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西方加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中国面临挑战。另一方面,国内形势也令人忧虑: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封锁和孤立政策,外贸出口下降,旅游业萎缩;“左”的思潮东山再起,甚至有人提出“资本主义正从南方一个城市向北方蔓延”的观点。进行了13年的改革开放的步子慢了下来,不少外商投资止步观望,甚至抽掉资金转移到东南亚地区。在这样的形势下,邓小平在家人的陪同下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身份对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进行了视察。
面临着考验
资本主义要复辟?
革命前辈的鲜血白流了吗
我们打下的社会主义江山要葬送了吗
1992年南方视察
1 解决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问题。(“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2 改革开放要捉住时机,发展自己,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
3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莫急莫急!
《春天的故事》歌词
1979年 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 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 啊 中国 啊 中国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 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1992年 又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 春风啊吹绿了东方神州 春雨啊滋润了华夏故园 啊 中国 啊 中国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 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 啊
改革开放,经济特区
南方谈话
解放思想
1982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评价: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最重要的思想和政治遗产,是他带领党和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他创立的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P47
1992
中共十四大
提出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P40
1997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践履阑珊—中共十六大—十九大召开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江泽民
中心议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召开时间:2002年
地点:北京
确立思想:“三个代表”思想
主要内容:
中共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要求,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意义: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的回答了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关于党
1982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2
中共十四大
提出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P40
1997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社会主义)
2002
中共十六大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党)

胡锦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 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胡锦涛在会上作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
中心议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
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发展等重大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关于发展
1982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2
中共十四大
提出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P40
1997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社会主义)
2002
中共十六大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党)

2007
中共十七大
提出科学发展观
主要内容: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十八届一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2
中共十四大
提出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P40
1997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社会主义)
2002
中共十六大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党)

2007
中共十七大
提出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

2012
中共十八大
习近平当选主席、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召开:中共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习近平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
会议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主要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982
中共十二大
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987
中共十三大
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
南方谈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992
中共十四大
提出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P40
1997
中共十五大
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社会主义)
2002
中共十六大
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关于党)

2007
中共十七大
提出科学发展观(关于发展)

2012
中共十八大
习近平当选主席、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2017
中共十九大
确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A . B . C. D. .
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职时间排序!
A . 3、胡锦涛 B . 2 、江泽民 C. 4、习近平 D. 1、邓小平 .
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职时间排序!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三个代表”
邓小平: 江泽民: 胡锦涛: 习近平: 。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三个代表”
邓小平 A 江泽民 D 胡锦涛 B 习近平 C 。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摘编自欧阳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艰辛探索和成功实践》

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遇到哪些问题?
答: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针对遇到的问题,党作出了怎样的回答?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 )

3.“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 )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

A. 科学发展观
B .邓小平理论
C.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三个代表”
材料五: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然而,人们在科学进步的同时,依然在浪费水资源。
中国七大水系的污染程度依次是:辽河、海河、淮河、黄河、松花江、珠江、长江,其中42%的水质超过3类标准(不能做饮用水源),中国有36%的城市河段为劣5类水质,丧失使用功能。大型淡水湖泊(水库)和城市湖泊水质普遍较差,黄河多次出现断流现象,75%以上的湖泊富营养化加剧,主要由氮、磷污染引起。
——百度百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发展。但新世纪初,中国也面临严重的问题,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为应对问题,党提出了哪一针对性理论?
答案: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内容包括:
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2. 全面发展观;
3.协调发展观; 4. 可持续发展观。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就
中国经济世界排名变化
2000年,中国GDP超意,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2005年,中国GDP超法,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
2006年,中国GDP超英,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2007年,中国GDP超德,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2010年,中国GDP超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只有日本的十分之一,甚至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日本的发展,比如城乡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比较平衡,中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差距很大。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中心研究员蔡志洲
相对于GDP总量,人均GDP能更好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数据,中国人均GDP在世界排在第100位左右。按照每人每天1美元收入的联合国标准,中国仍有1.5亿贫困人口!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
疫情当前,更能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截止今天,全球确诊新冠肺炎超90万
美国确诊人数超21万,联邦政府抗疫医疗物资所剩无几
意大利,累计确诊超11万,延长全国封锁措施
西班牙,确诊达102136例,为第3个确诊逾10万的国家
英国,确诊近3万例,累计死亡2352例
法国,累计确诊56989例,兽医加入抗疫队伍
……
……
目前为止,中国政府的抗疫作业是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