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一课一练6.变色龙(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一课一练6.变色龙(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3 18:41: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变色龙
基础练习
1.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 )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lì________。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chǎng____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 )丐也没有。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______(跑 钻 长)出来的。
(2)“他哥哥来啦?是乌拉吉米尔·伊凡尼奇吗?”奥楚蔑洛夫问,整个脸上______(堆满陪着 洋溢)着含笑的温情。
3.《变色龙》的作者是______国的______,代表作有小说《______》、剧本《______》等。这篇小说通过精彩的对话刻画了____这一典型形象,用______手法对此类人进行了讽刺。
提升练习
1.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粗的部分。
(1)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答:____
(2)就连那手指头也像是一面胜利的旗帜。
答:____
2.表明契诃夫以“变色龙”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的一项是( )
A.指出警官奥楚蔑洛夫像变色龙一样,一会儿脱下大衣,一会儿又穿上大衣。
B.讽刺沙皇制度下,统治阶级的走狗奥楚蔑洛夫趋炎附势、狡诈多变的性格。
C.讽刺奥楚蔑洛夫一会儿怕狗的主人,一会儿又不怕狗的主人的多变性格。
D.说明当时的社会制度迫使人们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态度。
模拟练习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雪》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文中以丰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感情氛围。
B.《变色龙》出自俄国作家契诃夫的《契诃夫小说选》。变色龙,蜥蜴的一种,皮肤的颜色会随着四周物体颜色的变化而改变,文中用来比喻在政治上善于变化和伪装的人,指文中的首饰匠赫留金。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D.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主要作品为《陶渊明集》,我们初中阶段学过他的诗歌《归园田居》和《饮酒》。
2.近一段时间,我县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大小街道焕然一新。可学校门口总有一家商家出店经营,门口很脏。如果你作为洁路小队员去跟店主王叔叔交涉,你会如何说?
答: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1.(贵州黔东南中考,6)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诃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B.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尾字用平声。
C.剧本是舞台演出的基础,是戏剧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D.书信和普通文章的区别,主要在体例格式上而不在内容上。
2.(山东东营中考,14-16)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我也知道。将军家里都是些名贵的、纯种的狗;这条狗呢,鬼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毛色既不好,模样也不中看,完全是个下贱胚子。居然有人养这种狗!这人的脑子上哪儿去啦?要是这样的狗在彼得堡或者莫斯科让人碰见,你们猜猜看,结果会怎样?那儿的人可不管什么法律不法律,一眨眼的工夫就叫它断了气!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得好好教训他们一下!是时候了。”
……“它的脸上又没写着……前几天我在将军家院子里看见过这样的一条狗。”
“没错儿,将军家的!”人群里有人说。
“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告诉他们别再把狗放到街上来了。说不定这是条名贵的狗;可要是每个猪崽子都拿烟卷戳到它的鼻子上去,那它早就毁了。狗是娇贵的动物……你这混蛋,把手放下来!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1)小说通过多次描写“军大衣”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变化轨迹?
①有人说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
②巡警说在将军家见过这样的一条狗: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
③收场:……裹紧大衣,穿过市场的广场径自走了。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探究选文人物语言描写的作用,写出你发现的结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
(3)警官奥楚蔑洛夫对案件的判断顷刻逆转,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答:_______
综合性学习
生活中人们用带某种动物的称呼来比喻某种类型的人。如把立场不稳见风使舵的人,说成变色龙。你能说出下面各题所对应的带动物的称呼吗?
(1)一毛不拔吝啬钱财的人______
(2)毫无主见随声附和的人______
(3)强横无赖独霸一方的人______
(4)外貌装得善良而心地凶狠的人______
6变色龙 答案
基础练习
1.答案shāi栗敞qǐ
2.答案 (1)钻 (2)洋溢
3.答案 俄 契诃夫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万尼亚舅舅 奥楚蔑洛夫 对比和夸张
提升练习
1.答案(1)“钻”字写出围观人群聚集之快,贴切生动。表现了人群以看热闹为乐的无聊心理。说明底层人们精神空虚、寂寞消沉。
(2)比喻修辞手法的使用,形象地表现出赫留金把受伤的手指作为要求赔偿的证据。
(2)通过“手指头”“旗帜”可以判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2.B 契诃夫刻画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统治中警察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还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更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制度。
模拟练习
1.B 小说《变色龙》中,“变色龙”指的是警官奥楚蔑洛夫。
2.答案(示例)王叔叔,学校门口是公共通道,大家都要爱护,而且干净的马路也会提升您店面的形象,带来更好的生意。我们一起动手呵护美好环境,好不好?
解析 劝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称呼恰当,理由充分,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商量的口吻,语气柔和委婉。
中考链接
1.A“契诃夫是苏联著名作家”有误,应为“契诃夫是俄国作家”。
2.答案 (1)①惊慌失措(或吃惊胆怯)②心惊胆战(或懊悔恐惧)③狼狈不堪(或尴尬难堪)
(2)①人物语言能够反映人物外貌、神态、动作和心理,“闻其声则见其人”,使人物形象变得立体可感;②通过语言描写,让人物进行自我刻画,突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③以语言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3)①从情节设置看,这样写使情节发展难以猜测而形成悬念,引人入胜;②从人物性格塑造看,这样写能突出表现人物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和唯权唯上的思想本质;③从表现
主题看.这样写反映了法律被践踏、专制盛行的社会现实;④从讽刺艺术的运用看,写奥楚蔑洛夫对案件的判断多次逆转,以漫画式的夸张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效果。(或奥楚蔑洛夫对
赫留金、对狗的态度前后形成鲜明对比,让人物自相矛盾、自己打自己嘴巴,增强了讽刺力量。)
核心素养全练
答案(1)铁公鸡(2)应声虫(3)地头蛇(4)笑面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