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山水画的意境
基础练习
1.下面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图解(jiě) 惆怅(zhàng) 身临其境(jìng)
B.片面(piàn) 差异(chā) 情寓于景(yù)
C.真挚( zhì) 落空(lào) 朝朝暮暮(zhāo)
D.渲染( xuān) 暮霭(ǎi) 浮光掠影(lüè)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灵魂 天际 歌颂 缘物 寄情
B.感悟 消失 扬州 千方 百计
C.标本 崇高 惨淡 苦心 经营
D.孤帆 遥望 气势 英雄 气慨
3.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只要能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对我这样求全责备了。
B.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浮光掠影,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C.小明看了今天老师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地说:“我肯定能全部答对。”
D.没有了亲友朝朝暮暮的紧密陪伴,其实也就意味着没有了任何的束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份安闲去沉思。
提升练习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怎样才能获得意境呢?我以为要深刻认识对象,要有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例如,齐白石画虾,就是在长期观察中,在不断表现的过程中,对虾的认识才逐渐深入了,也只有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才能把握对象的精神实质,赋予对象以生命。我们不能设想齐白石画虾,在看一眼、画一笔的情况下能画出今天这样的作品来;而是对虾的精神状态熟悉极了,虾才在画家的笔下活起来的。对客观对象不熟悉或不太熟悉,就一定画不出好画。
写景是为了要写情,这一点,在中国优秀诗人和画家心里一直是很明确的。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开头几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就充分体现了诗人胸怀和思想的高度境界。
1.作者认为,“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需要做好哪几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选文第二段,有的同学认为删掉“做到‘全马在胸’‘胸有成竹’‘白纸对青天’‘造化在手’的程度”会更好。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阐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三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模拟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
让每朵玫瑰都能向阳生长
陈凌
①1919年10月,由李大钊等人创办的《少年中国》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感慨,现代女子受压迫“已到极点了”,“凡有觉悟的女子,切不可再藏名隐姓、含羞怕辱,不敢出来与黑暗势力奋斗”。近百年过去了,作者的感慨也随着时间齿轮的转动,成为历史。女性“离不开锅台,上不了讲台,登不上舞台”的状况早已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信念与实践。
② A 不妨把目光转向正在召开的两会。从用一个个“沾着泥土芳香”的议案提案传递百姓呼声的女性代表委员,到以认真负责态度赢得各方礼赞的警花,再到为“抓新闻活鱼”而敬业奔跑的女记者,会场内外,一道道亮丽的“两会风景线”,生动注解着时代的进步、文明水准的提升。
③ B 去年的今天,一张照片在国际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一个双手叉腰、眼神无畏的小女孩铜像,被放在华尔街著名的铜牛雕塑前,小女孩脚前刻写着这样的说明:“了解女性领导的力量。她创造不同。”男女平等,并不是要抹杀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而是要让社会理性正视这一差异,并让女性拥有同男性一样公平的机会。从这个角度看,照片引发如此大反响的原因,并不在于瘦小的女孩与健硕的铜牛两相对比所形成的戏谑感和强烈视觉冲击,而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得到更多人的认同。
④ C 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我们期待玫瑰自由绽放,绝不是因为她们的美丽能够点缀世界,而是因为女性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人民小酒”的“代言人”余留芬,带领群众与贫困较劲,以“不惜命”的奋斗精神彻底改变了当地“一年种粮半年饱,有女不嫁岩博郎”的贫困局面:“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走下去”的“北斗女神”王淑芳,用20多年的青春奉献让更多国人用上了“自己的导航系统”:“宝贝回家”公益活动的志愿者夏雪,帮助80多个家庭重获团圆……如果把国家发展比喻为一部奏呜曲,那女性的作用,绝对是其中不可或缺的旋律。
⑤然而,要让每一朵玫瑰都能“自如地”向阳生长,并非易事。就在不久前,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令人喜忧参半的《2017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喜的是,全球性别差距呈现出缓慢缩小趋势,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改善性别平等状况可带来巨大经济红利;忧的是,女性在经济机会和政治参与上,仍与男性有不小差距。报告甚至略带无奈地预测,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再花100年。这也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更好地倾听女性的声音,重视她们的诉求,保障女同胞的权益。
⑥梁启超对女性抱有这样的期待,“从知识能力上力争上游,务求与男子立于同等地位”。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每一步向前都离不开“她们”的参与,也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呼唤“她力量”和“她智慧”。打破落后观念和陈规旧俗,培育更深厚的社会土壤,筑牢完善的制度根
基,“她们”必能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03月08日04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意,请在第④段的省略号处再补写一个事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第④段画波浪线语句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段中,“这也从一个侧面警示我们”中的“这”指代______。
5.“今天的女性,不仅有‘男女都一样’的自信,更有‘握住自己命运’的自觉。”这句话应还原到A、B、C中的哪一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江苏泰州中考,15-17)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1-3题。
①世事纷繁,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
②“任尔东西南北风”“乱云飞渡仍从容”“一蓑烟雨任平生”都是对“自如”之境的生动写照。清代王睥的《今世说》记载了两则故事;一个叫罗贤的京官,有才华,有名望,却一直得不到提拔重用,但他毫不介怀,还“歌啸自如”:一个叫汪汝蕃的人,遇上饥荒年月,把家里的几百石米拿出来赈济别人,自己和家人则粗茶淡饭,“粗粝自如”。这些正是“自如”的高境。
③如今,生活的鼓点越敲越快,各种诱惑扑面而来,人们时常感到被大流裹挟着往前走。调查显示,在受访者中,感觉“浮躁,踏实不下来”的人超过四成。现实中,有人汲汲于功名,一切围着私利打转,常常心神不宁,何谈“歌啸自如”?有人戚戚于贫贱,总跟别人攀比,一旦比不过就心态失衡,何谈“粗粝自如”?
④“君子有常度,所遭能自如”。所谓“常度”,其实就是应当恪守的准则或信条。匆匆赶路时,不妨回头看看走过的路,想想当初为什么出发。只有守住心中的“常度”,才能在内心深处积攒力量,抵抗“不自如”的焦虑状态。航天员邓清明,一次次入选“神九”“神十…‘神十一”飞行任务乘组梯队,一次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当了20年“备份”也不后悔。守护不变的初心,越是时间久、考验多,越能彰显“自如”的价值。
⑤“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守住“自如”的心境,就能收获人生的曼妙风景。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作者:魏寅)
1.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列举《今世说》中的两则故事,顺序不能调换。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_______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_____的观点。
综合性学习
盐城市博文中学将开展以“美丽盐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人物美]在活动中,团支书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15个字以内)
4月6日下午,在苏州市第十七届健美比赛中,来自盐城的姑娘单康平,在苏州市工人体育馆内的舞台聚光灯下,完美展示了她秀美而充满力量的形体,并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了女子组健美冠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美]盐城工学院孙华金教授拍摄的《国宝麋鹿传奇》获得摄影大赛自然及环保新闻类组照金奖,同学们找来了两幅照片,图一题为《与日同晖》,请你用四字短语为图二拟写一个恰当的名字。
图一:《与日同晖》 图二:《_______》
(3)[蓝图美]盐城城市建设总规划师李伟将来校开设讲座。作为校报记者,请你结合下面材料向他提出一个问题。
近年来,盐城交通、经济、文化等发生了巨大变化。盐城已被纳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正在启动的南海未来城,未来人口将达到15~ 20万,相当于一个县城的规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山水画的意境 答案
基础练习
1.B A.怅chàng。C.“落”是多音字,此处应读luò。D.渲xuàn。
2.D“英雄气慨”中的“慨”应为“概”。
3.A“身临其境”指亲自来到那个境地,一般指向具体的环境、场所。句中要求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上或处境中,替别人着想。因此应用成语“设身处地”。
提升练习
1.答案(1)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2)观察、认识现实要站得高于现实。
2.答案 承上启下,引出并总领下文。承接上文对意境含义及意境的意义的论述;引出下文对获得意境的方式方法的阐述;采用设问句形式,自问自答,总领下文内容。
3.答案(示例)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这段内容引用近义成语、短语,一方面增添了文采,丰富了文章语言,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另一方面,使前句“当对事物的认识全面了”中的“认识全面”的程度具体、形象化,突出了“认识全面”的重要性。故不能删去。
4.答案 举例论证,以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词句为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的观点。
模拟练习
1.答案 让女性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上,绽放出属于自己的芳华。
2.答案(示例)药学家屠呦呦,经过上百次实验,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于2015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3.答案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国家发展”比喻成“奏鸣曲”,把“女性的作用”比喻成“不可或缺的旋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女性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的道理。
4.答案 按照目前的进展速度,实现完全的男女平等还需再花100年
5.答案 放在B处,因为第③段交代瘦小的女孩与健硕的铜牛两相对比图引发如此大反响的原因在于小女孩身上所体现的女性“自作主宰”的价值观,与所给句子相互印证。
中考链接
1.答案(示例)谈自如、保持“自如”、守住“自如”的心境等
解析 拟标题可以抓住开头和结尾。结合本文开头“倘若一个人始终能保持‘自如’的状态,实属难能可贵”和结尾“守住‘自如’的心境,就能收获人生的曼妙风景”,同时联系文章其他部分,可以看出文章主要来谈“自如”是什么、怎样做到“自如”、“自如”对人具有怎样的作用等等。由此,紧扣“自如”这一核心词语进行提炼概括即可。
2.答案 因为第②段罗贤、汪汝蕃这两人的故事分别说明了“歌啸自如”“粗粝自如”两个方面内容,同时与第③段先写“歌啸自如”后写“粗粝自如”形成对应关系。
3.答案 航天员邓清明20年间屡次与飞天梦失之交臂仍自如无悔君子有常度,所遭能自如
综合性学习
答案(1)盐城姑娘单康平获健美冠军。
(2)(示例)鹿王争雄
(3)(示例)总规划师,您好!我是校报记者,请问南海未来城建成后,对盐城的就业市场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