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章内能 阶段方法专训 2份课件(16+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3章内能 阶段方法专训 2份课件(16+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4-04 11:52:05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阶段方法专训R版 九年级专训1 分子热运动 内能123456习题链接答案呈现78B6;丙A温度;分子运动C热传递;凝固DC1.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所示,图中的小圆圈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阶段方法专训阶段方法专训【 解析】抽出烧瓶中部分气体后,瓶内的气体分子减少,但气体具有流动性,因此气体分子会充满整个瓶子。 【答案】B2.【2019·呼和浩特】如图甲所示,是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_______min。图乙、丙和丁分别是物质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下对应的三种物理模型,海波在54 ℃时的状态,应该是图中的
________模型。阶段方法专训6丙 3.【中考·烟台】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阶段方法专训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阶段方法专训【答案】A4.【2018·娄底】劣质的油性油漆、板材、涂料、胶黏剂等材料含有较多的甲醛、苯、二甲苯等有毒有机物,用来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是因为有毒有机物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这种现象在夏天时特别严重,因为______越高,____________越剧烈。阶段方法专训温度分子运动5.【2019·南通】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阶段方法专训阶段方法专训【 解析】弯折铁丝发烫、臀部摩擦发热和压缩空气点燃棉花,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烧水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 【答案】C6.【2019·黄冈】非物质文化遗产——画“糖人”,是我国的一种民间艺术。其作画过程是艺人先将红(白)糖放在热锅里,由于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糖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而熔化。然后用小勺子将糖汁淋在玻璃上或刻画有戏曲人物、小动物等的造型模板上,待糖汁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栩栩如生的“糖人”就制成了。阶段方法专训热传递凝固 7.【2019·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B.不同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
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
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高温物体阶段方法专训阶段方法专训【 解析】物体的内能与温度、状态等多个因素有关,只知温度无法判定内能的大小,故A错误。物体的分子动能越大,其分子势能不一定越大,因此不能比较内能的大小,故B错误。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高,但其内能不一定大,故C错误。扩散现象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故D正确。【答案】D8.【2019·连云港】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 ℃的冰块内能为零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C.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铁丝的内能阶段方法专训阶段方法专训【 解析】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故A错误。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具有,故B错误。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体,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正确。反复弯折铁丝,铁丝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铁丝的内能,故D错误。 【答案】C谢谢!课件13张PPT。阶段方法专训R版 九年级专训2 物体内能的大小及变化123习题链接1.实验探究和推理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比如科学猜想往往是以一定的事实和已有知识为依据,通过推理而提出来的。
(1)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就“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提出合理猜想、给出推理性结论、说明推理依据(参照示例)。阶段方法专训示例:猜想一 物体内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推理性结论:一个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推理依据: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动能越大。
猜想二 物体内能的大小还可能与物体的______有关。
推理性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方法专训质量质量越大,物体内能越大物体质量越大,分子数目越多,所有分子动能、势能的总和越大(2)由于推理性结论具有一定的事实和理论依据,所以在科学研究中,有时就运用它来初步解释相关问题。同学们也来尝试一下:在图中,甲烧杯中水的质量较少,乙、丙、丁烧杯中水的质量相同。根据问题(1)中所得的推理性结论,比较各烧杯中水的内能的大小。阶段方法专训①________烧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两烧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方法专训丁丁中水的质量比甲多,与乙、丙相同,且温度最高甲、乙甲的水量比乙少,但温度比乙高 2.【2019·荆门】晓敏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时,得到了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该物体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物体在第30 min时的内能________(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
第35 min时的内能。阶段方法专训晶体小于3.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分子在不停地做着无规则的热运动,同样运动的分子也具有动能。地球和地面上的物体相互吸引,使地面上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分子间也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势能——分子势能;与弹簧发生形变时具有弹性势能一样,吸引或排斥的分子也具有弹性势能。阶段方法专训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的总和,物体温度越高其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就越大。某一物体,当其体积发生变化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也随之改变,这就导致分子势能改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它影响着物体内部分子数目的多少)、体积、温度、状态等因素有关。阶段方法专训(1)拧开氧气瓶的减压阀,氧气从瓶中冲出时,氧气的内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
(2)用砂纸打磨铁棒,过了一会儿,主要是铁棒内能中哪部分发生了变化?答:_______________。氧气的内能减小阶段方法专训分子动能增大 (3)给室温下的水加热时,水的内能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________________。
从微观上看,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内能增大阶段方法专训水分子运动加剧,分子动能增大 (4)质量相同的48 ℃的固态海波和48 ℃的液态海波相比较,哪个内能大?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内能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具体来讲,多出的这部分能量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答:_____________。48 ℃的液态海波的内能大阶段方法专训物体的状态不同分子势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