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培优训练
一、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在这四步操作中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 )
A.烧杯 B.漏斗 C.玻璃棒 D.酒精灯
2.提纯下列物质,能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操作步骤达到目的的是( )
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
B.酒精中混有少量的水
C.铁粉中混有少量炭粉
D.氯化钙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3. 在“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玻璃棒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称取粗盐后,把粗盐研磨细
B.溶解时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C.称量精盐前,把精盐固体转移到纸上
D.蒸发时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实验室有一包含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固体,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得到纯净的硝酸钾。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操作。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操作Ⅲ分别是溶解、加热蒸发、过滤
B.操作Ⅰ是过滤,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分离除去
C.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D.操作Ⅲ是过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5. 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 )
A.称量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6. 在“粗盐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操作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下列各步骤的一些做法正确的是( )
A.溶解:用玻璃棒搅拌以加速溶解
B.过滤:直接将粗盐水倒入漏斗中
C.蒸发:待蒸发皿中水分蒸干便停止加热
D.计算产率:将粗盐直接转移到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7.海水“晒盐”得到的是粗盐,粗盐提纯的步骤可简单地概括为:溶解—过滤—蒸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前需要查阅资料,了解食盐在室温时的溶解度
B.粗盐若未能充分溶解,则实验结果中食盐的含量将偏低
C.过滤后得到的滤渣是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D.蒸发时需将滤液全部蒸干再停止加热
8.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按如图所示操作完成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除去难溶性杂质的步骤是③
B.④操作中待溶剂全部蒸干后再停止加热
C.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①⑤②③⑥④
D.所得精盐潮湿会使产率偏低
9. 选择下列部分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乙实验为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操作①和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相同的
B.甲实验和乙实验都要用到实验操作①
C.甲实验在操作⑤时,将水全部蒸发后停止加热
D.乙实验在操作③时,若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10.在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滤时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铁架台、滤纸
B.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
C.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
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白色固体为氯化钠
11.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以计算精盐的产率。下列可能引起产率偏高的原因是( )
A.粗盐未完全溶解
B.溶解粗盐的烧杯壁上沾有不溶性杂质
C.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蒸发时有液滴飞溅出去
12. 在教材粗盐提纯实验中,有以下操作: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第一次称量时右盘忘记放纸片 ③加热过程中有液体溅出 ④滤液浑浊就蒸发 ⑤转移固体不完整 ⑥提前撤离酒精灯
导致精盐产率偏低的可能原因是( )
A.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⑤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3. 小明在进行粗盐提纯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遇到了如下的问题,请你帮助小明来解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的步骤为:溶解、__ __、蒸发、计算产率。
(2)经过滤后,食盐水仍浑浊的可能原因是__ __(答一点即可)。
(3)在蒸发实验操作中,当蒸发皿中出现__ __时停止加热。
(4)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装入试剂瓶时不小心溅出,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 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15. 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在实验室进行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_、玻璃棒。
(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2分)
16.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
(1)如图是某同学过滤的操作图,指出图中明显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蒸发时,蒸发皿内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以上操作只能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欲除去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得到纯净的NaCl,可采用如下图所示流程:
①上图中所用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依次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盐酸
B.Na2CO3溶液、KOH溶液、稀盐酸
C.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硫酸
②反思交流: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制得氯化钠的质量比原粗盐样品中含氯化钠的质量 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不变”)。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粗盐酸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如图1、2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镊子和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
(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如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20%。
18. 下列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
(2)操作A中两个托盘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B中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
(4)操作C中,倒入液体时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___(填序号)。
①过滤速度慢 ②滤纸破损 ③杂质未经过滤就进入滤液
(5)操作C完成后滤液中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钙,写出除去氯化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部分操作有错误,其中会导致精盐产率明显偏低的操作编号是________,说明引起产率偏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CDADBA 7-12 DCBBCD
二、填空题
13. (1)过滤 (2)滤纸破损 (3)较多固体 (4)不变
14. (1)烧杯 漏斗 (2)低 (3(防止液体受热不均匀而飞溅 较多量固体 坩埚钳
15. (1)BaCl2+Na2SO4===BaSO4↓+2NaCl 将Na2SO4全部除去
(2)过滤 漏斗
(3)NaOH Na2CO3
(4)防止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
三、实验探究题
16. (1)没有用玻璃棒引流。 (2)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 (3)A 增多
17.(1)瓶塞没有倒放 (2)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的固体时 (3)引流 (4)胶头滴管 (5)<
18. (1)铁架台 (2)防止药品腐蚀托盘,使称量更准确 (3)胶头滴管 (4)③
(5)Na2CO3+CaCl2===CaCO3↓+2NaCl
(6)D D中未用玻璃棒搅拌,造成液滴飞溅,精盐的产率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