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3.3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1.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2. 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3. 像的大小随蜡烛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吗?
明确实验目的
像的位置
像的大小
问题:
如何确定平面镜中像的位置。
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B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
设计与进行实验
①比较第2、3两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②比较第2、4两列,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分析与论证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等距 等大 对称 虚像
例:作出物体AB经平面镜后所成的像A′B ′
A
B
A′
B′
三、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如:梳妆镜、练功房中的镜子、小朋友玩的“万花筒”
(2)改变光路
潜望镜
(3)用平面镜来装饰墙壁,使人有扩大视觉空间的感觉
3. 各种面镜
(1)凹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会聚在一 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点燃奥运圣火装置
手电筒的反光罩
太阳灶
(2)凸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外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 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拐弯处的反光镜
哈哈镜产生的影像变化
作业布置
1.“自我评价与作业”1-5
2.基础训练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一、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等距、等大、对称、虚像
二、平面镜的应用
三、各种面镜
凹面镜
凸面镜
课堂小练习
指出下面各句话中的“影”所说明的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从的物理规律,
(1)手影
(2)水中倒影
(3)立竿见影
(4)杯弓蛇影
1、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
A B C D
C
课堂小练习
2: 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 )。
A、7:25
B、6:35
C、5:25
D、4:35
D
课堂小练习
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在镜中的像将:( )
A、变大 B、 变小 C、不变
C
课堂小练习
A
B
C
D
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C
课堂小练习
课堂小练习
1: 水面也能发生反射,我们从水中看到空中的飞机是_________像.(填“虚”“实”)
2: 凸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凹面镜使平行光束_________.汽车的后视镜是_________面镜,利用它可以_________司机的视野.
3:手电筒的反光装置相当于_________ 面镜,它 可以使小电珠发出的光,变成_________光射出 去.
虚
发散
会聚
凸
扩大
凹
平行
4: 太阳灶是用_________ 面镜制成的,它可以使照在表面的太阳光_________在一点,凹面镜的面积越大会聚的太阳光就越_________ 温度也就越_________,利用它不仅可以烧水、煮饭,还可以发电、冶炼,所以它是既节约燃料又不_________的环保型能源.
凹
会聚
多
高
产生污染
5:平面镜成的像_________在光屏上显示出来(填“能”或“不能”),平面镜成像是物体反射的光或物体发出的光射到平面镜时发生了_________的结果.
不能
反射
课堂小练习
某同学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且高为1.3m的平面镜前1.5m处,他的像高是_________,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_____.若此人向平面镜移动1m,则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______,他的像高为_________.
1.7m
1.5m
0.5m
1.7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