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20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第九章 压强单元测试(有答案) |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334.0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版 | ||
科目 | 物理 | ||
更新时间 | 2020-04-05 15:24:32 |
F乙
7.如图所示,A、B 两个柱形容器(SA>SB,容器足够高),分别盛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可能等于 p 乙
B.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一定大于 p 乙
C.分别向A、B 容器中倒入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F 甲一定小于 F 乙
D.分别从A、B 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的甲、乙液体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 甲一定大于 p 乙
8.如图所示是测量大气压强的装置,玻璃管长约 1m,槽内装有水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真空部分有少量空气,会使测量值偏小
B.将玻璃管竖直向下移动 2cm,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变小
C.若用水代替此装置中的水银同样可以测得气压值
D.将此装置从山顶移到山脚,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9.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ρ甲=ρ乙>ρ丙 B.ρ甲=ρ乙=ρ丙
C.m甲=m乙=m丙 D.m甲>m乙=m丙
10.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立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都是由铁制成的实心物体,其高度从左到右逐步增大,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p3 B.p1<p2<p3
C.p1>p2>p3 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11.如图所示,草原犬鼠的洞穴有两个洞口,A口在平地上,B口在凸起的小土包上。当微风从左向右掠过地面的时候,就会有气流在洞穴内流动,让闷热的洞穴变成凉爽的“空调房”。洞穴内能形成气流,是因为B口上方比A口上方( )
A.风速大,气压大 B.风速大,气压小
C.风速小,气压大 D.风速小,气压小
12.如下图所示,长方体铁块A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把A略向右移动,则A对桌面的压力F1、压强P的变化情况是( )
A.F不变,P不变 B.F不变,P变大
C.F变小,P变小 D.F变大,P变大
13.完全相同的圆柱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上,将圆柱体分别置于它们的上方,甲、乙上表面受到的压强相等,如图所示。现将A、B位置互换,互换前后甲、乙上表面受到压强变化量大小分别为,互换后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则
A. B.
C. D.
14.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均匀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其密度关系为ρ甲<ρ乙。若分别在它们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部分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比乙截去部分的体积小 B.甲比乙剩余部分的体积小
C.甲比乙截去部分的质量小 D.甲比乙剩余部分的质量小
15.有一长方体铁块如图所示,从下表面与液面刚刚接触时的a处下放至图中b处。能大致反映铁块下降过程中容器底部所受的压强p与铁块下表面浸人液体深度h深关系的图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牵引车将停放在机库的战斗机拖出的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战斗机机翼下平上凸,目的是使战机飞行时机翼下方空气的流速小于机翼上方空气的流速,从而使机翼下方空气的压强_____机翼上方空气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战斗机在进入战斗前抛掉副油箱的目的是_____战斗机的惯性(选填“增大”或“减小”),从而增强战斗机机动性.
17.在水杯中加半杯水,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深度,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深度越深,吹气越难,这种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用吸管可以将杯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_____的作用。
18.圆柱形容器内装某种液体,测得距液面30cm处的容器壁上A点所受到的液体压强为2400Pa,该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kg/m3;液体深度为40cm,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是_____Pa。(g=10N/kg)
19.如图所示,用手握住饮料瓶在空气中静止,此时手对瓶的摩擦力和饮料瓶受到的 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瓶中水喝光后,从瓶口向外吸气,瓶子变瘪,这个现象证明 ________的存在.
20.如图所示,在装有适量水的盘子中央,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然后将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此时杯内外水面相平;过一会儿,蜡烛火焰熄灭,杯外的水在________的作用下进入杯中;这一过程中,杯中水柱产生的压强将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1.如图所示,在充满油的密封装置中,A、B两活塞的直径之比DA∶DB=5∶1.小刚和小峰分别用力FA、FB推该装置两侧的活塞,活塞正好保持静止,那么FA∶FB=________,两活塞对油的压强之比pA∶pB=________.
22.如图所示,甲、乙容器中分别盛有密度为的水和密度为的盐水,当在A处沿水平方向快速吹气时,会发现B、C管中的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原因是A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______,B、C管内外液面高度差之比为:______.
23.无论汽车落水还是遇雨被淹,乘客都应立刻开门逃生,越迟疑车门越难推开,因为车辆被淹越深,图中车门下部O处受到水的压强越________,紧急情况下,应挥动逃生锤的________(填“A”或“B”)端砸向玻璃窗的边角,破窗逃离,这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三、实验题
24.如图甲所示,小明依据课本的实验方案测量本地的大气压值,所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2mL,用刻度尺测得刻度部分的长度为4cm.实验中记下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
(1)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____cm2,大气压强为_______Pa;
(2)为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小明利用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测量实际的大气压,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 Pa,该值最早由意大利物理学家______测定;
(3)对比两次实验结果,小明认为原因是第一次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问题,请你帮他指 出其中不可能的是(__________)
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B.注射器中有空气未全部排尽 C.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摩擦较大
四、计算题
25.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3×10-2 m2的L形容器重为4 N,放在面积为1 m2的水平桌面中央,内盛有2 kg的水,水面距底面距离AB为10 cm,水面距右凸出部分的距离CD为3 cm,a点距底面距离EF为6 cm,求:
(1)图中水对a点的压强;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26.共享单车因其便利环保而在城市风靡,小明骑着一辆共享单车在路上沿直线匀速前进,测得单车后轮转50圈用时30s,单车后轮周长为1.8m,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0cm2,小明和单车的总质量为72kg.
(1)小明骑车的速度是多少?
(2)小明骑单车匀速前进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五、作图题
27.如图托里拆利实验装置,(玻璃管内水银面上方是真空),画出试管倾斜后水银面的位置。
(_____________)
六、综合题
28.2019年4月23日海军节阅舰式的核潜艇(如图1)是国家的战略重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石之一.
(1)核能是_____(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核潜艇中的核反应堆发生的链式反应是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控制的,目前人类大力发展核能、太阳能等能源,可有效缓解全球气候_____(填“变暖”或“变冷”)的趋势.
(2)核潜艇在水中水平匀速巡航时,突然进入密度跃层(海水的密度变小)时,潜艇会突然下沉,将给潜艇带来安全隐患,此时应立即将潜艇水舱中的水全部排出,使潜艇受到的重力_____(填“大于”或“小于”)它的浮力,由于_____,潜艇还会下沉一段距离才会上浮.
(3)核潜艇水平匀速行驶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迅速调整艇身仰角(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至30°开始上浮,上浮过程中潜艇始终以不变的速度沿艇身方向行驶,潜艇的深度计显示的潜艇在海面下的深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潜艇在第75s时受到的海水压强为_____Pa(潜艇高度不计),海水密度取1.03×103kg/m3),上浮过程中潜艇的速度大小为_____m/s.(g=10N/kg)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B
6.D
7.C
8.A
9.A
10.B
11.B
12.B
13.A
14.C
15.D
16.运动状态 大于 减小
17.增大 大气压
18.0.8×103 3200
19.重力 大气压
20.大气压强 变大
21.25∶1 1∶1
22.减小 6:5
23.大; B;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
24.0.5 9×104 1×105 托里拆利 C
25.(1)400 Pa;(2)30 N;(3)800 Pa。
26.(1)3m/s (2)
27.
28.不可 可以 变暖 小于 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