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专题训练,同步练习,复习补习资料: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专题训练,同步练习,复习补习资料: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4-03 21:3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知识
一、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依据,不能凭空设想或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反应。
2.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号两边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根据反应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___________,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
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___________________,使得每一种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就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3.注
注明反应所需的条件。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因此,在化学方程式中需要注明反应的条件。如加热(常用“__________”表示)、高温、点燃或具体的温度条件、加压或具体的压强范围、催化剂和通电等写在______________的上方。
【说明】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应该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号。
如果是在溶液里的反应,生成物中有沉淀产生,要在沉淀物质的化学式右边注“↓”号。
4.等
把短线改成等号,读作“生成”。
5.查
检查上述四步是否正确。
【答案】一、1.客观事实
2.质量守恒定律
二、1.化学式
2.化学计量数 原子总数相等[
3.△ 短线
重点
1.观察法
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
H2O + Fe Fe3O4 + H2 [以 Fe3O4为出发点]
4H2O +3Fe Fe3O4 +H2 [配平O和Fe][
4H2O + 3FeFe3O4 + 4H2 [配平反应,并添加反应条件]
2.最小公倍法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数目关系最复杂的相同元素。
②求该元素的原子在方程式两端的数目的最小公倍数。
③用求得的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两边数目,得化学计量数。
③用同样的方法求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
P + O2 P2O5 [以O为出发点]
P +5O2 2P2O5 [最小公倍数为10]
4P+5O22P2O5 [配平反应,并添加反应条件]
3.奇数配偶法
①找出方程式里左右两端出现次数最多的元素。
②该元素的原子在两端的总数是否是一奇一偶,是的话选定这一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
③由已推求出的化学计量数确定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
C2H2 + O2CO2 +H2O [O出现最多,选择氧元素为突破口]
C2H2 + O2CO2 +2H2O [H2O中只有一个O,奇偶配平系数为2]
2C2H2 + O24CO2 +2H2O [根据H守恒,故C2H2要配2,根据C守恒,CO2配4]
2C2H2+5O24CO2 +2H2O [配平O,并添加反应条件]
1.正确区分反应条件和现象
如“点燃”和“燃烧”、“通电”和“电解”等,“点燃”“通电”是反应条件,“燃烧”“电解”是反应现象。如S+O2SO2(正确),S+O2SO2(错误)。
2.不要混淆“点燃”与“加热”
“点燃”是指在外界热源(如酒精灯、火柴等)提供热量的条件下,使可燃物发生燃烧,一旦燃烧发生后,热源可撤掉,如镁条在氧气中点燃就能燃烧起来,2Mg+O22MgO。“加热”是指热源始终为反应提供能量,维持反应的进行,一旦撤掉热源,反应就会停止,“加热”可用符号“△”表示,一般指温度在400~500 ℃,如2KMnO4K2MnO4+MnO2+O2↑。
3.多条件共存的表示方法
若反应条件有两个或多个时,“△”写在“”下边,其他条件写在“”上边,如2KClO32KClO3+ 3O2↑。
4.“加热”与“高温”的使用温度
若反应所需温度在400~500 ℃,不超过酒精灯所提供温度区间时,条件为“加热”;若反应所需温度较高,超过酒精灯所能提供的温度(600 ℃)时,要用“高温”表示,如C+2CuO2Cu+CO2。
1.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检查反应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是否正确。
2.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
检查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原子的数目是否相等。
3.是否滥用“↑”或“↓”等符号
如果反应物中有气体参与,则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时,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右边不用注“↑”号;如果是反应物中有固体物质参与,则生成物中不溶物生成时,不溶物的的化学式右边不用注“↓”号。
4.是否错写或漏写反应条件
检查反应条件是否写错、漏写或多写。
根据微观示意图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根据微观示意图,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微观示意图位于“”左侧的为反应物,右侧的为生成物,另外根据每种微粒代表的原子,以及分子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2.确定微观示意图的类型
(1)若微观示意图不仅将反应物生成物表示出来,还反映了反应物、生成物量的关系,这时可以将左右两侧相同的分子删去,剩余的各种物质的分子个数即是该反应方程式的化学计量系数。
如: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以确定反应物为CH4、O2、CO2、H2O,反应条件为点燃,左右两侧没有相同的分子,则反应中CH4、O2、CO2、H2O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1、2。
(2)若微观示意图仅将反应物生成物表示出来,则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配平。
如: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以确定反应物为CH4、H2O、CO、H2,反应条件为一定条件,然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CO+3H2。
典例1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
(1)_____C3H6 + _____O2_____CO2 +_____ H2O
(2)_____Mg+_____N2_____Mg3N2
(3)_____FeS+_____O2_____Fe2O3+ _____SO2
【解析】(1)本题可利用“定一法”进行配平,把C3H6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氧气、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3,同时扩大2倍,则C3H6、氧气、二氧化碳、水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9、6、6。
(2)本题可利用“奇观察法”进行配平,把Mg3N2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Mg的化学计量数定为3,N2的化学计量数为1,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3Mg+N2Mg3N2。
(3)本题可利用“奇数配偶法”进行配平,把Fe2O3的计量数定为2,则FeS、SO2、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依次确定为:4、4、10,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4FeS+7O22Fe2O3+4SO2。
【K技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的数目不变,选择相应的配平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配偶法、定一法等)进行配平即可;配平时要注意化学计量数必须加在化学式的前面,配平过程中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下标;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必须为整数。
【答案】(1)2 9 6 6
(2)3 1 1
(3)4 7 2 4
典例2 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氧化氢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通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2)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4)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
(5)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答案】(1)3Fe+2O2Fe3O4
(2)4P+5O22P2O5
(3)2H2O22H2O+O2↑
(4)2KMnO4K2MnO4+MnO2+O2↑
(5)2H2O2H2↑+O2↑
基础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为了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配平化学方程式,有时也可改变化学式中各组成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C.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是不可以拆分的
D.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生成物是气体,所以生成物中只要有气体必须标“↑”
2.下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A.4Fe+3O22Fe2O3
B.4P+5O2↑2P2O5
C.H2OH2↑+O2↑
D.2KClO32KCl+3O2↑
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H2+O22H2O
B.CO2+Ca(OH)2CaCO3↓+H2O
C.Mg+O2MgO2
D.3Fe+2O2Fe3O4
4.下图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2Mg+O22MgO
B.2CO+O22CO2
C.2H2+O22H2O
D.C+O2CO2
5.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6.化学方程式能简明、科学的描述化学反应。以下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H2 ↑+ O2↑
B.2S + 3O22SO3
C.Fe2O3+COFe + CO2
D.CaCO3+2HClCaCl2+H2O+CO2↑
7.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化
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
C.示意图中的各物质均属于化合物
D.该图示表示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H2O+CO2
能力提升
8.能正确表示化学方程式aC2H6O+bO2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2b=n B.a+2b=m+2n C.a+b=m+n D.3a=n
9.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有二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铁、氧气、高锰酸钾三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一个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题练习
11.[2019·平凉改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
B.2NaOH+H2SO4Na2SO4+H2O
C.Fe2O3+6HCl2FeCl2+3H2O
D.2KMnO4K2MnO4+MnO2+O2↑
12.[2019·衡阳]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13.[2019·西宁]生产某阻燃剂(Sb2O5)的化学方程式为X+2H2O2Sb2O5+2H2O,可推断X的化学式为
A.H3SbO4 B.SbO3 C.SBO2 D.Sb2O3
14.[2019·苏州]根据下列反应事实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尘埃的作用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u和AgNO3溶液反应,生成Cu(NO3)2溶液和A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少量CuSO4溶液滴入NaOH稀溶液中生成Cu(OH)2沉淀和Na2SO4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Fe3O4)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基础训练
1.【答案】A
2.【答案】D
【解析】A、铁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不符合客观事实,错误;B、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反应物中不标状态符号,错误;C、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D、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反应条件书写正确,状态符号合理,正确。故选D。
3.【答案】B
点睛: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4.【答案】C
【解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由题中信息可知,四个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数字为化学计量数,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微粒个数比,所以A、B、C都是微粒个数比为2∶1∶2;物质的质量比等于化学计量数和相对分子质量乘积的比,所以C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1∶8∶9。故选C。
5.【答案】A
【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连接起来;(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将短线改为等号;(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4)检查上述书写步骤是否准确。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B、D错误;C项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等,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A、2H2O2H2 ↑+ O2↑,未注明反应条件,故错误;B、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直接生成三氧化硫,故错误;C、Fe2O3+COFe+CO2,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故错误;D、CaCO3+2HClCaCl2+H2O+CO2↑,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
7.【答案】C
【解析】A、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数为3,反应后的分子数为3,该反应在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变化,正确;B、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正确;C、微观示意图中“”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示意图中的物质不都属于化合物,错误;D、根据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表示的反应为CH4在O2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正确。故选C。
点睛: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是解题的一般思路。[
能力提升
8.【答案】D
9.【答案】(1)C+O2CO2
(2)2H2+O22H2O
(3)2H2O22H2O+O2↑
(4)2H2O2H2↑+O2↑
【解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书写步骤是:一写二配三标四查。(1)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在点燃的条件下,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属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O2CO2。(2)在点燃的条件下,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2H2+O22H2O。(3)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2H2O+O2↑。(4)在通电的条件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2H2O2H2↑+O2↑。
10.【答案】(1)3Fe + 2O2Fe3O4
(2)2KMnO4K2MnO4+ MnO2+ O2↑
【解析】(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是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
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
真题练习
11.【答案】D
12.【答案】B
【解析】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B、由上图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3,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正确。故选B。
13.【答案】D
【解析】生成物中Sb、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7、4,反应物中Sb、O、H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4、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Sb2O3,故选D。
14.【答案】(1)2H2O22H2O+O2↑
(2)2SO2+O22SO3
(3)Cu+2AgNO3Cu(NO3)2 +2Ag
(4)2NaOH+CuSO4Cu(OH)2↓+Na2SO4
(5)Fe3O4+4CO3Fe+4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