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3张PPT)
神经调节的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说出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
教学重点:
条件反射的建立;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教学难点:
条件反射的建立。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脊髓
中间神经元
脑
白质:神经纤维集中处
上行传导
下行传导
测定反应速度
提出问题:人的反应速度有多快?
方法步骤:2~3人一组。甲手握一把尺子上刻度大的一端。乙将手的拇指和食指对准这把尺子刻度为0的一端,眼睛看着甲的手指。当甲松开手,乙就尽快用拇指和食指夹住这把尺子,这样刻度值就可以反应出你的反应速度了。
思考:1.测定一个人在一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有没有必要重复测几次?如果比较不同人的反应速度,重复的次数要一样多吗?
2.抓住尺子时,手与尺接触的部分大约1厘米,应该怎样读取尺子上的刻度值?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法应当一样吗?
3.请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实验数据。
反射的概念
探究
此图片是视频缩略图,如需使用此资源,请插入资源 “【教学实验】测定反应速度”。
反射的概念
思考与讨论:分析以下实例哪些是反射,哪些不是反射,并说明理由。
反射的概念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草履虫受到盐的刺激,会跑到没有盐的一边,这是反射?
不是,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
不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只能叫应激性。
含羞草也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这种反应能称为反射吗?捕蝇草遇到小虫的刺激迅速合拢。这种反应能称为反射吗?
小鸟受惊飞走。
是,有神经系统的动物就有反射
1、下列哪些属于反射?
不是反射,植物没有神经系统。是应激性
人一听到谈论杨梅就会流口水。
狗见了主人就摇尾巴
是
是
感受刺激
神经中枢
作出反应
反射活动的
感受器
神经中枢
效应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共同点:
结构基础 :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如果手指偶然被某个尖锐的物体扎了一下,或者不小心被烫了一下,你是先感觉疼还是先把手缩回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先缩手后感觉疼痛。
完成缩手反射的路径比感受到疼的反射短:缩手发射是屈肌反射,中枢在脊髓;而疼痛是感觉,中枢在大脑。
膝跳反射
膝跳反射
感觉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神经中枢
排尿反射
膀胱肌和
尿道肌
膀胱内壁
大脑产生尿意控制
脊髓
排尿中枢
证据:
(1)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随时便溺。
(2)若成年人脊髓从胸部处折断时,脊髓下部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情况。
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结构组成 结构联系 功能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梢 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传入神经元 感受器与中枢之间的联络通路 传导神经冲动至中枢
神经中枢 脑与脊髓中相应的神经细胞群 接受、整合和发出冲动
传出神经元 中枢与效应器之间的联络通路 传导神经冲动至效应器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接受神经冲动产生反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既无感觉也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只有感觉无效应
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反射弧的结构破坏及其表现
反射弧结构 结构特点 结构破坏对功能的影响
感受器 神经组织末梢
传入神经 感觉神经元
神经中枢 调节某一功能的神经元群
传出神经 运动神经元
效应器 相关的肌肉和腺体
联系
吃梅
看梅
青梅性味甘平、果大、皮薄、有光泽、肉厚、核小、质脆细、汁多、酸度高、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具有酸中带甜的香味,特别是因其富含果酸及维生素C,其半成品----干湿梅富有弹性,呈淡黄色加工时果皮不易开裂,内含物不易流失……
谈梅
谈梅
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有分泌唾液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都是反射活动。
提出问题:
这些反射活动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
怎样按照反射形成的过程去分类?
四、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婴儿的吮吸反射等,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建立过程中,大脑皮层神经元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系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世说新语 . 假谲 》
望梅止渴
知识拓展
2. 以下活动属于条件反射?还是非条件反射?
学习——条件反射
婴儿膀胱尿多了就排尿(排尿反射)
——非条件反射
避雨——条件反射
新生儿吮吸反射——非条件反射
听到发令枪声冲出起点——条件反射
守门员扑球——条件反射
眨眼反射——非条件反射
狗咬飞盘——条件反射
海豚表演——条件反射
躲避飞来的球棒——条件反射
知识拓展
3.请你设计一个实验,使鱼缸中成群的鱼(或饲养的小宠物)到一定的地点吃食?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
条件反射是如何建立的?
1.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
前苏联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
条件反射实验
食物刺激
实验第一阶段
铃声刺激
实验第二阶段
实验第三阶段
食物刺激
与铃声刺激多次结合
实验第四阶段
铃声刺激
流口水
不流口水
流口水
流口水
食物
食物
铃
铃
铃
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环境的能力。
条件反射水平越高,适应环境的生活能力也必然越强。
人类在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上比所有其他动物都强。
条件反射的建立的意义
分析讨论
马戏团的小狗会表演简单的计算,人也会计算,这两种情况一样吗?为什么?
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一类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与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有关。
3.人类神经调节的特点:
听觉性语言中枢
视觉性语言中枢
书写语言中枢
运动性语言中枢
反射活动的差异性
不同的反射,反射弧的结构存在差异
神经中枢
生来就有
或是
后天练成
反射类型
脊髓
脊髓
大脑
生来就有
生来就有
后天练成
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反射的类型
8学生听写单词
5成人到厕所排尿
1婴儿吮吸母乳
2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会眨眼
3婴儿膀胱尿液多了就立刻排尿
4吃酸梅分泌唾液
6看到酸梅分泌唾液
7听到酸梅分泌唾液
反射的类型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刺激性质
反射中枢
神经联系
种类数目
意义
两者联系
四、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刺激性质
反射中枢
神经联系
种类数目
意义 先天性
非条件刺激
皮层以下中枢
(脑干、脊髓)
固定
少
生存的本能 后天性
条件刺激
大脑皮层
不固定(具有可塑性,可以改建、重建;需要经常使非条件刺激与之结合,否则条件反射将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多
更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两者联系 条件反射必须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
知识拓展
你能说出哪些描述条件反射的成语?
知识拓展
你能说出哪些描述条件反射的成语?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谈虎色变 惊弓之鸟
不寒而栗 杯弓蛇影
画饼充饥 鹦鹉学舌
狼来了 草木皆兵
一、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就叫反射。
二、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感应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
三、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动物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吮吸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
条件反射: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如: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画饼充饥
小结
3.能够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条件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
大脑皮层
1. 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游向食物? B.海豚顶球表演??
C.狗看到肉就分泌唾液?????? D.有蚊子叮咬时用手拍打
2 .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是(? )
A.膝盖上位的韧带和小腿肌肉??????? B.膝盖下位的韧带和小腿肌肉
C.膝盖上位的韧带和大腿肌肉 D.膝盖下位的韧带和大腿肌肉
3. 在反射弧结构中,感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 )?
A.传入神经 B.传出神经? C.效应器 D.感受器
4.下列反射中,属于人所特有的是( ?)
? A.排尿反射? B.眨眼反射? C.膝跳反射? D.谈虎色变
A
D
练习
D
D
5.人的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 A.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 B.神经细胞的细胞体和突起 C.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 ? D.脑和脊髓 6.________是脑与躯体、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 A.脊髓?????? B.脑干?????? C.脑神经???? ?D.脊神经
7.我们的大脑中有很多如图所示的细胞。以下对这种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这种细胞叫神经元
B.这种细胞没有细胞核
C.这种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
D.这种细胞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功能
C
A
B
8.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
A.反射 B.反射弧
C.条件反射 D.非条件反射
9.下列关于条件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条件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B.条件反射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的 C.条件反射是遗传的
D.条件反射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反复多次结合的结果
C
C
10. 下列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
A.骑车时见到红灯标志则停止前进
B.婴儿的排尿反射
C.吃过酸杏的人见到酸杏分泌唾液
D.上课铃响学生走进课室
B
11.在神经调节方面,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 )
A.人能对语言、文字的刺激发生反应
B.人的大脑皮层具有语言中枢
C.人能有目的地进行社会性劳动和生活
D.以上三种特点都是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