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四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试题-第四单元检测卷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3 22:47: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 )(2分)
A.灼伤(sháo) 闷热(mēn) B.大概(kài) 空隙(xì)
C.比较(jiǎo) 逆行(nì) D.吻合(wěn) 阻力(zǔ)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辩认 昆虫 实验 B.展示 干燥 花瓣
C.组成 路途 包阔 D.将近 强烈 陌生
3.下列词语中与“大致”一词的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大概 B.大约 C.一定 D.大体
4.下列词语中不是形容花儿开放的一项是( )
A.含笑一现 B.欣然怒放 C.芬芳迷人 D、眼花缭乱
5 .“长期以来,昙花 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2分)
A.合适 B.适宜 C.适应 D.适当
6.下列句子中选填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 )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A.因为……所以…… B.只要……就……
C.如果……就…… D.尽管……但……
7.下面古诗中横线处应填入的诗句是( )(2分)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鹏深树鸣。 ,渡无人舟自横。
A.窗含西岭千秋雪 B.春潮带雨晚来急
C.春江潮水连海平 D. 一水护田将绿绕
8 .“蚯蚓总是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里,可是下过雨后,小明发现路面上爬着几条蚯蚓。”针对这个现象,你觉得下列哪一种提问最恰当?( )(2分)
A.难道蚯蚓被赶出家门了?
B.蚯蚓也想出来晒太阳吗?
C.下雨后的土壤更潮湿,可蚯蚓为什么爬出地面了呢?
D.蚯蚓也怕被雨淋吗?
9. 《昆虫记》是( )昆虫学家( )的著作,记录了他对昆虫的观察和发现。填入括号内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法国 法布尔 B.丹麦 安徒生
C.英国 法布尔 D.英国 笛福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法布尔是在做实验之后才对蜜蜂认方向产生兴趣的。
B.《花钟》一文第1自然段主要讲了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C.《小虾》一文作者主要从“我”逗小虾时小虾的动作和小虾间的搏斗两方面写了小虾有趣的特点。
D.“独怜幽草涧边生”中“怜”的意思是“怜惜”。
二、按要求填空。(23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sū xǐng jiǎn chá zhēng qí dòu yàn



xīu jiàn kuà yuè zhǔn què wú wù



2.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昙花九点左右含笑一现。(仿写拟人句)
桃花
(2)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改为陈述句)

(3)小虾长着一副钳子剪刀似的。(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凌晨四点,牵牛花 ;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 ;七点, 。(3分)
(2)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和 有着密切的关系。(4分)
(3)《蜜蜂》一文中,“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是因为 。 (2分)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7分)
(一)红蚂蚁(节选)(14分)
在一片废墟上,有一处地方是红蚂蚁的山寨。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的蚂蚁。它们为了生存,只好用不道德的办法——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就永远沦为了奴隶。
夏天的下午,我时常看见红蚂蚁出征的队伍,这队伍大约有五六码长。当它们看见有黑蚂蚁的巢穴时,前面的队伍出现一阵忙乱。几只间谍似的蚂蚁先离开了队伍往前走,其他蚂蚁仍旧排好队伍不停地蜿蜒前进,有时候有条不紊地穿过 小径,有时候在荒草和枯叶中若隐若现。
它们终于找到了黑蚂蚁的巢穴,就长驱直入地到小蚂蚁的卧室里,把它们抱出了巢。在巢内,红蚂蚁和黑蚂蚁进行了一番激烈的厮杀,最终黑蚂蚁败下阵来,无可奈何地让强盗们把自己的孩子抢走。
蚂蚁不像蜜蜂那样,会选择另一条路回家,它们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我用一片叶子截走几只蚂蚁,放到别处。这几只蚂蚁迷了路,其他的凭着它们的记忆顺着原路回去了。
红蚂蚁并不是像蜜蜂那样,会辨认回家的方向,它们是凭着记忆回家的。所以,即使它们出征的路程很长,需要几天几夜,但只要沿途不发生变化,它们照旧回得了家。
1 .“有条不紊”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
A.不紧不慢 B. 一点儿都不乱
C.红蚂蚁的队伍排列整齐 D.说话,做事丝毫不乱
2.红蚂蚁使用的“不道德”的方法是( )o (3分)
A.绑架黑蚂蚁的儿女 B.占领黑蚂蚁的家
C.和黑蚂蚁厮杀 D.不会自己寻找食物
3.“这些被它们占为己有的蚂蚁”中的“它们”是指( )o (3分)
A.红蚂蚁 B.黑蚂蚁 C.黑蚂蚁的儿女 D.奴隶
4.红蚂蚁有什么特性?( )(3分)
A.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
B.绑架黑蚂蚁的儿女,把它们养在自己家里。
C.喜欢和黑蚂蚁进行厮杀。
D.只会沿着原路回家。
5.作者通过观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3分)
A.红蚂蚁会辨认回家的方向。
B.红蚂蚁是凭着记忆回家的。
C.红蚂蚁既不会抚育儿女也不会出去寻找食物。
D.红蚂蚁是蚂蚁界的强盗。

(二)朝阳和夕阳为什么都是红色(13分)
早晨,我们常常看到红彤彤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我们在西边的天空看到的太阳满脸是红红的,像喝醉了酒一样; 而中午的太阳,却发出炽白炽白的光芒。早晚的太阳为什么总是红红的呢?
有人告诉我们,太阳的红色是“染”上去的,是大气给太阳“染”上了红色。你感到奇怪吗?也许你会问,大气本身没有颜色,怎么会把太阳染红呢?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你记得这样一句诗吗?这里其实说明一个道理,太阳光并不是白色的,而是由七种颜色组合而成的。只有当这七种颜色的光一齐射过来时,我们的眼睛看上去才觉得太阳光是白色的。可太阳的七种光线有时并不是一齐射到同一块地面上来的,因为地球周围包围着一层很厚很厚的大气层,我们的眼睛是透过这大气层才看见太阳光的。大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但大气层内包含着数不清的气体微粒、灰尘和小水滴。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家伙,它们会把一部分阳光散射开来,把另一部分阳光挡回去。
清晨和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的大气层比直射时要厚得多,除了红色和橙色,其他颜色的光都被散射了,所以我们看到了红彤彤的朝阳和夕阳。而中午阳光直射,通过的大气层相对薄一些,阳光的力量又强,七种颜色的光线一齐射到地面,我们见到的就是炽白的阳光了。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2分)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2.下列有关太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太阳光是红色的。 B.太阳光是白色的。
C.太阳光是无色透明的。 D.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合而成的。
3.第3自然段中“你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家伙”中的“这些小家伙”不包括( )(2分)
A.气体微粒 B.灰尘 C.小水滴 D.七种颜色的光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分)
A.中午的太阳会发出红红的光。
B.早上太阳光可以一齐射到地面上。
C.大气本身是无色透明的。
D.太阳光的颜色不受大气层的厚度的影响。
5.朝阳和夕阳为什么都是红色的?( )(3分)
A.因为阳光的力量很强,所有的光线都可以射到地面上。
B.因为大气层很薄,所有的光线都可以一齐射到地面上。
C.因为太阳本身就是红色的。
D.因为清晨和傍晚,太阳光斜射穿过大气层,只有红色、橙色的光线可以射到地面上。
四、习作乐园。(30分)
你做过什么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你有怎样的发现?你的心情如何?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的尝试,都可以把它写下来,注意把过程写清楚。题目自拟,语句通顺,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 1、D 2、D 3、C 4、D 5、C 6、D 7、B 8、C 9、A 10、C
二、1、苏醒 检查 争奇斗艳 修建 跨越 准确无误
(1)绽开了美丽的笑脸 (2)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远的家。
(3)小虾长着一副剪刀似的钳子。3、(1)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八 绽开了笑脸 睡莲从梦中醒来 (2) 温度、湿度、光照、昆虫活动的时间 (3)蜜蜂被“我”带到了四公里以外的陌生环境中,还遇到了狂风
三、(一)1、C 2、A 3、A 4、A 5、B (二)1、B 2、D 3、D 4、C 5、D
四、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