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四下语文《9.短诗三首》精品课件(共46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四下语文《9.短诗三首》精品课件(共46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4 10:11: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教学课件
短诗三首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冰心

繁星(七一)
新课导入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诗人孟郊笔下的母爱,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作家冰心,来感受她笔下母爱吧!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会母爱的伟大。
整体感知——走近作者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主要作品:《繁星春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繁星》是冰心的第一部诗集,诗集收入诗人1919年冬至1921年秋所写小诗164首,最初发于北京的《晨报》。《繁星》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将一些“零碎的思想”收集在一个集子里。总得来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màn
整体感知—— 我会读,我会写







朗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繁星(七一)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回忆;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深入探究
这些事——
是永不漫灭的的回忆;
永不漫灭: 永远不会被磨灭 。
说明“这些事”的印象深刻和在“我”心中的重要性。

深入探究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我们仿佛看到了皎洁的月光洒在园中,藤萝从枝上垂下来,花香随着夜风送出很远。孩子趴在母亲的膝头,听她述说遥远故事的画面。
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在诗人眼中,充满纯真童趣的世界才是人间最美的世界,是永不漫灭的回忆。这些事永远值得“我”回味珍藏。从诗句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母爱的依恋和赞美之情。

深入探究---主题归纳
繁星(七一):
母亲的爱,是伟大而慈祥的,让作者留下永不磨灭的记忆。
这首诗主要是对母爱和童真的赞颂,在诗歌中,作者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反复加以赞颂。我们可以感受到与颂扬母爱紧密相连的便是对童真的珍爱。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的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冰心《春水》
板书设计
繁星
(七一)


园中
叶上
膝下

依恋之情
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繁星(一三一)
新课导入
大海天水相接,浩浩荡荡,有谁真正读懂了大海的博大,有谁真正领悟了大海的坦荡,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冰心,跟随她去领悟大海的美丽。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会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美。
整体感知—— 我会读,我会写

tāo
朗读课文,掌握诗歌大意。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繁星(一三一)
大海啊!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深入探究
大海啊!



使用感叹句,加强了抒情效果。
深入探究

哪一颗星没有光?
哪一朵花没有香?
哪一次我的思潮里
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强调突出了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更能让我们体会到对大海的赞颂之情。
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诗人有波澜壮阔的大海想到了浩瀚的宇宙,想到了繁华的世界,表达出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
深入探究---主题归纳

繁星(一三一):
诗人以星光和花香来衬托,强调大海对自己巨大影响,从而抒发热爱大海的情怀。
我们学了这首诗,感受到了大海的博大,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大海对作者带来的灵感和思考。
1.我的童年是在海边度过的,我特别喜欢大海,所以,在我的早期作品中经常有关海的描写。
——《冰心自传》
2.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
——《往事》
板书设计
(一三一)

星的光
花的香

波涛的清响

对大自然的赞颂
繁星
布置作业
背诵诗歌,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繁星(一五九)
新课导入
前边两首诗歌我们感受到冰心对母爱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赞颂,我们再次走进另外一首诗歌《繁星(一五七)》,去体会其中包含的情感吧!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对母亲的依恋之情。
朗读课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整体感知—— 我会写

duǒ
深入探究
一起说一说:通过读这三首诗,发现了现代诗的哪些特点。


不拘格式
韵律相对自由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这里的“风雨”指的是大自然界中的风雨。 巧妙借助“鸟儿躲到巢里”从而引出下文的“躲”。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这个“风雨”主要指的是生活中的不顺、挫折等而引起的不愉快乃至痛苦的心情。
深入探究---体会情感
诗歌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是对母爱的依恋之情,同事也讴歌了目前的温暖、无私、伟大。
《繁星七一》通过会议园中藤下,“我”在母亲膝下的情景,写出来一个温纯善良、体贴孩子的母亲形象。
《繁星一三一》通过描写星光、花香和大海的涛声,表达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繁星一五九》通过鸟儿归巢比喻“我”躲到母亲怀里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感激。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板书设计
(一五九)

天上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我躲到母亲的怀抱


对母亲的依恋
繁星
一、比一比,再组词。

藤( ) 膝( ) 涛( )
腾( ) 漆( ) 寿( )
瓜藤
膝盖
波涛
欢腾
漆黑
寿命
布置作业——课堂练习
  滕— ( )( )
  
二、加部首构成新字,再组词。
曼— ( )( )


朵— ( )( )

漫过 漫天
藤萝 瓜藤
躲雨 躲过
三、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 )
2.繁星闪烁着——深蓝的空中,何曾听得见他们的对语? ( )
排比 反问
拟人
布置作业
诗歌的海洋里有无数珍宝,可以通过阅读报纸、杂志等方式,收集喜欢的现代诗。工整地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