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课程题目 《鸦片战争》
教学目的 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内容,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学会分析一个事件发生的原因及其各方面的影响。掌握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原因难:两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及主要条约
课程类型与课程模式、方法 新授课讲授法、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与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时间分配 教学设计与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意图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2分钟 3分钟 5分钟 2分钟 3分钟 一、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让我们把目光从前几节课所学的西方政治制度转移到中国国内,来看一看十九世纪中后期近代中国反侵略和求民主的潮流。想一想,西方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与中国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所遭受的一系列侵略是否有关联。那么这一节课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从鸦片战争入手,一起了解近代中国遭遇的侵略战争与当时来自百姓、官员和军人们是如何抗击侵略的。 说到鸦片战争,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我们知道鸦片战争包含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么提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大家首先会想到什么? 生:林则徐虎门销烟 师: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销毁了大量从英国走私而来的鸦片,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出示几组材料,通过阅读这些材料,想一想它们反映出鸦片的大量侵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展示图片,简单介绍) 师:根据以上的材料,鸦片的危害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从对个人和对国家两个方面来进行思考。(学生回答) 师:嗯,对个人而言?(损害身心健康)对国家而言?(结合材料)军备废弛、财政困难。刚刚提到的是经济和军事两个方面,想一想政治上有没有什么表现?在实行闭关锁国的清朝,出现了大量走私进来的毒品鸦片反映出?(吏治腐败) 美丽的罂粟花结出罂粟果,再提炼制作成鸦片大量倾销入华,这一行为对近代中国造成了非常危害。(总结) 二、课程展开师:鸦片的大量侵入对近代中国的危害非常严重,那么为什么英国会把鸦片这种违背国际贸易道德的毒品当做商品,用它来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呢?我们一起看一看反映当时中英两国之间贸易往来状况的示意图 当时中英两国间存在正当贸易,但也伴随着贸易差额,在两国贸易来往中,英国从中国购买生丝、茶叶和药材,而中国由于还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英国输入的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销路不畅。在中英贸易的过程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处于入超地位。(简要语言介绍出超、入超)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选择了对华倾销鸦片,随着越来越多的鸦片进入中国,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也就是我们刚刚提到的三点。 为了应对大量鸦片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清政府官员在朝堂上就“严禁论”和“弛禁论”展开辩驳,道光皇帝最终采纳了“严禁论”并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于1839年6月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了缴获英美走私贩的大量鸦片。英国听说此事,对中国发动了战争,也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 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鸦片战争必然会爆发吗?如果没有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否会爆发呢? (请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好,那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看一看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是不是一次必然会爆发的战争。要探究其爆发原因,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当时的背景,在当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生产力得到大大提高,生产了更多商品的同时,也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料。结合相关地理知识,我们可以知道英国是一个非常小的岛国,它的国内市场狭小且原料有限,在这种矛盾冲突下,注定会走上对外殖民扩张,开拓海外市场,掠夺生产原料的道路。其实早在英国把目光对准中国之前,19世纪前夕已经有一个大致的东方殖民体系,所以英国将中国置于自己殖民体系之内其实是必然事件,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会发生的,虎门销烟只是其爆发的导火线。 但是将中英此次从1840年持续至1842年的战争称为“鸦片战争”是中国的说法,英国更多的将此次战争称为“通商战争”,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目,想一想英国为什么将此次战争称为通商战争。(请学生回答)英国将毒品鸦片看做普通商品,以清政府侵犯私人财产为借口发动战争,洗脱走私鸦片的不道德和罪恶。在战争根源上,英国工业的发展,急需打开中国市场,变中国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战争首先发动者不存在争议,就是英国。战争影响的预期,就是“通商”,打开中国市场。) 通过刚刚对战争爆发前背景的了解,英国将鸦片战争称为“通商战争”,我们可以将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总结为以下几点:(展示PPT) 知道了其爆发的原因后,我们借助地图,来了解这次鸦片战争的过程。 1.1840年6月英军侵入广东海面,因防御严密只得北上,再进攻厦门。英军被厦门守军击退,继续北上攻占定海,最后到了天津,威胁北京。清政府大为恐慌,撤职林则徐,派琦善前往广东“议和”。议和时为了给清政府更大压力,1841年初强占香港岛威逼广东。又攻占了一系列东南沿海城市,于18428月年抵达南京下关,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在此过程中涌现了一系列反抗外来侵略者的英勇事迹,如清军满族将领海龄,以及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民众大规模自发保卫家园抵抗外来侵略的战斗——三元里抗英。虽然有这些抵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的群众和官员,但鸦片战争还是失败了。(鸦片战争的结果,强调《南京条约》) 那我们来想一想,为什么当时的“天朝上国”会在这次战争中惨败呢?试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考虑(请学生回答、展示表格、根本原因)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知道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在战败后,通过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英国给中国带来了进一步的灾难,造成了更大的伤害。(展示条约及其危害)这些条约的危害其实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给中国造成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对《南京条约》的内容进行分析,看一看这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强调红字部分 香港岛 计量单位“银元” 五个通商口岸 关税 )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条约内容,其中最能反映出英国侵略的时代特征的是哪几条?(时代特征结合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进行理解。)(请学生回答)开放通商口岸和协定关税,体现了英国想进行商品输出的时代特征。 (对附件进行简单了解,“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简单解释。) 在了解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结果及签订的条约后,我们来想一想,第一次鸦片战争有哪些深远的影响呢?(结合签订条约的危害,分析其带给中国的影响。) 史学界在划分历史阶段时,常常将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为什么一次发生在中英间的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展示PPT)(阶级矛盾:不同阶级之间因经济、政治以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和要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在封建社会主要体现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间的矛盾。)(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包含了农民阶级的反抗革命,以及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些都是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与之对应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为主的人民民主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反侵略反封建:强调不是反帝反封建)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由于签订的屈辱条约,中国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平静,但外国侵略者并未就此满足,很快又一次战争爆发了。(展示圆明园的大水法烧毁前后的对比图和十二铜首)恢弘大气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遭受如此严重的打击是因为? 生:第二次鸦片战争师: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56年到1860年,那么为什么在签订了《南京条约》,从中国攫取了一系列权益后,还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呢?通过阅读课本第52页“战火再燃”部分的第一段,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直接:……根本:……)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示意图,结合地图简要讲述战争过程。)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也同样遭受惨败,在1858年和1860年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两份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其对中国的危害。(展示条约内容和危害) 除了英法两国与中国签订的两份条约对中国造成严重危害外,美俄两国也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与它们签订了一系列条约,俄国还强占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展示条约,通过地图呈现占有领土之多。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及签订的条约及其对中国造成的影响,通过刚刚的学习可以将其归纳为三点。(展示PPT)(强调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 三、总结与思考总结,根据板书梳理本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刚刚对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学习,我们共同了解并掌握了两次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接下来老师想请大家想一想,这两次外来侵略战争有没有在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呢?(展示材料,呈现中国战后客观上被推动发展的几个方面。)(同时也强调战争虽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但其侵略性和残酷不能被掩盖。) 建立单元和初高中所学内容之间联系,导入今日要学习的鸦片战争。 分析鸦片的非法走私大量倾销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即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结合示意图、地图等理解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通过思考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和中英对鸦片战争不同的表述方式,进一步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结合地图介绍鸦片战争的过程,著名的反抗外来侵略事件,分析最终失败的原因。 解读《南京条约》内容,提醒易错点,并通过内容分析其带来的危害,从而便于学生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 宏观角度上了解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通过展示圆明园被烧毁前后的图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战争的残酷。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提供史料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鸦片战争,“修约”为何会发生。 通过地图讲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签订的条约及其带来的危害,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结合板书框架,总结本课所学。 结合材料,让学生了解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