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四下语文《15白鹅》精品课件(共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四下语文《15白鹅》精品课件(共2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4 13:27: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教学课件
白鹅
人教部编版 小学语文 四年级下册
丰子恺
新课导入
《咏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认识了骆宾王笔下的白鹅,我们一起走近丰子恺,来了解一下他笔下的白鹅吧!
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2.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了解白鹅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风趣。
整体感知—— 走近作者
丰子恺(1898年11月9日-1975年9月15日),光绪二十四年生,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人。原名丰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中国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以中西融合画法创作漫画以及散文而著名。
整体感知——作家作品
《白鹅》,出自丰子恺先生之手。抗战时期,丰子恺以白鹅为喻,以朴素的笔调展示他对生活的热爱及中国文人处惊不乱的泰然。其实,高傲的白鹅正是丰子恺先生不畏权势的人格写照。
整体感知—— 我会读




kàn xiāo háng fèi cù pō shē









chǐ gǒu shì kuī sì gōng
整体感知—— 我会写















朗读课文,掌握文章大意,说出鹅有什么特点?并完成以下任务:
1.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围绕什么展开的?
2.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怎样划分?




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新课导入
整体感知
深入探究
课堂小结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白鹅
第一部分
主要描写了白鹅高傲的姿态
第二部分
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叫声
第三部分
主要描写了白鹅的步态
第四部分
主要描写了白鹅的吃饭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作者笔下的鹅有什么鲜明的特点?
傲慢、高傲、熬人、架子十足
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高傲: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傲人:骄傲自大,看不起人
架子十足:非常自高自大的样子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文章是从哪几方面写白鹅的高傲的?
头颈:伸长头颈、左顾右盼
叫声:严肃郑重、厉声呵斥
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吃相: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
这一段承上启下,将上下文紧密联系在一起,起过渡,引出下文的作用。
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呢?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净角:戏曲角色,扮演性格刚烈或粗暴的人物。通称花脸。
表现了白鹅从容高傲的性格特点。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
侍候:一般用于人,多用于对长辈或地位高者的服侍、伺候。
像饭馆的堂倌一样:作者这样写有意降低了自己的地位,显示出鹅的高贵,表现出对鹅的喜爱之情。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1.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一样是水,一样是泥,一样是草。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大约这些泥和草也有各种可口的滋味。
2.这些食料并不奢侈,但它的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譬如吃了一口饭,倘若水盆放在远处,它一定从容不迫地大踏步走上前去,饮一口水,再大踏步走去吃泥,吃草。吃过泥和草再回来吃饭。

找出课文中描写白鹅吃饭的句子,说一说它怎么吃饭的。
深入探究——理解课文
3.我们不胜其烦,以后便将饭罐和水盆放在一起,免得它走远去,让鸡、狗偷饭吃。然而它所必需的泥和草,所在的地点远近无定。为了找这些食物,它仍是要走远去的。
1.它需要三样东西下饭。
2.吃法:三眼一板,一丝不苟。
3.循规蹈矩,不会变通。

深入探究——主题归纳
《白鹅》是一篇极富情趣的文章,在作者丰子恺眼里这白鹅俨然就是一位高傲而固执,忠诚而可爱的朋友,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每每渗透着那份欣赏和爱怜。
课堂小结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妙笔生花,为他们写下了一篇篇生动的文章。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热爱小动物,和动物和谐相处哦!
拓展延伸
关于“鹅”的成语:

鹅毛大雪:像鹅毛一样的雪花。 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鸭行鹅步:步:走。象鹅和鸭子那样的走路。比喻步行缓慢。
鹅湖之会: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
板书设计
白鹅

姿态高傲
步态傲慢
吃相从容不迫

喜爱之情
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