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
《小松树》
课型
欣赏课
教学内容:
欣赏《小松树》
教学目标:
能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能够边唱歌曲边做声势练习。
知道《小松树》是电影《雷锋》的插曲。
听辨木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边唱歌曲边做声势练习。
声势节奏训练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上课 1. 师生问好
导课 1.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首乐曲,我们听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2.让我们听听《小松树》唱了什么内容?我们知道画面中的叔叔是谁吗?
新授课 1.节奏训练
讲解第一条节奏
讲解第二条节奏
分组节奏训练
2.老师来唱歌曲,请同学们认一认歌词的内容。
3.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朗读歌词。
4.纠正读错的句子,再次朗读。
5.我们跟着老师的琴来唱一唱旋律。
6.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的琴完整唱旋律。
7.我们把歌词填入到旋律中唱歌曲。
8.这首歌曲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唱呢?
9.我们把刚才的声势节奏加入歌曲,边唱边为歌曲伴奏。
10.老师想考考谁的耳朵最灵,听听这首被改编的《小松树》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介绍木琴
11.我们来听听引子部分,你能联想到什么?
12.欣赏乐曲的主题,听听这段的情绪是怎样的?
13.欣赏变奏部分
14.完整欣赏乐曲
四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什么呢?
师生问好
听乐曲
看视频《小松树》
声势节奏训练
看书并听教师范唱
读词
完整读词
分句学唱
完整唱旋律
填唱歌曲
带着情绪唱歌曲
做着声势唱歌曲
初听乐曲
了解木琴
聆听主题部分
画旋律线聆听变奏部分。
完整表现乐曲
组织上课,师生问好。
师用手风琴演奏《小松树》,通过乐曲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看视频《小松树》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知道《小松树》是电影《雷锋》的插曲。
通过声势节奏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
通过聆听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通过让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学唱歌曲的旋律
通过分句学唱,完整学唱,让学生掌握旋律部分。
让学生自主填唱歌曲
培养学生用自然、有情感的声音演唱歌曲。
完整表现歌曲
通过初次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主奏乐器的音色。
在整个欣赏教学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完整聆听,再通过分段画旋律线聆听,最后完整表现乐曲,培养学生的欣赏听辨能力。
《小松树》教学设计
海拉尔区回民小学
范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