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德里小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欣赏《伦敦德里小调》
教学目标:
1. 能感受《伦敦德里小调》优美的旋律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2. 能分辨乐曲两个乐段在情绪和音区上的不同。
3. 认识小提琴,能分辨小提琴的音色。
教学重点: 能感受《伦敦德里小调》优美的情绪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分辨乐曲两个乐段在情绪和音区上的不同。
教学准备:电子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你们爱自己的家吗?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请大家说一说,夸一夸我们的家乡——祁门,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师: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表达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小提琴独奏曲《伦敦德里小调》。
二、学习新课
1.初听乐曲
(1)老师播放乐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 (同时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聆听这首乐曲,听完之后,谈谈你的感受。
(2)老师总结:乐曲优美的旋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温馨宁静的小城,感受到小城的人们对自己故乡的情感。2.分段欣赏
师:这首乐曲有两个乐段,我们来分别欣赏一下。
(1)第一乐段
a. 老师播放第一乐段,引导学生听辨音乐的速度、音区、旋律的特点。
b.师总结:这段旋律速度中速稍慢,听起来优美,充满了温柔宁静的气氛。
c.老师指导学生用“lu”哼唱第一乐段主题。(跟琴唱)
d.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想做的动作来表现这一段乐曲。
(2)第二乐段
a.老师播放第二乐段,引导学生听辨音乐在音区、旋律、情绪方面有什么变化?
师:这段旋律的速度也是中速稍慢的,但是情绪却显得高昂,色彩也比A段明亮,带有颂扬性。同样速度的旋律为什么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呢?
A乐段的旋律主要在低音区演奏,听起来厚重朴实;而B乐段的旋律主要在中高音区演奏,就显得明亮高昂。这就是同样速度的旋律听起来给我们不同感受的原因。
b.老师总结:第二乐段的音区转向高音区,旋律出现了最高音,六度大跳使情绪更加激动,高潮过后又回到第一乐段的旋律,情绪又回到平静。
c.指导学生用“lu”哼唱第二乐段主题,提示力度在渐强之后又回到渐弱的柔美音色中。 (跟琴唱)
d.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想做的动作来表现这一段乐曲。
3. 复听乐曲、了解乐器(1)再次完整欣赏《伦敦德里小调》,感受小提琴音色的悠扬。并用“ABAB”概括出乐曲的结构。(2)介绍乐器。
出示小提琴图片,介绍小提琴。
师:小提琴是西洋乐器中的弦乐器,有四根弦,音域很宽,表现力非常丰富,有“乐器皇后”的美称。除了表现情绪优美的音乐外,也可以表现情绪欢快的音乐。
三、拓展欣赏
师:最后我们来观看一段视频。
(师旁白)伦敦德里是北爱尔兰的一个小城,又叫德里。这首乐曲是根据北爱尔兰的一首古老民歌《向库库列因告别》改编的。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将它改编成一首小提琴曲《伦敦德里小调》(也叫《爱尔兰民歌》),优美的旋律加上小提琴特有的细腻音色,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小城的热爱和思念之情。这首乐曲流传至今已近四百年,它舒展、优美、纯朴、轻柔的旋律,深受人们喜爱。数百年来,这首曲子被改编成各种版本,其中最常见的有小提琴的演奏和长笛的演奏。(时间充裕,再欣赏长笛版)
四、板书设计: 伦敦德里小调
小提琴独奏
AB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