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科学六上《1.2 做酸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科学六上《1.2 做酸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4 15:59: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做酸奶
1教学目标
1.能尝试自己动手制作酸奶,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牛奶发酵变成的。
2.知道细菌是一类分布极广的微生物,以及它们对人类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3.知道减少致病细菌传播的方法。
2学情分析
???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酸奶已经非常熟悉,学生非常感兴趣,几乎大部分同学都可以按照步骤来做出酸奶。因此这节课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体验,使他们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心得感受,同时让学生探究细菌的相关内容,发现其中的奥秘。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做酸奶的活动。
2.教学难点:在模拟细菌繁殖的实验中计算细菌繁殖个数。
4课前准备
学生:做好的酸奶用容器装好、每组八个带编号的纸杯、豆子(多些)、搜集细菌的相关资料
教师:课件、活动记录单
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5.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第一部分 课外主体实验
??? 1.教师提前一节课利用一些时间介绍酸奶制作方法,并布置学生在课前制作酸奶(方法见教材)。
??? 2.学生在课下制作酸奶,并完成相关记录,积累过程性资料(照片、相关资料、数据等)。
??? 3.形成一个简单,而又完整的制作酸奶的过程,并完成记录。
活动2【导入】第二部分 课内互动拓展 酸奶品尝交流会
1. 谈话:课前老师布置了同学们自己做酸奶的活动作业,现在老师发现每个同学都带来了自己做的酸奶,那首先,我们就来举行一个酸奶品尝交流会。你可以品尝组内同学的酸奶,也可以品尝相邻小组的酸奶,活动中请注意两点:①品尝时,要注意卫生,请用专门的小杯子进行品尝,②听到音乐声请停止交流活动。(课件出示要求)
2.学生分组进行品尝并交流。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学生在课下做酸奶的活动过程课件展示)
4.教师提示:自制的酸奶要放入冰箱冷藏,但不能存放太久。不要吃变质的酸奶,否则会引起腹泻、消化不良,甚至中毒等。
活动3【活动】认识细菌
1.提问:为什么牛奶会变成酸奶?(课件出示)
2.学生回答,引出“乳酸菌”。(板书)
3.谈话:乳酸菌属于一个庞大细菌家族,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细菌。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细菌的相关资料,下面请同学来分享下。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并课件演示。
? 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
? 细菌的食物——自养型、异养型
? 细菌的繁殖——二分裂式
? ……
6.出示问题:请思考什么是细菌的二分裂式繁殖方式?
7.学生回答。
8.谈话:我们知道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菌繁殖的速度是很快的,一个细菌可以在数小时内繁殖出几百万甚至上亿个后代。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个小视频,直观的感受一下细菌的繁殖速度。
9.学生观看视频。
10.谈话:接下来我们来动手体验一下,来做一个模拟细菌繁殖速度的实验。(出示课件:模拟细菌繁殖速度实验要求)。
11.提问:①实验中的杯子和豆子是用来做什么的?②应该如何做这个实验?
12.小组讨论并汇报。
13.小结:教师总结实验方法,并提示:一代细菌繁殖的时间需要20分钟,在这个模拟实验中,用20秒来代替20分钟,同时预测第21代细菌的数量。
14.学生实验并填出活动记录。
15.分组汇报实验结果,并谈感受。
活动4【讲授】了解细菌的功与过
1.提问:看到数目庞大的细菌你能想到什么?
2.学生分享课外查找到的资料
3.观看视频并谈谈细菌的功与过。
4.小结:对待细菌,我们要一分为二的看待。
活动5【讲授】了解疾病的传播与预防
1.谈话:尽管致病细菌占1%,它的危害也很大,请看一组网上数据,并说出你的感受。
2.学生交流。
3.提问:传染病传播的途径有哪些?
4.学生回答。
5.提问:如何减少病毒和致病细菌的传播?
6.学生回答。
活动6【作业】拓展
1.提问:你还能用细菌做什么食物呢?
2.学生交流。
3.结尾:请同学们回家尝试着做一做,如果做好后可以拿到课上来和同学们一起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