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
"设计表现图"教学设计
高彩梅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710072
【教材版本】
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
【设计理念】
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将设计的想法和成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并与他人进行交流。表达和交流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功完成设计过程的途径、方法和保证。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有它独特的语言,不同种类的语言往往适合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功能。
第一课时先从总体上介绍技术语言及其种类,接着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语言。第一节从技术语言的基本内容讲起,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技术语言、技术语言的特征、种类及其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草图是常见的设计交流语言,掌握草图的画法有助于将设计想法与成果更好的表达出来。在介绍完草图的基本画法之后,介绍根据所处设计阶段的不同草图的分类及草图绘制的一般步骤,使学生在掌握草图的基本画法的基础上,在设计的不同阶段,根据需要画出产品设计的草图。
第二课时介绍透视效果图的识度、简单图形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意义在于让学生掌握多种设计交流语言。
【教材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从标题和安排顺序看,是为设计方案制定过程中绘制设计图样服务的。但是,从整个技术课程的教学目的来看,本章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十分重要的平台。基于上述认识,我把本章内容划分为相互联系的四部分,即技术语言、投影知识和三视图的绘制、轴测图简介和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工程图样及绘图标准。
轴测图也是常用的工程图样之一,主要用于草图的绘制、产品说明书并有助于对三视图的识读和理解。因此,也是本章主要内容之一。但在要求上可以稍低一些。鉴于高一数学中有关于"轴二测"的内容,因此把正等轴测图作为重点内容。这一节,既是对全章核心内容"设计图样"的铺垫,由于技术语言的概念也是技术活动中应该知道的常识。
1、知识结构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四部分:1.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2.草图的绘制;3.透视效果图的识度、4.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在逻辑上四部分内容相关性很强,四部分内容均为重点内容,它们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各有优势。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始终。
2、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四部分内容结构合理,系统性强,设计的交流符合学生的设计理念的建构。本节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内容与制图课、立体几何有联系,学生在初中数学课中已接触过三视图的概念,但经了解,大部分学生已对此没有印象。因此,教学中既要利用学生已有的概念,又不能对此估计过高,对主要的内容,应从基本概念入手,不要跳跃。
由于前面几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叙述性的,多为常识性的内容,需要理解的较少,在本章的教学中,还应适当加入课堂练习和作业。
由于工程图纸是工程界的通用语言,必须符合共同的标准,因此,教学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实际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使用标准的习惯。
3、知识学习意义分析
认识工程图样的价值、识读工程图样的基本方法、绘制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了解工程图样的基本规范、初步培养按标准绘制工程图样的良好习惯等。技术语言的应用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节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生活甚至今后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4、教学建议与学法指导说明
1)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要注重对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教师对于知识的整理,素材的补充、知识结构的建构与分析是必要的,将设计的交流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2)不能过分注重数学技能的教学,要突出技术性,重在设计交流。
3)创设理想的交流环境,采用多种交流形式:个别交流、小组交流、网上交流。培养学生的技术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4)本节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识读技术图样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生活甚至今后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5)在图样绘制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
【学情分析】
1、学生原有认知发展分析
设计过程、设计原则、设计评价、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的比较与权衡几部分内容属于设计的理论知识准备,这节课,通过学生的实践与亲身经历,识图、绘图将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借助专业的技术语言实现设计构思,达到知识的升华。
2、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分析
在前几节教学的基础上,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设计的知识,掌握了一定的设计理念,这节课,展开体验环节、学生互动、教师的分析概括、资料的补充说明、知识结构的条理化是有基础的;借助数学基础实现设计过程效果是理想的,知识结构的建构可以实现。
3、学生非认知因素分析
整合技术语言的知识、提高绘图能力、以设计草图为案例;教师的理论为指导能够增加学习情趣,跨学科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将非智力因素转化为学习的有效资源,对于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有深远的教学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
2)能绘制简单的草图来表达技术设计的意图;
3)能识读效果图;
4)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会综合应用不同种类的技术语言来表达和交流自己的设计思想。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观绘制设计图形过程并从中体验从设计构思转化为设计语言的过程;
教学方法:绘图法、图表解说法、实物演示法等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略设计的绘图的重要性,体验技术语言的魅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能绘制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了解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2、教学难点
能绘制草图来表达设计意图;基本几何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教学环境】
本节课的教学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完成。媒体运用:教学课件、视屏资料、实物展示【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绘图法、图表解说法、情景设置法、实物演示法。
【教学思路】
1、导课:课件展示本节课程知识点,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草图的绘制;透视效果图的识度、正等轴测图的绘制。直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
2、导入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已经学到的技术语言种类及应用情况。
3、技术语言的补充。
4、学生活动环节:讨论、模仿、绘图。
5、课堂总结:技术语言概述:1)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2)常见的技术语言与应用、 3)技术语言的分类、4)技术语言的特点。
草图的绘制:1)设计表现的基础、2)草图的分类、3)草图绘制的步骤。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环节1
教师活动1:导课:课件展示本节课程知识点,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草图的绘制;透视效果图的识度、正等轴测图的绘制。直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
学生活动1:已经学到的技术语言种类及应用情况。
教师活动2: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2:讨论分析、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技术语言的反馈,直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有利用形成系统的技术语言体系。
1、导课
同学们好!
在设计与交流过程中需要语言工具,呈现和表达设计构思,请问同学们已经积累的技术语言有哪些?
展示课件课:导入新课:设计表现图。
◆ 环节2
2、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
教师活动1:教师讲述、课件展示技术语言的重要内容:
1)技术语言的概念: (Technical Language) 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
2)常见的技术语言与应用
图样:工程技术中最常用的一种表达、交流工具。如:机械加工图、建筑施工图、装潢布线图、电子电路图。(复杂变简单)
图表:通常用于统计数据的表达。常见的有表格、柱形坐标式图表、饼形图表等;
如:零件规格表、设计草图、设计效果图。(规范、直观、准确)
模型:一般是用于建筑物、建筑群的表示。地理、军事上用的沙盘模型也是属于模型式技术语言。如:车模、房模、航模。(直观、形象、生动)
符号、标志:在交通、广告上用等很多,在工程图纸上也有用规定的标志、符号来表示一些特殊的要求。如::交通符号、体育符号、天气符号。(简单、规范、形象)
声音:如号音、汽笛、喇叭等在表达某些特殊信息时发出的声音。如:消防车、救护车、警车等车辆的特殊声音。(便于理解)
肢体语言:在交通、航海方面用于指挥和交流和沟通。哑语也是手势语言。可以统称为肢体语言。如:哑语、手语和旗语。(规范、简捷)
口头语言:有的技术活动,如技术讲座、教学等,主要是用口头语言来表达和交流。
(即时交流)
程序语言、计算机演示语言:它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用多种媒体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工具。(生动形象、灵活、开放)
书面文字语言:各种技术文件,都需要用到书面文字语言。(正式、严谨)
计算机演示:以计算机为载体,用多种媒体进行交流和表达的工具。(信息量大、类型多、交流快捷)
学生活动1:讨论、听讲、有关笔记。
设计意图:系统呈现知识,补充大量信息,利于学生掌握技术语言的种类、应用、特点
教师活动2:展示技术语言的有关图片资料。
学生活动2:识别图片,对于技术语言识别合再认,巩固知识。
◆ 环节3
教师活动1:展示上界学生作品。
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
设计意图:用身边的作品激发学生活动的参与度,使亲自设计并完成的动机进一步加强。
教师活动2:讲述技术语言的分类情况。
3)技术语言的分类:按照专业--计算机程序语言、程图学语言
按照人的感觉--听觉语言、触觉语言、视觉语言
按照人的视觉--文字符号语言、图形符号语言
学生活动2:完成活动内容
教师活动3:课件展示简述
4)技术语言的特点:简单、明确:要让"一看就明白"。
形象、直观:这主要是对交通标志和符号的要求。
规范、统一:在使用范围内,必须统一和规范,便于达到交流、 表达、沟通的目的。
学生活动3:整理笔记。
◆ 环节4
3、草图的绘制
教师活动1:分配任务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1:阅读相关材料。
教师活动2:分配讨论问题。
学生活动2:回答本组问题。
教师活动3:指导讨论过程,课件展示正确解答。
学生活动3:巩固知识点:1)设计表现的基础:徒手绘图、网格法徒手绘图、基本图新的画法、直线与曲线的连接。
教师活动4:利用动画展示基本图形的画法。
学生活动4:完成徒手绘图、网格法绘图等练习。
设计意图:讲练结合,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提高。
◆ 环节5
4、草图的分类
教师活动1:询问学生设计台灯的过程中使用的草图是否不同,有没有疑惑?
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
教师活动2、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
构思草图:是对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想法的记录,它是以具体图形把想法表现出来。
设计草图:是经过整理、选择、修改、和完善的草图。
草图绘制的步骤:选用合适的笔来画图(2H 铅笔);在方格纸上按照构思好的设计方
案,画出产品的外观比例关系;在透视网格纸上,画出产品的透视线,先画淡一些,画完图形后,再描深轮廓;描绘产品放置平面上的阴影,突出形体的体积感和质量感;细致描画产品的亮部及高光部位;画产品的中间调子,注意色彩过渡自然。
学生活动:完成台灯的草图绘制。
设计意图:学生作业过程中技能提高与知识内化并,事半功倍。
5、总结
老师展示课件:
学生总结知识结构。
6、课后作业
完成靠背椅的设计草图。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 环节1
教师活动1:导课:学生靠背椅草图的展示、评价。展示水立方钢架结构示意图,导入透视效果图的识度、正等轴测图的绘制。直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
学生活动1:交流草图绘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师活动2:课件展示
学生活动2:讨论分析、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应用情况,直接进入新课程的教学。有利用形成系统的技术语言体系。
1、导课
同学们好!
在设计与交流过程中需要语言工具,呈现和表达设计构思,请问同学们已经积累的技术语言有哪些?
展示课件课:导入新课:透视效果图的识读。
◆ 环节2
2、透视效果图的识读
教师活动1:课件展示透视效果图。
学生活动1:讨论、听讲、有关笔记。
教师活动2:简述透视效果图的主要内容。
透视效果图的识读:与草图相比,效果图有什么优点?优点:真实的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空间效果。
在识读时要注意什么?①整体把握产品的形态、功能和特征;②外观上的实际比例关系和色彩搭配及材质感;③产品内部结构和色彩装饰效果。
学生活动2:识别图片,小组讨论,对于透视效果图进行鉴别,归纳总结,巩固知识。
设计意图:问题呈现知识,读图分析,创设情景发挥集体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 环节3
3、正等轴测图
教师活动1:补充内容。
1、轴测图的形成:
将物体连同其直角坐标系,沿不平行于任一坐标平面的方向,用平行投影法投射在单一投影面(称为轴测投影面)上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轴测图。轴测图按投射方向与轴测投影面是否垂直,分为正轴测图和斜轴测图。
2、轴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
确定物体空间位置的直角坐标系的三根坐标轴X、Y、Z在轴测投影面上的投影X1、Y1、Z1,称为轴测轴,它们之间的夹角称为轴间角。
3、轴测投影的基本性质:
(1)物体上相互平行的线段的轴测投影仍相互平行。
(2)物体上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段的轴测投影仍与相应的轴测轴平行。
(3)物体上两平行线段或同一直线上的两线段长度之比,其轴测投影保持不变。
(4)凡是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就可以在轴测图上沿轴向进行度量和作图。
4、正等轴测图:
当三个直角坐标轴与轴测投影面的倾角相等时,三个轴向伸缩系数均相等,这时用正投影法所得到的图形称为正等轴测图,简称正等测。
5、正等测的轴间角和轴向伸缩系数:
正等测中的三个轴间角都等于120°,其中Z1轴画成铅垂方向,轴向伸缩系数相等,都是0.82,为作图方便,通常采用简化的轴向伸缩系数 p1 = q1= r1= 1,即凡与轴测轴平行的线段,作图时按实际长度直接量取。
6、平面立体的正等测画法:
坐标法:根据物体表面上各顶点的坐标,分别画出它们的轴测投影,然后依次连接成物体表面的轮廓线,这种方法称为坐标法。
方箱法:对于由长方体切割形成的平面立体,先画出完整长方体的轴测图,然后用切割方法逐步画出它的切去部分,这种方法称为方箱法。
7、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平面结构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学生活动1:完成教材中要求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学生活动2:完成活动内容,交流并展示完成情况。
设计意图:适当并补充有关知识,增加教材容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完成教材中绘图练习,有效提高技能。
教师活动2:圆的轴测投影概括。
XOY面上圆的轴测投影
作图步骤如下:
--作轴测坐标,在相应坐标轴上,按1:1的要求,作出E,F,G,H各点的轴测投影e,f,g,h。
--在直角坐标中,作圆O的外切正方形,根据AB,CD平行于OY轴,BC,AD平行于OX轴,在轴测坐标中,求得正方形ABCD的轴测投影为abcd。
--连接ag,ch,分别交bd于m和n。
--分别以a,c,m,n为圆心,以ag为半径作弧gf,以ch为半径,作弧hc,以mg为半径,作弧cg,以nf为半径,作弧hf。这四段弧连接成的椭圆,就是所求的圆的轴测投影。
4、总结
老师展示课件:透视效果 图的识别:透视效果图更能表现产品的式样、材质、空间效果。
正等轴测图:平面结构形体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圆的正等轴测图的绘制。
学生总结知识结构。
5、课后作业
完成圆的正等测图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