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5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RJ 二年级下
生字认一认
曾经
céng
启蒙
méng
泥泞
nìng
孝顺
shùn
踏步
tà
年迈
mài
荆条
jīng
荆棘
jí
花瓣
bàn
晶莹
yíng
寻觅
mì
必需品
xū
献血
xiàn
背
bēi
bèi
背包
背影
造句:
他背(bēi)起背包走了出去,只留下一个孤单的背影。
多音字
迷(mí)
谜(mí)
造句:
他猜灯谜猜得太入迷了。
形近字
入迷
灯谜
温暖——
寒冷
献出——
索取
造句:
我们应该像雷锋叔叔一样献出爱心,而不是一味索取。
反义词
【蒙蒙】形容雨点很细小。
造句: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
【泥泞】因有烂泥而不好走。
造句:他们在泥泞的山路上
艰难地前进着。
词语释义
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五个部分分别写什么?
整体感知
这首儿童诗通过“我们”寻找雷锋的足迹,赞扬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呼唤我们向雷锋学习,真诚地去关心、帮助别人,使奉献爱心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为。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文章五小节分别写了什么?
第一小节:写沿着小溪寻找雷锋的足迹。
第二小节:写雷锋叔叔曾帮助过迷路的孩子。
第三小节:写顺着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
第四小节:写雷锋叔叔曾帮助过年迈的大娘。
第五小节:写“我们”终于找到了雷锋叔叔:哪里
需要献出爱心,他就出现在哪里。
主题归纳
这首诗歌通过描写寻找雷锋的足迹,赞扬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呼唤我们向雷锋学习,献出自己的爱心,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
小溪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抱着 的孩子,
冒着 的细雨。
瞧,那 路上的脚窝,
就是他留下的 。
随堂练习
迷路
蒙蒙
泥泞
足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小路说:
昨天,他曾路过这里,
背着 的大娘,
踏着路上的 。
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
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年迈
荆棘
乘着温暖的春风,
我们四处 。
啊,终于找到了———
哪里 献出爱心,
雷锋叔叔就出现在哪里。
寻觅
需要
听老师讲雷锋的故事,再朗读这首诗歌,注意有问有答的特点。
教材习题
朗读指导:读问句时,要根据情感的起伏,读出急与缓的变化;读小溪、小路的话时,语速要稍慢,娓娓道来。
猜猜下面词语的意思,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泥泞:
因有烂泥而不好走。(联系生活体验)
年迈:
年纪老。(结合语境)
晶莹:
光亮而透明。(分析“晶”的字形)
寻觅:
寻找。(联想近义词)
沿着长长的小溪,冒着蒙蒙的细雨,雷锋叔叔 ……
读句子,想画面,再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雷锋叔叔抱着迷路的孩子,在泥泞的路上走。
顺着弯弯的小路,踏着路上的荆棘,雷锋叔叔……
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大娘,脸上满是汗珠。
课外积累
钉子精神
雷锋同志曾在日记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有些人说工作忙,没时间学习,我认为问题不在工作忙,而在于你愿不愿意学习,会不会挤时间,要学习的时间是有的,问题是我们善不善于挤,愿不愿意钻。一块好好的木板,上面一个眼也没有,但钉子为什么能钉进去呢?这就是靠压力硬挤进去的。由此看来,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