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4 17:4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上面两幅图片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的农村的巨大变化。你知道,党在农村改革中实行了什么政策吗?这一政策为什么能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引领
(1)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的时间及意义
(2)掌握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心环节和影响。
(3)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作用。独立自学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浏览课本38-39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4分钟后期待大家精彩的回答!1、农村改革前,人民公社存在怎样的弊端?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目的是什么?
3、1978年安徽遭遇大旱,凤阳小岗村农民进行了怎样的尝试?效果如何?农民 生产积极性不高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男劳力上工带扑克,
女劳力上工带纳鞋,
头遍哨子不买帐,
二遍哨子伸头望,
三遍哨子慢慢晃。 安徽凤阳小岗村——“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从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全是自己的。
——民间谚语引导探究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国庆游行标语“联产承包好”激发农民的劳动热情1976年产粮 0.77亿公斤
1980年产粮 5.02亿公斤
1981年产粮 6.70亿公斤
1982年产粮 7.15亿公斤说凤阳,道凤阳,
改革鼓点先敲响,
三年跨了三大步,
如今飞出金凤凰。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引导探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老李的新烦恼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兴办乡镇企事业)—— 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哪几次的变革和调整?四次调整:
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
私有制不变: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三大改造1953-1956(私有制→公有制)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58(公有制不变)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78引导探究(公有制不变)
(经营管理体制改变)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独立自学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浏览课本39--41页正文及阅读部分内容,思考下列问题,3分钟后期待大家精彩的回答!1、城市改革前,企业存在怎样的弊端?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哪年开始,指导文件是什么?改革有哪些措施?
3、哪次会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含义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意义?
材料研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通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我们工厂的情况有点糟。“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 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
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
增强企业活力改革措施指导文件:
1984《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措施:
单一公有政企不分平均分配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二十年后,海尔集团由一个亏空147万元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2004年全球营业额1016亿元的中国第一品牌,并在全世界获得越来越高的美誉度。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引导探究:国有企业典范思考: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如何?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基本特征:
市场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何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1、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有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
2、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目标升华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首先进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的是( )小岗村农民。
A、安徽肥西    B、安徽凤阳 
C、河北沧州    D、贵州关岭
2、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全面展开于( )
A、1978年 B、1984年 
C、1992年   D、2000年当堂诊学BB3.下图1979—1982年我国农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集体劳动盛行 B.国家政策适当
C.自然灾害减少 D.科学技术发达B4.1993年后,大批国有企业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出现了马钢股份等一批先进典型,这表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材料二:“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请回答:
(1)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安徽凤阳开始的,当地的农民采取了怎样的做法?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花鼓词所描述的现象?
当堂诊学做法: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效果: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强化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