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之歌》教案
蒲塘小学 马荣荣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势。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
1、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
2、吐字清楚、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具准备:
《那达慕之歌》、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问好歌
二、发声练习
三、导入: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蒙古大草原上转一转,大草原上都有什么?(蒙古包、牛羊马)。那么首先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音乐,歌曲的整体情绪是什么样的?自由的想象,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播放《那达慕之歌》)。
师:睁开眼睛,谁来告诉大家,刚才在音乐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场景?
生:热闹、欢快、热烈等等。歌曲的节拍?2/4拍
师:老师非常佩服同学们的音乐想像力,这段音乐确实表现了热烈欢腾的场面,这个场面是什么呢?就是内蒙古大草原上最盛大的节日群众聚会——那达慕大会。(课件展示)
师:刚才我们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这节课要学唱的歌曲《那达慕之歌》(板书)。
师:“那达慕”是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师:通过看大屏,我们知道了 “那达慕”是蒙古族一个盛大的集会,在“那达慕”大会上,有三项最著名的比赛项目大家知道是什么吗?
生:摔跤、射箭、赛马。
师:我们把这三项叫做“那达慕三艺”。
四、学习歌曲
1、初步聆听音乐伴奏。
师:了解了“那达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跨上骏马,飞奔蒙古大草原参加他们的那达慕大会吧,全体起立,会不会骑马,跟着节奏动起来。(播放《那达慕之歌》伴奏音乐)
师:蒙古大草原到了,(展示课件送哈达)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呀?
生:哈达。
师: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向我们献上了哈达,老师想问问“为什么要献上“哈达”?
生:对外来同胞的最好的祝福。
师:一般“哈达”都是白色的,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黄色的“哈达”,蒙古族的小朋友将他们灿烂的祝福献给我们每一个同学,你们愿意接受吗?
生:愿意。
师:下面就让我们随着音乐传递“哈达”、传递友情、传递蒙古族同胞的祝福。(播放《那达慕之歌》伴奏音乐)
2、解决歌词难点。
师:同学们,最热烈的“那达慕”大会就要开始了,来聆听这首歌曲,听听歌中唱到了那些有关“那达慕”的信息(也就是听到歌中唱到了什么)?(听范唱)
生:马头琴,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展示课件)
好来宝,是一种有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展示课件)
3、按节奏读歌词
看看同学们被哪个节奏难住了?出示附点节奏。
(1) x. x (2) x . x
(3)x x. x |x . x | x x x x |x x 0 ||
反复练习
4、逐句学唱歌谱。
5、师唱歌谱生填歌词。
6、完整演唱第一段。
7、跟音乐第二段。
8、完整演唱。
五、巩固歌曲
1、我们要用歌声给赛马场上的朋友加油,能坐着唱吗?全体起立,让我们用嘹亮的歌声给我们的朋友呐喊、助威,但能不能喊破喉咙?要用嘹亮、美妙的声音演唱歌曲,好不好?(教师伴奏完整唱一遍)
2、下面就让马蹄声伴着我们的歌声来一遍,用手来做一下马蹄声是怎样的?(演唱第一段)
3、赛马场上,还可以用大鼓来助威,让我们用脚跺一下表示大鼓,来试一下。(演唱第二段)
4、分两组合作完整演唱歌曲。
六、歌曲处理
师:现在我们用另一种速度来唱一唱(教师伴奏)
师:这首歌曲这样的速度你觉得如何?
生:马儿没劲,好像跑不动等。
师:所以要表现这样热烈、欢腾的场面就要用欢快的速度,速度对表现音乐的形象是非常重要的,还有一种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形象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呢?(板书:f、p)
师:结束句现在我们用渐强的力度变化来唱一唱。
生:唱结束句。
师:再用渐弱的力度变化来唱一唱。
生:用减弱的力度唱结束句。
师:你喜欢哪一种结尾?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力度变化给歌曲带来的不同效果)
师小结:不同的力度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1、怎样用声音的力度变化来表现那达慕大会场面越来越热烈,逐渐推向高潮。(渐强)2、怎样用声音的力度变化来表现那达慕大会接近尾声,马儿离我们越来越远,人群散尽的一种结束感。(减弱)
教学小结:今天老师觉得大家真是一支出色的啦啦队,让我们随着音乐用打击乐器为他们加油、助威。(沙锤、铃鼓、串铃)
紧张激烈的赛马即将结束了,我们也该收队回家了,下面让我们随着新学的歌曲《那达慕之歌》,跨上骏马回家吧。
教学板书: 那 达 慕 之 歌
马头琴 好来宝
x. x 和x . x
x x. x |x . x | x x x x |x x 0 ||
f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