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彩墨画鱼》教学案例
一、编辑本课指导思想
鱼在我国是“吉庆有余”的象征。湖北有千湖之省的美誉,水多鱼肥。千姿百态的鱼让水底世界充满生机显得格外美丽。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动态婀娜的鱼,无论是在表现方法上还是在独特的画面效果上,都能体现出特有的情趣。同时,为了促进了中德文化交流,加深两地间的友谊,让国际友人和中国学生共同体验中国水墨画的特殊韵味和审美情趣,在教学准备中,我还特意为每位学生打印了一枚红色小印章,让学生在国画学习中,不仅学习笔情墨趣,还能体验题款铃章的乐趣,从中感受中国画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二、本课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国画教学中学生合作性学习的培养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合作的能力了,但是,在舞笔弄墨的国画教学课堂中还是第一次。由于鱼的形态各异,在画纸上可以不受方向、角度的限制,方便学生在不同方位作画。但在组织画面时、墨色调浓淡的准备等工作,都需要与同伴协商,和谐的学习氛围犹如中国画一样,预设要求学生“雅、韵、乐”。我将本课划分为“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通过欣赏——实践——创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它的主要特点。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同时在创作时不受表现方法、技法的限制,可以大胆地将自己对鱼的认识和感受,与同伴合作共同表现出来,并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创造力与合作能力,让他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拟定画面、组织与构图、各成员之间的配合等,从而提高彼此的表现能力及与多人合作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应知:了解有关鱼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习用中国画画鱼的方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的特点。
应会:尝试用没骨法或勾勒法表现形态各异的鱼,并有一定的组织画面的能力。
2、隐形内容与目标
通过学习水墨鱼,进一步认识写意画的形式美感,弘扬民族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关注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表现能力与合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写意画鱼的基本方法、训练与同伴合作组织画面的能力
难点:没骨法、勾勒法画鱼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国画工具
学生准备:国画工具与材料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学生行为
教师行为
艺
术
体
验
情景体验
学生感知德国NIKO先生设计的《水墨动画》,了解墨韵。
进入情境,观看变换莫测的墨韵。感受中国画之魅力。
调动学生积极性,了解中国文化受世人的关注与创新。
尝试体验
自主尝试,收集墨韵。
欣赏了解鱼
复习墨色变化,边实践、边总结、边提高。
尝试墨在水里的变化无穷,感知宣纸的浸透性及墨色深浅的变化。
尝试用多种方法画鱼
引导学生体验中国画特有的艺术效果,启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
艺术构思
理解体验
整合体验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思维碰撞达成共识。感受师生之间的合作。
掌握绘画方法。
互动交流,向同伴介绍自己画鱼的方法;
请多名学生上台与教师演示画大小不同、形态不同的鱼;
主动提炼水墨画鱼的两种方法;
观摩教师是如何整合体验运用没骨法、勾勒法一笔变鱼。
欣赏韩美林作品,分析特点。
参与学生讨论,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掌握中国画画鱼的方法以及老师是如何与同学合作完成画面。
罗列学生自己提炼的方法。
感知墨色变化,及运笔的灵活性。
帮助学生分析画面
艺术表现
合作体验
分小组讨论,提高分析、表达能力。
分工合作,协调画面的组织,调色盘墨色浓淡的准备工作
协助各小组,保持课堂的和谐。
创作体验
1、合作体验感受学习中国画的乐趣。2、提高用水墨造型
的能力。
3、整理画面的能力及国画特有的形式美。
明确作业要求;
四人合作完成一幅鱼儿图。
诗书画印完善画面。
鼓励学生大胆创作,进行技法的个别指导,观察引导各小组合作的状态。
让学生了解一幅完整的中国画离不开诗书画印。
表达体验
深化艺术魅力,主动表达作品意蕴,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让学生大胆分析创作的水墨作品,敢于提出新的见解;
浅谈合作的感受。
给来宾赠送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作品评价;
体验合作带给我们的感受
促进交流,推动进步。
评价研究
学生学习中国画很感兴趣,合作学习状态非常好。从合作学习分组结构上看,四人一个小组,还是比较科学合理,既要考虑到每位学生合作时松弛有度又要都有事可做,人太多容易产生分歧。但通过这节课,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只关注了自己局部鱼的结构上,而容易忽略画面整体关系;只关注自己画的位置,而忽略了画面的组织关系;只方便自己用墨,而忽略其他。由此,在学生合作时还是要推选一名权威组员,由他进行协调完成会更好。分好组后需要合作要有阶段性,这样便于权威组员的管理或者轮流管理的均衡性。
教学板书
师生合作
范画一
课件
师生合作
范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