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大师画我也画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8课 大师画我也画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04 17:53: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师画我也画》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大师画我也画》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美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八课的教学内容。以“造型·表现”为主,“欣赏·评述”为辅,旨在引导学生发散求新求异的思维,以大师为榜样,激发学生的美术构想和创作欲望。通过上一节课《画家凡·高》的学习,学生对凡·高绘画作品已有初步的认识,本课内容则锻炼学生感受线条的表现力和组织线条进行创作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尝试、探索,在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进而理解大师的大胆创新精神,学习他的绘画表现方法。
本课共两个版面,可分两个课时,教材第42页作为本课第一个课时,展示了凡·高的《柏树》,作品中如同火焰般燃烧的线条袒露着画家的内心世界。图片下方的文字描述和三幅模仿大师手法创作的学生作品,为学生的创作启发了灵感,降低了难度,学生可以以“火焰”的形象为参考,以强烈扭动的彩色线条为涂色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使画面充满视觉和思维上的冲击力。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美术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探究能力,有初步的欣赏素养,对绘画作品的特点有浅显的认识,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升。但学生毕竟处于儿童期,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等方面还很粗浅,对大师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上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应利用观察、欣赏、实践等教学方法,分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家的绘画表现手法,使学生接受大师作品,通过模仿学习,追求自己的创作,渗透求新求异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画家凡·高的绘画表现方法,学习用笔触表现形象,表达情感,模仿用大师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探究、实践等学习过程,运用对比观察、合作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相互探究交流,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学习大师的绘画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色彩有全新的认识,并促进其绘画能力的提高,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体会创新的魅力。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凡·高的绘画表现方法创作一幅画。
2、难点:如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形象特征及作者的感受。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供教师使用的资源:PPT课件(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
2、学生使用的资源:砂纸、油画棒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对比导入
发现问题
1、课件出示两幅作品。
2、交流谈话,提出问题:这两幅作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组织学生研究作品,适时点拨。
4、理解“笔触”。
5、明确本课任务,出示课题:大师画我也画
1、欣赏
2、分析、比较
(生:表现的都是星空……)
3、交流、汇总
运用欣赏比较、直观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用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深入理解
探寻方法
看一看:课件出示凡·高作品
考一考:火眼金睛
师:哪幅是凡·高的作品,你能找出来吗?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
比一比:这两幅作品的笔触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
(1)这些笔触有什么特点?有没有变化?
(2)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5、总结凡·高的绘画表现手法。
1、赏析作品
2、思考分析
生:第一幅笔触细腻,很真实……
3、生:画家对物体的观察很仔细,顺着物体运动的方向有规律排列……)
4、反馈总结
通过看一看、考一考、比一比等环节分析、感受凡·高的笔触和色彩,体会画面的冲击力及画家的情感,进而了解画家独特的画风,为接下来的创作做准备。
三、示范讲解
总结提升
1、课件出示一幅简笔画作品。
2、试一试:你能学着用凡·高粗犷有力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对这件作品进行重新再创作吗?
3、点拨、示范讲解。
上台尝试
以学生熟悉的简笔画作品出发,通过对作品重新再创作的讲解示范,既降低了难度,又能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从而突破本课重难点。
四、艺术实践
作品赏析
提出作业要求:选择一幅简笔画作品,学着用凡·高粗犷有力的笔触,鲜艳的色彩对作品进行重新再创作。
(注意:构图饱满;笔触粗犷;色彩丰富)
巡视指导,鼓励学生敢于创新
组织学生赏析作品。
动手实践
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感受笔触、色彩的独特魅力,更好的体会凡·高绘画时的心情和创新的精神。
五、审美表达
课堂总结
组织学生展示评价
(评价要点:A.你觉得谁的画最能体现出凡·高那种鲜艳的色彩,粗犷有力的笔触呢? B.选出有新意的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C.谈谈创作中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以及本节课的收获。)
2、教师总结
赏析作品并评价
在欣赏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画家的绘画风格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总结画家创新精神及艺术特点,强化认知,再一次体会画家绘画特点。
七、教学反思、总结
美术课《大师画我也画》教学反思
本课属“造型·表现”课,在学习方式上比较开放,通过直观的对大师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欣赏比较,学生在分析、讨论中总结大师作品风格。直观的过程,在课堂上的效果显著,这种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课堂教学设计中,
我还设计了一个小小的练习环节,在学生基本掌握画家绘画风格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尝试为作品进行重新在创作,这个环节不仅能将重难点应用、反馈,并且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回答,特别是缺乏自信的学生,我仔细寻找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真诚的赞扬他们每次的表现,这样最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并且及时、适当地给予赞扬。如:你观察得很仔细等等。尤其那些很少得到表扬的学生,一句良言,一个微笑,往往能让他们感到亲切舒服。会让他充分发挥内在的潜力,甚至可能成为他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尝试并示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潜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通过对比分析、讲解示范等有意识地降低难度,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虽然很多孩子对笔触的理解和色彩的运用还不是那么娴熟,但是,这样的半临半创作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支撑进行绘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够很好的将方法化为己用。大部分学生能够尝试学习画家的绘画风格,不少作品大胆而稚趣,在同学们的创作中天马行空、不受他人左右、只要自己喜欢、我想这就是课改的魅力。作为美术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独特而丰富的个性不断的探索而努力。应以一个发展而动态的眼光来对待新课改大潮中的各种各样的形式,以此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