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2.1 折形状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4 20:2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折形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改变纸的形状和纸筒形状,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2、能预测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力大小。
3、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纸筒形状与承受力大小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纸筒的形状不同,承受力的大小也不同。
2、了解不同形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改变纸的形状以增大其承受力的方法。
难点: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筒承受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课本、A4纸、双面胶
一、导入
1、故事:中国古代有一个建筑师名叫丁谓,他技术高超,名扬四海。这一年皇帝想要修一座宏伟气派的宫殿,于是请来了丁谓,他便成为负责该项工程的主管。但这一决定招来了原来皇宫建筑师的嫉妒,当宫殿即将完工已修建到顶部的关键时刻,这个建筑师花钱雇人将顶部材料的内部装入了金属,材料变得异常沉重。这天,丁谓又来视察,看到工人们非常吃力地搬运材料,他立刻查看,发现了问题,知道有人陷害。但是工期马上就要到了,根本来不及重新买材料返工,只能把这些材料安装到屋顶上去,可是用了这样的材料,会发生什么现象?(房屋倒塌)是啊,这不但自己要丢掉性命,还会伤害到别人。你有什么方法能帮助丁谓度过难关吗?
2、增加柱子。
3、用什么样的柱子?(圆柱形)还能用什么样的柱子?(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等)
4、是不是各种形状的柱子都能支撑住灌了金属的屋顶呢?(能、不能)
5、小结:看来形状不同有可能支撑的重量也不相同,也就是承受力不同,究竟哪一种形状所能承受的力更大些呢?让我们一起看看不同形状和承受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承受力)
二、探究不同形状的纸的承受力
1、谈话:要探究不同形状和承受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需要重物和支柱,我们没有现成的支柱,只有一些纸,一张纸能承受重物(书)吗?
(折出筒形)对,折出各种形状的筒形来模拟支柱。
用纸折不同形状的筒形有没有要注意的问题?
2、学生回答(纸的材质、大小、高低、层数等方面一样)。
3、谈话: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选择一组有规律的筒形来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把纸筒折成哪些形状?
4、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顺序要和记录单一致):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六边形。下面我们来折出这四个纸筒,在折之前我们了解下全部折纸的方法。
学生折纸筒,教师巡视。
6、谈话:就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纸筒形状和承受力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板书:纸筒形状)我们就用书来当重物。
7、谈话:先来预测一下,这四种形状的纸筒,各能承受几本书?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学生讨论,记录。
8、要想知道我们的预测对不对,该怎样做?(要进行实验)
9、讨论:下面我们就要进行实验了,实验时要注意什么?(注意:所压重物一致,书一本一本的往上加;颠倒着放置,重物保持平衡;每个纸筒只能测试一次,压坏了不能再用)。
倒塌以后承受力应该是几本书?(比倒塌的数量减一)
注意做好实验记录。
10、先完成的组将数据板书在黑板上。
11、集中:实验时间到,先完成的小组已将数据写在黑板上,还有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分享下实验本组的结果?
12、学生汇报,根据数据分析说出本组的发现。
13、原来这张纸能不能支撑起一本书?(不能)我们怎样做才使它的承受力增加了?(板书课题:折形状)
课件小结:1、圆柱形纸筒的承受力和其他形状的纸筒相比要大很多。
2、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改变物体的承受力!
14、教师小结:丁谓也发现了这个秘密,于是他选择了圆柱形支柱,并且镀上了金色的飞龙,使得宫殿金碧辉煌,这样的改变不但没有让皇帝生气,反而赢得了赏识,官升三级。
三、了解各种形状在生活中的运用
1、提问:刚才我们研究了不同形状纸筒的承受力,在生活中,你见过像圆形纸筒这样形状的物体吗?
2、学生自由举例。
3、教师归纳总结:像圆形纸筒这样的物体叫圆柱体,同学们刚才说的物体,有些应用了圆柱体有较大的承受力,比如柱子、凳子腿等;有些应用了在同样多的材料中,圆柱体的容积最大,如水杯、罐子、水桶等;还有些应用了圆柱体的抗弯曲能力,如树干、路灯杆等;甚至有些物体应用到了圆柱体几个方面的特性。
4、讲解(PPT图片):当然,不单单是圆柱体,这些物体:工字钢、槽钢、瓦楞纸板,也具有一定的抗弯曲能力或者承受力。
四、拓展应用
1、谈话:(出示鸡蛋)
老师这里还带来一个物体。鸡蛋壳的承受力怎么样?
2、学生猜测。
3、现场演示(找一个孩子站在上面)。
4、介绍薄壳结构:像鸡蛋壳这样的结构叫薄壳结构。薄壳结构可以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物体的各个部分,虽然薄,但能承受较大重量。许多建筑物屋顶都运用了薄壳结构的原理。
五、总结全课
提出希望:生活中的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是由4种基本的简单形状构成,这些形状又可以被切成一半或更小些,用来组成其他形状。
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了一些物体的形状和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都是因为改变了形状就具有了令我们意想不到的性能,希望同学们做个有心人,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因为形状的改变而具有了特殊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