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1. 下列关于我们教室里一张单人课桌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课桌质量约为 50 kg B.课桌高度约为 0.8 m
C.桌面面积约为 4 m2 D.课桌抽屉容积约为1 m3
2. 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3.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常温常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
煤油 0.8×103 干冰 0.4×103
酒精 0.8×103 冰 0.9×103
水 1.0×103 铝 2.7×103
水银 13.6×103 铜 8.9×103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B.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C.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的体积较小
5. 如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 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4 ℃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1 ℃时液体的体积比5 ℃时的大
D.由1 ℃升高到8 ℃,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6.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 D.乙的密度为1.25×103 kg/m3
7. 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是( )
A.3∶5 B.5∶3 C.2∶1 D.3∶1
8. 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了液体和量筒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了几组数据并绘出了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液体密度为2 g/cm3 B.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
C.量筒质量为40 g D.6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60 g
9. 泡沫钢是含有丰富气孔的钢材料,可作为防弹服的内芯,孔隙度是指泡沫钢中所有气孔的体积与泡沫钢总体积之比.已知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一块质量为0.79 kg、边长为1 dm的正方体泡沫钢,孔隙度是( )
A.1% B.10% C.90% D.99%
10. 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V/cm3 10 30 50
A.3.0×103 kg/m3 10 g B.1.7×103 kg/m3 10 g
C.1.4×103 kg/m3 20 g D.1.0×103 kg/m3 20 g
11. 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砝码,有一个100 g,一个50 g,一个10 g,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这块金属的质量为 .若在月球表面上用天平测同一块金属的质量,则读数跟在学校实验室的读数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 把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当水结成冰后密度 ,体积 .(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3. 据报道:“今年‘荔枝王’重2两2”,即单颗荔枝的质量达到110 g.110 g= kg.若这颗荔枝的体积是1×10-4 m3,它的密度是 kg/m3.
14. 容积为250 mL的容器,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 g,则容器质量为 g;若装满另一种液体后的总质量为250 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 kg/m3).
15. 小晶同学利用天平测量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1)她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她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调节横梁平衡后,她把200枚订书钉放在左盘,横梁重新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对的刻度如图所示,则200枚订书钉的质量是 g,通过计算可得到一枚订书钉的质量.
(2)她没有用天平直接测量1枚订书钉的质量,是因为 .
16. 小明在盆中清洗樱桃时发现樱桃会沉入水中,他想知道樱桃的密度,于是他做了如下操作: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 游码 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左侧,接下来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用天平测出透明空烧杯的质量m1=20.8 g,然后将透明空烧杯中装入适量水,把一粒樱桃放入烧杯中,再往烧杯中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观察到樱桃悬浮,随即停止加盐,将烧杯中的樱桃取出,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与盐水总质量,如图甲所示,记作m2= g.
(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空量筒中,如图乙所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50 cm3,则樱桃的密度为 kg/m3.
(4)以上实验操作,测出的樱桃密度比实际值偏 (选填“大”或“小”).
17. 吴丽知道了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她还想知道家中食用油的密度.于是,她找来一个干净的小瓶A,装满食用油,利用如图所示的天平(砝码已丢失)、量筒、茶杯、水和胶头滴管等来进行测量.爸爸说,食用油太粘、不易清洗,不要直接用量筒测量它的体积.
吴丽想了想,又找来了一个与A完全相同的干净的小瓶B,最终测出了食用油的密度.她的探究过程如下.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调节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将盛满食用油的小瓶A放入左盘,将小瓶B放入右盘,向B中加水,直至天平再次平衡.将小瓶B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量筒的示数如图所示,记为V1= cm3.然后将量筒中的水全部倒出.
(3) ,然后将水全部倒入量筒,读出示数,即为食用油的体积,记为V2=40 cm3.
(4)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到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18. 王慧同学利用所学知识,测量一件用合金制成的实心构件中铝所占的比例.她首先用天平测出构件质量为374 g,用量杯测出构件的体积是100 cm3.已知合金由铝和钢两种材料合成,且铝的密度为2.7×103 kg/m3,钢的密度为7.9×103 kg/m3.如果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求:
(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2)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参考答案:
1---10 BBCDC DDDCD
11. 161.6 g 不变
12. 变小 变大
13. 0.11 1.1×103
14. 50 0.8
15. 左 9.4 一枚订书钉的质量太小,托盘天平测量不出其质量
16. (1) 右
(2) 75.8
(3) 1.1×103
(4) 大
17. (1) 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 34
(3) 将小瓶B装满水
(4) 0.85×103
18. 解:(1)这种合金的平均密度:
ρ===3.74 g/cm3
(2)设铝的质量为m铝,钢的质量为m钢,则:
m铝+m钢=374 g ①
构件的体积等于原来两种金属体积之和,则:
V=V铝+V钢=+=100 cm3
即:+=100 cm3 ②
联立①②解得:m铝=216 g
则这种合金中铝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
=×10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