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动物游戏之迷》课件(共5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3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动物游戏之迷》课件(共5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4 21:3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0张PPT)

游戏的童年
字谜游戏
1、皇帝新衣——

2、字谜:一流水准 ——

3、字谜:石达开 ——



米泉一中 周林敏 制作
动物游戏之


学习目标:

语文能力:1.理清课文结构,培养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2、学习文中巧妙生动的说明文写法,鉴赏科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艺术性,即描写和说明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拓展视野,增加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文体常识
科普说明文:
   介绍科学领域某方面的探索、研究的文章。语言准确、全面。在宣传科普知识的同时,注重激发人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人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自主学习
1、通读全文,积累词语,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勾画每段的主要信息,并注意提取关键词。
3、完成课后练习一。
学习成果展示:
一、准确读音
聒噪 汲取 露脊 尾鳍 嚼舌 勾当
二、听写
三、完成以下问题:
展示个人风采,展示集体力量,收获学习快乐
问一:这篇科普说明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
“动物科学家的研究结论,具体来说,就是动物为什么要进行游戏。”
合作探究


仔细看,我可盯着你哪!
1、叶猴在跳荡嬉闹
2、渡鸦在滑雪而下
3、露脊鲸举起尾鳍
1、叶猴在跳荡嬉闹
2、渡鸦在滑雪而下
3、露脊鲸举起尾鳍
它们都在游戏
1、 文章开头列举了动物游戏的事例,请品读相关段落,体会科普文的语言特点。
诵读5分(准确流利3分,感情2分。)

品读课文:

四、通过品读课文和配音练习,你发现了科普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了吗?
讨论1分钟,然后推举代表发言。
小组发言机会,2---5分。
游戏种类 游戏的特征 列举的事例 备注
单独游戏 各种类并不是并列的,而是有交叉。
战斗游戏
操纵事物
游 戏
事 物 的 特 征
无需伙伴,动物个体可以独自进行。
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社会行为。
表现动物支配环境的能力。
马驹常常欢快地连续扬起前蹄,轻盈地蹦跳;黑猩猩掌中戏水;河马玩浮叶
叶猴在树上互相推挤;
北极熊摔跤
北极熊玩棍子或石头;
野象踢草球
米泉一中 周林敏 制作
单 独 游 戏
米泉一中 周林敏 制作

战 斗 游 戏

操 纵 游 戏
1、为了揭开动物游戏之谜,科学家提出了四种假说,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四种假说的内容。
2、结合原文内容,分析这四种假说是如何提出来的,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科学家探索发现的过程;并试着总结科学家探索的一般状况。
析猜谜
4、研读11-14段,提炼信息,完成下表。
假说 根据(例证) 结论(核心观点)
演习说
自娱说
学习说
锻炼说
5、在破解动物游戏之谜的过程中,科学家的身上体现出了哪些可贵的科学精神?
文章列举了各种假说。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找出关键句,筛选出 “假说”的根据和结论。完成课后第一题。(展示5分,点评2分)

合作探究

假说 根据(20字内) 结论(50字内) 你的认同度
演习说
自娱说
学习说
锻炼说
假说 根据 结论 你的认同度
演习说 黑猩猩掌中戏水的游戏 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游戏是生活的演习。
自娱说 河马玩浮叶,渡鸦滑雪梯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
学习说 黑猩猩玩棍子、动物“捉迷藏”和追逐游戏 游戏向动物提供了大量机会,使它们能把自身的各种天赋技能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巧妙地结合起来,因而无论对幼小动物还是成年动物,游戏都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行为。
锻炼说 羊奔跑跳跃、北极熊夏季进行的各种游戏 动物通过游戏来锻炼自己的身体和生存能力。
完成课后练习一:
自娱说
演习说
观察
猜想
假说
观察
反驳
猜想
学习说
猜想
实验
假说
锻炼说
观察
猜想
假说








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即是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作出新发现,而科学发现是理性的活动,无需新的经验参与。这就是说,科学就是理性不断作出的假说,而这假说不断遭到批判,即被证伪。
——卡尔·波普尔
周立明向我们介绍了动物世界存在的令人无法理解的游戏行为。读了这篇科普文章,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3-5分)

五、感悟
傲慢地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 曾认为,只有人类才是有智慧的生命体,而其他动物只是受制于条件反射、具有生理反应的简单生命。只有人类才会思考、才会有超出生理反应以外的各种行为。其实动物也是我们的朋友,更是我们的老师,人类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向动物学习的,例如,雷达、飞机、鹰爪功等, 不应该小看这些动物,应该珍惜他们。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动物游戏之谜》又给我们上了一堂很好的课。
四、合作探究、百家争鸣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本着合作的精神,选择以下任一问题进行讨论,争取达成一致意见。
1、你不认同哪(几)种假说?为什么?
2、你认同哪(几)种假说?为什么?
3、请你提出新的假说,并阐明理由。
五、收获启迪,表达感悟
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

1、判断下列图片中,动物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是哪方面的能力。
智能潜力


狡猾、计谋
创造性、想象力

吃我一拳!
说好的,
不许打脸!
自我克制能力

课堂练笔:
课文中的四种“假说” ,都还无 定论,下面请你也来参与探索,根据你的了解、观察,写一段你自己的动物游戏之“谜”
认识自然 尊重生命

当堂检测:下列词语书写无错误的一项( )
A、汲取 消耗 各执己见 得意洋洋
B、调剂 补偿 众说纷芸 比比皆是
C、天赋 控制 冰雪消融 兴高彩烈
D、枯藤 领域 谈笑风声 引人注目
答案:A
分析:B芸—纭C彩---采D声----生

本文是一篇通俗易懂的科普说明文,记叙、描写、说明浑然一体,语言简洁、平实、准确、全面,浅显易懂,使人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能得到某种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游戏历来被当做人类的专利,但科学却证明了被人们视为低等的动物也会游戏,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兴趣,引起人们的深思。从而使人类重新审视动物、审视自己,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类真正懂得,地球不是人类独有的。其它动物,一样是地球的主人!


教师总结
仔细体会下面的语句
在缅甸的热带丛林里,高达十几米的树顶上,两只叶猴跳荡着,嬉闹着。
在缅甸的热带丛林里,高达十几米的树顶上,两只叶猴跳跃着,嬉闹着。
科技说明文语言特点
准确性
生动性
仔细体会下面的语句
“战斗游戏得由两个以上的个体参加,是一种社会行为。战斗游戏时,动物亲密地厮打,看似战斗激烈,其实极有分寸,它们配合默契,绝不会引起伤害。
“亲密”一词修饰限制了“厮打”的程度,表明它们不是真正地“厮打”,而是“游戏”。所以“亲密”一词用得准确。“看似”“极”“绝”等程度副词,也准确的表达了作者的观点。
“游戏行为使得动物从小就能熟悉未来生活中要掌握的各种‘技能’,例如追逐、躲藏、搏斗等等,熟悉未来动物社会中将要结成的各种关系。”(形成)
动物成年后,一般要脱离父母,自寻伙伴,所以用“结成”而不说“形成”,说明动物行为的主动性。
“通过自得其乐的游戏,使动物紧张的自然竞争生活得到某种调剂和补偿,使它们在生理上、心理上容易保持平衡,从而得到一定的自我安抚,自我保护。”
——“调剂和补偿”表明动物游戏的本质,两者是互相补充的,单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不完全的。
本文说明方法
举例子
分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