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三”
“改造”
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指社会主义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1950——1952年土地改革
1、土地所有制形式:
农民土地私有制
2、消灭了地主阶级:
劳动者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剥削者
得到土地的农民一开始很高兴
后来却很沮丧
李老汉在旧社会没有自己的土地;新中国建立后,在1952年土改中分到了土地,本以能过上好日子了,但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没有耕牛,没钱买种子;后来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水渠灌溉,长势不好;更可悲的是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欲哭无泪的老汉为了活命,在冬天只得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富农的土地艰难度日。
情
景
再
现
材料反映了土改后的农业发展存在什么问题?会产生影响?
农业——农业合作社
一
1953年,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改造形式
改造目的
改造原因
国家
农民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有互助合作的需要
03
高级农业合作社
02
初级农业合作社
01
农业互助组
一般由几户至或十几户组成,共同劳动、分散经营。土地、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和收获的农产品,仍归私人所有。
在互助组的基础上的集体经济组织。
特点是土地入股,耕畜、农具入社,由社统一经营,社员集体劳动,劳动产品统一进行分配。
主要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制,基本单位是生产队。把劳动力,土地,耕畜,农具固定给生产队使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
过程
1955掀起高潮,1956基本完成
结果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公有制
原则
自愿互利
在加入合作社以后,土地等生产资料都变成了合作社的公有财产,土地又都连成了一片,非常有利于大型耕作工具的使用,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所以王国范的合作社也用上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庄稼的收成提高了好几倍呢!
李老汉所在的农村手工业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以手工业者的生活很艰难。
情景再现
方式
结果
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手工业合作社
二
许多木器手工业者看了合作社的锯板机,都看了又看,舍不得离开。他们说,一部锯板机可抵 40 个锯木匠的劳动,这在个体分散生产的情况下,即使不吃饭也要积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买上一部。真“ 想想合作实在好,个体分散办不到,组织起来乐道道,机器生产效率高”。
情景再现
这水泥厂解放前是一个资本家开的工厂,当时最高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现在都解放了,我们的劳动条件还很差,资本家还经常打骂和开除工人;水泥厂赚的钱也大都被资本家装进了腰包,我们的工资少得可怜。资本家凭什么还能剥削工人啊?国家得赶快给我们想个办法啊!
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三
方式
公私合营
政策
赎买政策(创举)
(由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按当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实现了和平过渡,减少了阻碍。这是社会主义的一大创举。)
怎样实行“公私合营”?
国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红利,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公私
合营
社会: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工人: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三大改造”
社会主义改造(即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行业 改造前
所有制性质 改造方式 改造后
所有制性质
农业 个体农民私有制
手工业 个体手工业者
私有制
资本主义
工商业 资本主义
私有制
实质: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农业合作化
手工业合作化
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
公有制
意义: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过渡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三过):
中国的社会性质在近现代发生了三次变化:
①1840年,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后,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②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③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
1.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
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时期(1956—1978)
3.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 今)
1、( )政策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A.拍卖 B.兼并 C.赎买 D.没收
C
2、下列史实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 ②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
③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 ④西藏和平解放
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④①③ D.④①②③
B
1954年
1956年
1957年
1951年
第五课 三大改造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从此中国进入( )
A、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B、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
4、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5、符合下列这组图片的主题是( )
A.土地改革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D
D
6、20世纪50年代中期,“红色资本家”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与荣毅仁说这番话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土地改革运动完成 B.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D.“文化大革命”结束
7、1953年-1956年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下面不能反应这一历史事件的词汇是( )
A .生产合作社 B .赎买
C .集体化 D .革命
8、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 )
A.从农民所有制转变为集体所有制
B.从国有转变为农民所有
C.从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国家所有
D.从集体所有转变为农民私有
B
D
A
10、2017年10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同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9、1953~1956年,我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针对( )
①农业②工业③手工业④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