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7张PPT)
唐
我的大唐印象?
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2平方千米,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
唐朝频繁的对外贸易交流
唐 朝 繁 华 的 商 业
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促交流
男尊女卑封建社会中:唐朝开放的服饰文化
唐朝时期来华的日本人
唐朝:松赞干布使者求亲
唐朝:文成公主入藏
大唐:万国来朝图
大食
新罗
日本
天竺
波斯
唐朝期时与中国有交往的国家和地区。
拂菻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学习目标
1、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2、通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习用列表的方法来归纳整理知识。
天竺
日本
新罗
你能找出唐朝时与中国交往的国家和地区么?
遣唐使船
遣唐使印
关于遣唐使……
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学习交流的使团。
由官员、医师、画师、乐师、译师、史师,各类工匠等组成。
一、遣唐使
时间:
次数:
成员:
规模:
特点:
目的:
内容:
影响:
十多批
更好地吸取唐朝文化
庞大,少则二百人,多则五六百人
使节、留学生和留学僧等
成员素质较高
从公元7世纪到9世纪(从贞观年间开始)
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
对本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遣唐使渡海西来
日本遣唐使船只模型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
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日本的和同开珎
(始铸于708年)
唐朝的开元通宝
(始铸于621年)
货币
以上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与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你还能举出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事例吗?
日本的哪些方面受中国影响?
唐装
和服
服饰
生活中的历史
生活中的历史
茶道
斗茶
茶道
生活中的历史
节日
端午节
文字
生活中的历史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床前明月光 疑われる上で霜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吉备真备
空海
平假名
片假名
日本的文字源于……
长安城
平城京
大内里
太极殿
建筑
日本京都与唐都长安
日本收藏的唐紫檀木琵琶
生活用具
二、鉴真东渡
时间:
经过:
目的:
影响:
唐玄宗时期
六次东渡
在日本传授佛经、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到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鉴真
东渡
1
遭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2
突遇风暴,触礁搁浅,被渔民所救
3
因官府出面阻止,未能成行
4
因弟子好心阻拦,未果
5
遭遇台风;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6
66岁东渡成功
公元754年,鉴真东渡到达日本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鉴真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
唐招提寺
鉴真坐像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被日本定为国宝
学习方式 :日本派谴唐使和留学生到中国访 问和学习
唐朝对日本
文化的影响
1、仿唐制进行政治改革
2、参考汉字,创造日本文字
3、社会生活、风俗、饮食、服饰等 方面保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鉴真东渡
时间:唐玄宗时期
经过:六次东渡到达日本
影响: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
贡献
唐与日本的关系
玄奘西行
玄 奘
唐代高僧,法相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旅行家。幼年家贫,父母早丧,13岁出家,20岁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627年他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645年正月,玄奘带着657部佛经回到长安。后20年间从事佛经翻译工作。
三、玄奘西行
思考:
1、玄奘是何时去的天竺?他为什么要到天竺去? 他去的顺利吗?他在天竺有何成就?他回国后又有什么重大成就?
2、同学们对《西游记》这部小说非常喜爱,想一想书中唐僧的描写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何不同?
三、玄奘西行
长安
那烂陀寺
天竺
玄奘西游路线图
玄奘在西天取经 的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那烂陀寺遗址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大唐西域记》
玄奘西游的影响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开始翻译佛经,有利于佛教的传播。
这些中译本的佛经后来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宗教、哲学、文学、科学的重要文献
《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代表:玄奘西游
时间:唐太宗时期
影响:对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
献。《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唐朝与天竺的关系
比较鉴真东渡和玄奘西游的异同
事件内容 身份 目的地 目的 独行还是结伴 途中遭遇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僧人
僧人
日本
天竺
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结伴
独行
六次航行,
五次失败,
历尽磨难。
弘扬佛法
求取佛经
广州
波斯
大食
新罗
唐朝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活跃?
1、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先进地位;
2、唐政府对外采取了开放的政策;
3、海陆交通发达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日本书纪》
材料二:隋唐对外交往活跃……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想一想:
为什么唐朝时对外交往如此广泛和活跃呢?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都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基础:国力强盛);
唐朝比较开放、宽容的对外政策给各国友好交流提
供了机会(保证:政策开放);
合作探究 5分钟
论从史出
唐朝前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中外交流密切,对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我们为先辈的辉煌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今天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以史为鉴:
我们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我们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我们要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收其精华,为己用;
我们要善于学习其它国家的优秀文化,并在吸收先进文明后,不断创新,勇于进取,敢于创新;
1.隋唐时期,中日交往的著名人物是( )
A. 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在唐朝时,朝鲜被称为 ( )
A.百济 B.新罗 C.高丽 D.天竺
3.关于鉴真东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鉴真东渡到日本广泛传播了中国文化
B.鉴真像被放在那烂陀寺
C.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中国的医药技术
D.鉴真在日本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十年
课堂练习:
C
B
B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国繁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是唐朝外交兴盛的重要原因
B. 新罗的选官制度传到了中国
C.中国的音乐在新罗、日本很受欢迎
D.中国的饮茶的风俗来源于日本茶道
5. 请比较鉴真和玄奘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A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3.《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4.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玄奘时皇帝是唐太宗)
D
D
A
A
基础巩固
5.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 (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 D、千寻塔
6.下列能反映唐朝时期中国印度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是(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文成公文入藏
7、下列最能见证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的是( )
A、大昭寺会盟碑 B、洛阳白马寺
C、西安大雁塔 D、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8、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A
(B是鉴真在日本设计的佛殿 C是唐朝时吐蕃的建筑 D是唐朝时南诏的建筑)
B
D
A
直达中考(2016?惠州联考)2015年5月,印度总理莫迪访问中国,中印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追溯到唐朝,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贡献的人物是(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班禅
10.(2015安徽学考)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佛教
11.(2016?赤峰期末)“鉴真东渡”“玄奘西行”,两位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 )
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
C
D
B
答:僧人:玄奘。
最高佛学府:那烂陀寺。
著作: 《大唐西域记》
材料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胜任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材料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求知”的最高佛学府和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分别是什么?
阅读郭沫若的下列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3) “奈良城”属于哪一国家?哪一句诗体现了鉴真“传道艺”的影响?
唐朝(唐玄宗)
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
前后六次东渡日本
日本
唐风洋溢奈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