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1. 《课程标准》要求
通过典型的应用实例,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2. 教学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数据处理,培养学生分析数据中所承载的信息的能力,感受数据处理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信息意识)
·通过分析不同的数据处理实例,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能通过数据处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计算思维)
·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完成任务,创作作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负责任地使用水资源,自觉地控制水污染。(信息社会责任)
3. 学业要求
了解数据采集、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基本方法。
4. 教学对象分析
授课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能认识到数据在信息社会中的重要价值,合理处理与应用数据,初步学习了算法和程序设计,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融入真实的问题情境,产生数据处理的需求,进而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感受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
5.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数据处理,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能通过数据处理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教学难点:针对特定的学习任务,运用一定的数字化学习策略管理学习过程与资源,完成任务,创作作品。
6.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情境式和启发式教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融入教学活动。
7. 教学过程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激发兴趣
提供“2018天津市水费价格表”,请同学们分析为什么天津市要实行阶梯水价?引出南水北调工程主题。
借助互联网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南水北调工程实施的背景
讨论
查阅资料
初步了解本章的项目实施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南水北调工程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引导学生感受可视化数据的直观性,从而激发他们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
项目准备
明确任务
明确项目准备工作,结合本节的学习目标,确定小组项目主题,初步拟定研究目标,明确成员分工
明确项目任务
开启本章的项目学习活动,同时着手制订项目规划
项目学习
分析数据
组织学生在组内分工协作,通过阅读教科书中的文字,以及在网络上查找各种资料,感受采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数据的过程,为最终形成项目规划书做准备。
项目规划书可选取以下主题: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及意义;天津的水从哪里来;怎样节水、控制污染等
阅读教科书
查阅资料
规划项目
高一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掌握了在网上获取资料的技能。
此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处理数据的一般过程及数据在决策中的作用,并为这一章的项目学习做好规划
第2课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阅读资料
理解概念
阅读教科书中“3.1.2 数据处理的过程”这部分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阅读教科书
在上一课时初步了解数据处理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数据处理的各个环节
项目学习
制订规划
组织学生以组为单位制订项目规划,撰写项目规划书,内容包括项目研究目标、分析内容、成员分工、预期成果和时间进度等。将项目规划书与其他组分享
制订规划
分享交流
推进项目学习进程,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提升学习能力
项目学习
导图呈现
组织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小组项目规划,并向全班汇报,阐述项目学习的整个过程及处理数据的过程和方法
绘制思维导图
培养学生数字化学习的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了解各组同学的项目规划内容
项目检查
反馈调整
结合项目活动评价表,小组自评本节课的项目实施完成情况如何
小组自评
根据评价进一步调整项目规划,为后续学习做准备